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车顶盖边梁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91066发布日期:2022-12-10 02:4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车顶盖边梁型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整车顶盖边梁型材。


背景技术:

2.在电动客车领域中,由于电动客户的电池组数量繁多,占用空间大,为了提高车体空间利用率,增加车体的内部空间,电动客车会将电池组和空调器安装在车体的顶盖。但是传统的客车的顶部一般由单层桁架结构构成,当和电池组的重量均加载在车体的顶盖时,给车体顶盖带来极大的负担,车体顶盖容易发生变形。为此,申请号为201710103597.6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客车及其顶盖结构,该客车的顶盖结构主要由上层平面桁架和下层平面桁架构成的空间桁架结构,上下平面桁架之间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组的电池安装空间。但是,该技术方案上层平面桁架和下层平面桁架仅是通过前后侧的立柱进行连接,平面桁架左右两侧仅利用车体骨架简单焊机,空间桁架结构稳定欠缺,且为了车身美观,还需在平面桁架左右两侧的车体骨架上,铺设蒙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为顶盖骨架提供支撑及侧围封闭的整车顶盖边梁型材。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整车顶盖边梁型材,包括左边梁和右边梁,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为铝型材一体形成长条片状,左边梁和右边梁的上段部集成有用于固定连接车身顶盖骨架上横梁的匚型开口,左边梁和右边梁的下段部集成有用于固定连接车身顶盖骨架下横梁的l型托台。
6.进一步地,所述l型托台的顶部延伸有下层密封面,下层密封面用于与车辆顶盖下层密封板紧密贴合形成密封。
7.进一步地,所述匚型开口的侧壁设有密封阶梯,密封阶梯用于放置车辆顶盖上层密封盖板,并与上层密封盖板形成密封。
8.进一步地,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的上段部设有上层深水槽,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的上段部的外侧壁设有上层排水孔,所述上层排水孔与上层深水槽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的下段部外侧壁设有下层排水孔,所述下层排水孔延伸至所述下层密封面。
10.进一步地,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的外侧壁一体成型地设有整车流水槽,所述整车流水槽位于所述下层排水孔下方。
11.进一步地,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的内侧壁一体成型地设有管线固定卡槽。
12.进一步地,l型托台、匚型开口、上层深水槽、整车流水槽、管线固定卡槽以铝型材一体成型方式集成在左、右边梁上。
13.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左、右边梁采用铝型材一体形成长条片状结构,并且在左、右边梁的上下段部分别设有用于连接顶盖骨架的匚型开口和l型托台,使得顶盖边梁型材不仅能够支撑固定双层结构的顶盖骨架,而且长条片状铝型材的结构能够为车身侧围提供非常好的封闭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将l型托台、匚型开口、上层深水槽、整车流水槽、管线固定卡槽以铝型材一体成型方式集成在左、右边梁上,使得左、右边梁具有排水、密封、线束固定以及固定顶盖横梁等作用,实现集成化、少件化,减少制作工时,节约成本,提高附件的稳固性,解决了传统采用黏贴方式安装整车流水槽和管线固定卡槽所带来的脱落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9.图4为图3中a-a方向剖面图。
20.图5为图4中b的放大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梁桁架结构示意图。
22.其中,图中标号为:左边梁11,右边梁12,下梁桁架13,下横梁131,下竖梁132,上横梁14,短立柱15;下层密封板21、上层密封盖板22、前侧密封板23、后侧密封板24;l型托台31,匚型开口32;下层密封面51,密封阶梯52,平面胶条53,龙骨密封胶条54;上层深水槽61,上层排水孔62,下层排水孔63,整车流水槽64;管线固定卡槽70,车身骨架80。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24.参照图1至图6,一种应用了本实用新型整车顶盖边梁型材的电动汽车顶盖总成,由顶盖骨架结构、顶盖封板结构和顶盖排水结构三部分组成。
25.参照图1和图2,顶盖骨架结构包括左边梁11、右边梁12、下梁桁架13和若干根上横梁14。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采用铝型材铸造形成长条片状的边梁,并以焊接或螺栓锁固等方式分别固定在车身骨架80左右两侧上。
26.参照图6,下梁桁架13呈平面网格状桁架结构,由若干根下横梁131和若干根下竖梁132焊接组成。下梁桁架13的两侧,即下横梁1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的下段部。下横梁131与传统客车的弧杆横梁不同,采用直杆件,便于顶置装配及固定安装。
27.参照图2至图5,若干根上横梁14间隔架设于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之间,上横梁14的两端分别与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的上段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左、右边梁11、12与下梁桁架13在横截面形成“凹”字型下沉式顶盖结构,上面缺口部分,可根据整车顶盖承载力分布情况,进行适当增加或减少上横梁14,进行局部加强,实现顶盖骨架不等强设计,即满足强度要求,又能达到轻量化的设计效果。
28.上横梁14与下梁桁架13的下横梁131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短立柱15,上、下横梁131与短力柱在同一横截面上,形成封闭环结构,以提高顶盖骨架的整体强度;此外,相邻的两
个上横梁14与下梁桁架13、短立柱15、左边梁11、右边梁12一起形成封闭环的框架结构,能够大大提高顶盖骨架的强度,提升局部承载力,其框架结构的内部空间可用于安装空调、散热器、电池组等各种车载部件,且该车载部件的承重也将由封闭环的框架结构分担至整个顶盖骨架,防止车身顶盖变形。
29.参照图1至图5,顶盖封板结构包括下层密封板21、上层密封盖板22、前侧密封板23、后侧密封板24、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采用铝型材一体成型工艺,保证了左右两侧的密封型。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的下段部设有用于固定安装下梁桁架13的l型托台31,l型托台31的顶部延伸有下层密封面51。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的上段部设有用于固定安装上横梁14的匚型开口32,匚型开口32的外侧壁设有密封阶梯52。
30.参照图2和图3,下层密封板21为平面板结构,铺设在下梁桁架13上,下梁桁架13的下横梁131高度与l型托台31的台高基本一致,下横梁131的两端焊接固定于l型托台31。下层密封板21延伸至下层密封面51,与下层密封面51紧密贴合(或者通过密封胶进行紧密贴合)形成密封。
31.参照图2至图5,上层密封盖板22盖设在两个上横梁14之间,上层密封盖板22呈几字型结构,几字型左右两端分别盖设于左、右边梁11、12的密封阶梯52上,并通过平面胶条53与密封阶梯52形成第一道密封;上层密封盖板22的底面还设有龙骨密封胶条54,龙骨密封胶条54套入匚型开口32的上端部形成第二道密封。另外,上层密封盖板22采用螺栓与左、右边梁11、12的预埋螺母进行可拆卸连接,使得上层密封盖板22可敞开,方便内部车载部件的安装及维修。
32.参照图1和图2,前侧密封板23和后侧密封板24采用整体成型板,分别布置在上层密封盖板22下方前后两侧,并与下层密封板21、上横梁14以及左、右边梁11、12形成密封。
33.本实用新型在顶盖骨架所构成的封闭环框架结构基础上,再通过下层密封板21、左边梁11、右边梁12、上层密封盖板22、前侧密封板23和后侧密封板24一起形成用于放置车载部件的封闭式密封空间,采用该封闭式密封空间能够有效地防止风雨沙尘的侵袭,使得车载部件无需另外增设外壳,可直接裸露安装在该封闭空间内,如电池组的电芯、空调管道、线路等均可直接安装。
34.参照图2、图4和图5,顶盖排水结构,由设置在左、右边梁11、12上的上层深水槽61、上层排水孔62、下层排水孔63和整车流水槽64组成。上层深水槽61设置左、右边梁11、12的上段部位于密封阶梯52一侧,上层深水槽61的槽底明显低于密封阶梯52,从而确保上层密封盖及其第一道密封处的水能快速排出,不会在第一道密封处形成积水,提升平面胶条53的密封可靠性。上层排水孔62设置于设置左、右边梁11、12的上段部外侧壁,并与上层深水槽61连通,上层深水槽61的水通过上层排水孔62排出。
35.下层排水孔63设置于左、右边梁11、12的下段部外侧壁,下层排水孔63的设置高度与下层密封板21相对应,下层排水孔63贯穿左、右边梁11、12延伸至下层密封板21,用于将下层密封板21上的积水排出;即,本实用新型顶盖总成上,没有用上层密封盖板22封盖的区域,积水由下层排水孔63排出。整车流水槽64设置于左、右边梁11、12的外侧壁上,且位于下层排水孔63的下方,上层排水孔62和下层排水孔63排出的积水通过整车流水槽64引导,将积水往车辆前后两侧排出。
36.本实用新型将顶盖排水结构功能附件(上层深水槽61、上层排水孔62、下层排水孔
63和整车流水槽64)以及顶盖密封结构的部分功能附件(密封阶梯52、匚型开口32的上端部),集成设置在左、右边梁11、12上,且左、右边梁11、12内侧壁还设有用于固定管线的管线固定卡槽70;上述功能附件均采用铝型材一体成型制作,使得左、右边梁11、12具有排水、密封、线束固定以及固定顶盖横梁等作用,实现集成化、少件化,减少制作工时,节约成本,提高附件的稳固性。
37.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