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中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2820发布日期:2022-12-17 12:5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中支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中支撑。


背景技术:

2.电动车的中支撑用于较大体型的电动车在停放时可以很好地撑起电动车避免电动车倾倒,其支撑性要求较高,如果电动车的中支撑质量较差,会出现电动车倾倒损伤零部件的情况,严重的话还会产生电动车架出现大面积暗裂、电池的电解液漏出等安全隐患。
3.中国专利201420264418.9公开了一种中支撑,包括:主撑杆,包括横梁、左撑立杆和右撑立杆,横梁位于左撑立杆和右撑立杆之间,且横梁的一端与左撑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撑立杆固定连接;和支撑弧板,包括左弧板和右弧板,左弧板和右弧板分别位于左撑立杆和右撑立杆的后侧、并分别通过前端与左撑立杆的下端和右撑立杆的下端相连接。
4.上述结构的中支撑在收起状态下、主撑杆离地高度相同时,与相关技术的中支撑相比其离地的高度距离更大,而且支撑弧板位于主撑杆的上方,形成的钩状结构的开口朝上,能够避免用户骑行车辆时中支撑钩碰到障碍物,提高了用户骑行车辆时的安全性。
5.但是由于近年开始执行新的国家标准,对电动车的轻量化要求更高了因此为了达到电动车新国标,需要对电动车整体进行轻量化处理,其中就包括电动车中支撑,上述专利公开的中支撑和现有的电动车中支撑进行减重、减薄等轻量化处理后,中支撑的整体刚性有所减弱,特别是脚踏杆的部分,长时间使用后很容易出现脚踏杆受力断裂的情况,为了符合新国标轻量化的要求,需要设计一种新的中支撑结构,在尽量轻量化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脚踏杆的连接刚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中支撑,其整体具有较强的刚性,可有效避免长期使用下脚踏杆断裂的情况发生,具有轻量化和高强度兼顾的优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电动车中支撑,包括支架本体和设置在支架本体一侧的脚踏杆,所述脚踏杆具有 l字型的折弯,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侧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底部固定在所述脚踏杆上,所述加强板的底部沿所述脚踏杆的折弯路径延伸。
9.在上述的电动车中支撑中,所述加强板包括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延伸部设置在连接部的另一侧,所述延伸部沿远离支架本体的方向宽度逐渐变小,所述连接部和延伸部的底部均固定在所述脚踏杆上。
10.在上述的电动车中支撑中,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支架本体形状匹配的第一弧形折边,所述第一弧形折边的一侧侧面紧贴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11.在上述的电动车中支撑中,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外设的弹簧连接的连接孔。
12.在上述的电动车中支撑中,所述连接部和延伸部的底部均设置有与所述脚踏杆形
状匹配的第二弧形折边,所述第二弧形折边的底面紧贴在所述脚踏杆上。
13.在上述的电动车中支撑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横杆、左支撑杆、右支撑杆,所述横杆、左支撑杆、右支撑杆构成u型支架;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外设的电动车车架的连接板。
14.在上述的电动车中支撑中,所述左支撑杆的底部、右支撑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筒体、连接在筒体外侧的三角形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杆的底部、右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对应的筒体内;所述脚踏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筒体上,所述脚踏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脚踏板;所述三角形支撑板设置在远离脚踏板的一侧。
15.在上述的电动车中支撑中,所述三角形支撑板的边缘有向内的折边;所述筒体的侧面为开放侧;所述筒体的底面设有底板。
16.在上述的电动车中支撑中,所述脚踏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17.在上述的电动车中支撑中,所述加强筋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颗粒。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强板的设置,增加了支架本体与脚踏杆的连接强度,有效减少脚踏杆在使用过程中断裂的发生几率;还通过加强板的结构设计对脚踏杆容易发生断裂的位置进行针对性的加强,使得在脚踏杆轻量化处理后还保持足够的强度,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图1;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图2;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左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视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加强板的立体图。
26.图中:1、支架本体,2、脚踏杆,3、加强板,11、横杆,12、左支撑杆,13、右支撑杆,14、连接板,15、支撑座,151、筒体,152、三角形支撑板,21、脚踏板,22、加强筋,31、连接部,32、延伸部,33、第一弧形折边,34、第二弧形折边,311、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28.请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中支撑,包括支架本体1 和设置在支架本体1一侧的脚踏杆2,所述脚踏杆2具有l字型的折弯,还包括加强板3,所述加强板3的一侧与所述支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3的底部固定在所述脚踏杆 2上,所述加强板3的底部沿所述脚踏杆3的折弯路径延伸。
29.由于现有技术在进行轻量化处理后,脚踏杆本身的刚性会有所减弱,电动车长期
使用后,脚踏杆被使用者频繁用脚踩下带动支架本体1撑起电动车,脚踏杆2的l字型折弯处和脚踏杆2与支架本体1连接处会很容易受力断裂导致脚踏杆2损坏;因此为了加强脚踏杆2与支架本体1的连接强度,特在脚踏杆2的上方设置连接支架本体1和脚踏杆2的加强板3来加强连接强度,加强板3的底部还沿所述脚踏杆3的折弯路径延伸从而加强脚踏杆3 在使用者脚踩使用过程中脚踏杆3折弯处的强度;由于支架本体1与脚踏杆2已经进行了减薄、减重或者换材质等轻量化处理,因此稍微加一块较轻的加强板3不会影响这个中支撑的轻量化;
30.而如果将加强板3所带来的重量换到脚踏杆2的折弯处和脚踏杆2与支架本体1的连接处的加厚处理,会出现以下问题:1、脚踏杆2的成型难度增大,对模具的精度要求高,废品率上升;2、脚踏杆2的某些部位厚度加强会导致在脚踏杆2受力时,较薄的部位受暗力较大容易出现暗裂;3、加厚处理的脚踏杆2强度依旧不能满足长期使用的强度需求;
31.因此本实施例的加强板3的设置和加强板3的结构是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更为有效的技术方案。
32.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强板3包括连接部31和延伸部32,所述连接部31 的一侧与所述支架本体1连接,所述延伸部32设置在连接部31的另一侧,所述延伸部32 沿远离支架本体1的方向宽度逐渐变小,所述连接部31和延伸部32的底部均固定在所述脚踏杆2上。
33.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加强板3本身的连接强度的同时,尽量做到加强板3的轻量化,通过设置连接部31保证加强板3与支架本体1、脚踏杆2的整体连接强度,所述延伸部32加强脚踏杆2的折弯处的强度的同时进行一定的轻量化处理,通过逐渐收窄延伸部 32来减少延伸部32的重量,使得整个中支撑的轻量化达到要求。
3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3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支架本体1形状匹配的第一弧形折边 33,所述第一弧形折边33的一侧侧面紧贴在所述支架本体1上。
35.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31和延伸部32的底部均设置有与所述脚踏杆2形状匹配的第二弧形折边34,所述第二弧形折边34的底面紧贴在所述脚踏杆2上。
36.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加强板3与支架本体1、脚踏杆2的连接强度,通过设置第一弧形折边33、第二弧形折边34来紧密贴合在对应的支架本体1、脚踏杆2上,使得加强板3与支架本体1、脚踏杆2的连接更为牢固。
37.作为本实施例的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了加强延伸部32的强度,从而加强脚踏杆2 的折弯处的强度,所述延伸部32的顶部也设置有折边。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外设的弹簧连接的连接孔311。
39.在实际应用中,在电动车的组装时,所述连接部31通过弹簧与电动车的车架进行连接。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横杆11、左支撑杆12、右支撑杆13,所述横杆 11、左支撑杆12、右支撑杆13构成u型支架;所述左支撑杆12和右支撑杆13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外设的电动车车架的连接板14。
41.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支架本体1通过设置在左支撑杆12和右支撑杆13上的连接板14 与电动车的车架连接。
42.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左支撑杆12的底部、右支撑杆1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5;所述支撑座15包括筒体151、连接在筒体151外侧的三角形支撑板152;所述
左支撑杆12的底部、右支撑杆13的底部固定在对应的筒体15内;所述脚踏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筒体15上,所述脚踏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脚踏板21;所述三角形支撑板152 设置在远离脚踏板21的一侧。
43.在本实施中,所述脚踏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左支撑杆12的筒体15上。
44.在实际使用中,可参考现有技术,使用者在需要停放电动车时,可以脚踩脚踏板21 并拉动电动车,三角形支撑板152此时会触地支撑起整个电动车,同时筒体151的底部会全面接触地面,电动车在支架本体1的支撑下升起一定距离,并且在支架本体1的支撑下避免倾倒。
45.优选地,所述三角形支撑板152的边缘有向内的折边,其作用在于,可以加强三角形支撑板152的强度;
46.更为优选地,所述筒体151的侧面为开放侧,其作用在于,由于筒体151与左支撑杆 12、右支撑杆13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设置开放侧可以方便焊接从而使得筒体151与左支撑杆12、右支撑杆13的连接比较牢固;
47.进一步地,所述筒体151的底面设有底板。
4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脚踏板21的整体强度,避免脚踏板21在长时间使用下断裂,所述脚踏板2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加强筋22。
49.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由于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脚踩脚踏板21来使用整个中支撑的,为了避免脚踏板21太滑导致使用者出现脚滑使得电动车倾倒或者脚踏板21 刮伤使用者脚部的情况发生,所述加强筋2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颗粒,增加摩擦力减少使用者脚滑的情况发生概率。
5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