一种用于手推车上的开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1171发布日期:2022-11-25 22:1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手推车上的开关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推车的锁定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推车上的开关机构。


背景技术:

2.手推车是一种用于物流运输的运输工具,而现在手推车的把手及脚轮均具有能够转动折迭及打开的功能,这样可以缩小手推车体积,方便携带。而为了能让把手及脚轮锁定在打开及折迭状态下,则需要设置开关机构对把手及脚轮进行锁定,使得把手及脚轮无法自动转动,这样便能保证把手及脚轮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手推车的使用安全性。
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13057151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越障手推车,包括把手、承重板及设于承重板下面的脚轮单元,把手通过连接机构与承重板转动连接,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于把手上的两上接头、连接于承重板上的两下接头、导轨、滑动设置于导轨内的两锁杆、以及设于导轨外侧的两滑动按钮,滑动按钮与锁杆连接,把手能通过上接头相对承重板上的下接头转动,其中,上接头设有避让孔,下接头开设有第一、第二、第三转孔,拔动滑动按钮能带动锁杆缩回导轨内侧及滑出导轨外侧而插入其中一转孔内。上述的多功能越障手推车使用时,当把手转动至打开状态时,拔动滑动按钮带动锁杆滑出导轨外侧而插入第一转孔内,即可锁定把手在打开状态。而拔动滑动按钮带动锁杆缩回导轨内侧而脱离第一转孔后,即可解除锁定而继续转动把手至折迭状态,此时拔动滑动按钮带动锁杆插入第三转孔内,即可将把手锁定在折迭状态,这样便能保证把手在打开及折迭状态下的结构稳定性。
4.但是上述的多功能越障手推车中的连接机构也存在有不足之处,在对把手进行锁定及解锁操作时,用户需要用拇指及食指分别按压两滑动按钮,才能带动锁杆滑入及脱离转孔,而由于拇指及食指的力度有限,且用户通过按压的方式也不容易发力,甚至会容易出现手滑的现象,从而使得用户操作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用于手推车上的开关机构。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手推车上的开关机构,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固定管、设于固定管内的锁杆、以及为锁杆提供复位弹力的弹簧,上述的固定管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与锁杆连接的滑柱,滑动滑柱能带动锁杆外端轴向滑出固定管外及缩回固定管内,弹簧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推动锁杆滑出固定管外,上述的固定管外侧套装有旋转套,且固定管外侧对应旋转套两端位置设有固定座,旋转套的侧壁开设有推动槽,滑柱置于推动槽内并与推动槽侧壁相抵,转动旋转套会带动推动槽的侧壁推动滑柱带动锁杆外端轴向缩回固定管内。
7.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固定管外侧套装有旋转套,且旋转套置于两固定座之间位置,
使得旋转套只能相对固定管转动而无法左右移动,而与锁杆连接的滑柱置于旋转套的推动槽内。使用时,可用手转动旋转套,即可带动推动槽侧壁推动滑柱向内侧方向滑动,同时带动锁杆外端缩回固定管内侧,而松开手后,弹簧通过自身的弹力作用便会自动推动锁杆滑出固定管外,这样用户只需用手握住旋转套来转动旋转套,即可操作锁杆滑出及缩回固定管,操作方式新颖,且用户通过用一只手握持旋转套转动的操作方式,相比用两指按压滑动按钮的操作方式的发力会更容易,操作更方便。
8.进一步地,上述的锁杆具有两条,两锁杆分别插入固定管内侧两端位置,两锁杆均连接有滑柱,且滑槽及推动槽的数量与锁杆的数量相同。通过设置两条锁杆,当将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机构安装到手推车上使用时,这样对手推车的把手锁定会更加平衡且稳定。
9.进一步地,上述的弹簧设于固定管内对应两锁杆之间位置,弹簧两端分别与两锁杆的内端相抵触,弹簧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自动推动两锁杆的外端滑出固定管外侧,确保两锁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保持在滑出状态,从而避免锁杆自动缩回固定管内。
10.进一步地,上述的推动槽为心形槽,心形槽具有一个滑出端及两个缩回端,当滑柱与心形槽的滑出端相抵时,锁杆外端滑出固定管外侧,而心形槽侧壁推动滑柱向其中一缩回端方向滑动时、会带动锁杆外端向内侧方向滑动。使用时,用户可以用手向正、反任一方向转动旋转套,旋转套均能带动心形槽侧壁推动滑柱带动锁杆外端缩回固定管内侧,而松开手后,弹簧便会自动推动锁杆外端滑出固定管外,同时滑柱也会跟着锁杆滑动而推动心形槽侧壁带动旋转套转动复位,以使滑柱滑动复位至与心形槽的滑出端相抵位置,以方便用户再次操作锁杆外端滑出固定管,这样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11.进一步地,上述的开关机构还包括有两摆杆,摆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脚轮基座连接的第二连接孔,固定管的两端分别插入两摆杆的第一连接孔内、并与第一连接孔固定连接,当锁杆外端滑出固定管外侧的同时、锁杆外端伸出第一连接孔外侧。此方案的开关机构安装时,可将摆杆的第二连接孔与脚轮基座转动连接,以使摆杆能相对脚轮基座转动,使用时,可转动摆杆打开,摆杆在转动的同时会推动脚轮架向打开方向转动,从而可以通过推动摆杆来打开脚轮,操作更方便。其中,当推动脚轮架至打开状态下,此时锁杆外端能滑出第一连接孔外而插入脚轮架上的插孔内,这样便能将脚轮锁定在打开状态。
12.进一步地,上述的摆杆侧壁开设有与脚轮架上的凸块相配合的限位槽,限位槽与第一连接孔相连通,当锁杆外端滑出固定管外侧的同时、锁杆外端置于限位槽内。当摆杆的限位槽与脚轮架上的凸块相配合时,此时摆杆便会被凸块阻挡而无法继续向凸块方向过度转动,提高摆杆的结构稳定性。
13.进一步地,上述的旋转套两端均设有凸环,固定座与旋转套相对的侧面开设有与凸环匹配的环形槽,凸环插入环形槽内并能在环形槽内转动,这样可以提高旋转套的转动稳定性,结构更稳定。
14.进一步地,上述的旋转套外侧设有保护套,转动保护套会带动旋转套同时转动,且保护套位于两固定座之间位置。通过握持保护套来转动旋转套,这样用户握持会更加舒适。
15.为了实现在转动保护套的同时会带动旋转套转动,上述的旋转套外侧设有凸条,保护套内侧设有与凸条匹配的条形槽,旋转套的凸条卡入保护套的条形槽内。
16.进一步地,上述的保护套外侧设有防滑凸纹,这样可以防止在握持保护套时出现
手滑现象,握持稳固、转动更方便。
17.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机构结构新颖,用户只需用手握持保护套带动旋转套转动即可推动锁杆外端缩回固定管内,而松开手后,弹簧便会自动推动锁杆外端滑出固定管外,相比现有采用两指按压滑动按钮的操作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机构的发力会更容易,操作更方便、舒适。此外,通过摆杆还能使得开关机构能安装于手推车的脚轮基座上使用,以使摆杆能转动至脚轮架内侧、并将锁杆外端插入脚轮架的插孔内,即可将脚轮锁定在打开状态。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三的开关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开关机构的锁杆滑出固定管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开关机构的锁杆缩回固定管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三的开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4中a-a剖面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开关机构安装于手推车上使用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开关机构安装于脚轮单元上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25.图8为图7中b部的放大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开关机构安装于脚轮单元上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30.实施例一
31.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手推车上的开关机构,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固定管1、设于固定管1内的两锁杆2、以及设于固定管1内对应两锁杆2之间位置的弹簧4,两锁杆2分别往固定管1两端位置插入固定管1内侧,上述的固定管1侧壁开设有两个滑槽10,滑槽10内滑动设置有与锁杆2连接的滑柱3,滑柱3能相对滑槽10左右滑动,且滑动滑柱3能带动锁杆2外端轴向滑出固定管1外侧及缩回固定管1内侧,上述的弹簧4两端分别与两锁杆2的内端相抵触,弹簧4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通过弹簧4自身的弹力作用会自动推动两锁杆2的外端滑出固定管1外侧。上述的固定管1外侧套装有旋转套11,且固定管1外侧对应
旋转套11两端位置均设有固定座12,由两固定座12阻挡旋转套11,这样可以使得旋转套11只能相对固定管1转动而无法左右移动,保证旋转套11的结构稳定性。上述的旋转套11的侧壁开设有两个推动槽110,两滑柱3置于对应的推动槽110内并与推动槽110侧壁相抵,使用时,当用手转动旋转套11带动推动槽110侧壁推动滑柱3相对滑槽10向内侧方向滑动,同时会带动锁杆2外端缩回固定管1内;而松开手后,弹簧4便会自动锁杆2外端滑出固定管1外。
3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案,如图2、3所示,上述的推动槽110为心形槽,心形槽具有一个滑出端1101及两个缩回端1102,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弹簧4会推动锁杆2向外滑动而带动滑柱3滑动至与心形槽的滑出端1101相抵,此时锁杆2外端滑出固定管1外侧,而心形槽侧壁推动滑柱3向其中一缩回端1102方向滑动时、会带动锁杆2外端向内侧方向滑动。这样用户可以用手向正、反任一方向转动旋转套11,旋转套11均能带动心形槽侧壁推动滑柱3带动锁杆2外端缩回固定管1内侧,而松开手后,弹簧4便会自动推动锁杆2外端滑出固定管1外侧,同时滑柱3也会跟着锁杆2滑动而推动心形槽侧壁带动旋转套11转动复位,以使滑柱3滑动复位至与心形槽的滑出端1101相抵位置,以方便用户再次操作锁杆2外端滑出固定管1,这样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33.本实施例的开关机构可以安装于手推车的把手上使用,安装时可以将固定管1与把手固定,这样连接更稳定。安装完成后,当把手在打开状态下,弹簧4会自动推动锁杆2外端滑出固定管1外而插入锁孔内,以阻止把手转动,从而锁定把手在打开状态。需要解除锁定时,用户只需用手握持旋转套11来转动旋转套11,便能带动锁杆2外端缩回固定管1而脱离锁孔,此时把手便能继续转动而转换为折叠状态。
34.本实施例的开关机构通过转动旋转套带动锁杆外端缩回固定管,而松开手后,弹簧会自动推动锁杆外端滑出固定管,相比现有采用两指按压滑动按钮来操作锁杆的操作方式,本实施例的开关机构的发力会更容易,操作更方便。
35.实施例二
36.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用于手推车上的开关机构的结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如图4、5所示,上述的开关机构还包括有两摆杆6,摆杆6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孔61,下端设有用于与脚轮基座连接的第二连接孔62,固定管1的两端分别插入两摆杆61的第一连接孔61内、并与第一连接孔61固定连接。上述的摆杆6上端侧壁还开设有与脚轮架72上的凸块721相配合的限位槽63,限位槽63与第一连接孔61相连通,当锁杆2外端滑出固定管1外侧的同时、锁杆2外端置于第一连接孔61外而插入限位槽63内。
37.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开关机构可以安装于手推车的脚轮单元上使用,其中,手推车的脚轮单元包括固定于手推车的承重板8下面的脚轮基座71、铰接于脚轮基座71上的脚轮架72、以及设于脚轮架72上的脚轮73。开关机构安装时,可将摆杆6的两第二连接孔62分别与对应侧的脚轮基座71转动连接,以使摆杆6能相对脚轮基座71转动,即可完成开关机构的安装。如图7、8所示,使用时,可先转动旋转套11带动锁杆2缩回固定管1内,然后推动摆杆6向打开方向转动,摆杆6在转动的同时会推动脚轮架72向打开方向转动,当脚轮架72转动至打开状态下,此时可使得摆杆6的限位槽63与脚轮架72上的凸块721相配合,此时再松开旋转套11使得锁杆2滑出固定管1外而插入凸块721外侧的插孔7211内,从而锁定摆杆6而使摆杆6无法转动,而此时摆杆6侧壁与脚轮架72的内侧相抵,使得脚轮架72也无法再向内侧方向转动,进而能够锁定脚轮单元在打开状态。如图9所示,而当需要折叠脚轮单元时,可
再次转动旋转套11带动锁杆2脱离凸块721的插孔7211,然后推动摆杆6转动折叠后,即可解除对脚轮架72的锁定,从而能够转动折叠脚轮单元。
38.实施例三
39.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用于手推车上的开关机构的结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4、5所示,上述的旋转套11两端均设有凸环111,固定座12与旋转套11相对的侧面开设有与凸环111匹配的环形槽121,凸环111插入环形槽121内并能在环形槽121内转动,从而使得旋转套11能通过其的凸环111相对固定座12的环形槽121转动,这样可以提高旋转套11的转动稳定性,结构更稳定。
40.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案,再如图1、4、5所示,上述的旋转套11外侧还套装有保护套5,保护套5为硅胶材质制作,硅胶材质柔软,用户抓握保护套5会更加舒适。上述的旋转套11的外侧设有凸条112,保护套5内侧设有与凸条112匹配的条形槽51,旋转套11的凸条112卡入保护套5的条形槽51内,这样在转动保护套5时,保护套5的条形槽51便会推动凸条112而带动旋转套11同时转动。且上述的保护套5位于两固定座12之间位置,两固定座12能阻挡保护套5左右移动,从而保证保护套5的安装稳定性。此外,上述的保护套5外侧设有防滑凸纹52,这样可以防止在握持保护套5时出现手滑现象,握持更加稳固,转动更方便。
41.本实施例的开关机构使用时,用户可用手抓握保护套5来带动旋转套11转动,而操作锁杆滑出及缩回固定管,其中,保护套5材质柔软,抓握舒服,且不易出现手滑现象,操作更加方便。
42.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