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毛木耳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2815发布日期:2023-03-24 22:4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鲜毛木耳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鲜毛木耳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鲜毛木耳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毛木耳又称黄背毛木耳或白背毛木耳,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富含多糖,具有清肺益气、止痛活血的功效,而且粗纤维的含量也较高,对人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3.目前,毛木耳在我国西北地区,已采用温室大棚种植方式进行广泛栽培,毛木耳的质地柔软鲜嫩,在采收和转运环节中,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现有技术中,毛木耳主要通过人工进行采收,通过采摘篮或采摘框进行转运装车,由于毛木耳比较脆弱,怕挤压,在采摘过程中,不易多层叠放,只能少量多次的进行转运,存在转运不方便,而且,在转运和装车过程中,采摘的毛木耳经常会暴露在室外空气中,而西北地区多风沙天气,空气干燥,紫外线也比较强,如遇到风沙天气或较强的紫外线天气时,存在毛木耳容易受到风沙的污染和紫外线的照射,也会使毛木耳表面的水分流失过快,导致毛木耳在后续的运储过程中,保鲜储存时间短。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转运便捷、减少压损、避免污染、提高保鲜储存时间的鲜毛木耳转运装置。
5.一种鲜毛木耳转运装置,包括转运托架、盛载篮及防护罩,所述转运托架内平行设置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为多层,纵向间隔设置,所述盛载篮为多个,可分别沿每层承载架插入转运托架内,所述防护罩套设在转运托架的外侧,以将盛载篮包裹在转运托架内。
6.优选的,所述承载架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靠近所述承载架入口处的端部,所述盛载篮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盛载篮插入转运托架后,所述凸起可插入定位孔内。
7.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位于盛载篮插入承载架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活动帘,所述活动帘与所述承载架位置相对应,并可向上或向下掀开,以供盛载篮沿承载架插入转运托架内或从转运托架内取出。
8.优选的,所述活动帘可掀起的端部的两侧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与转运托架的侧壁进行可拆卸连接。
9.优选的,所述活动帘可掀起的端部设置有压条,所述固定件设置在压条上。
10.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磁扣,可吸附在转运托架的侧壁上。
11.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粘扣带,可粘贴在转运托架的侧壁上。
12.优选的,还包括转运小车,所述转运小车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转运托架的底部可卡入所述定位凹槽内,并通过转运小车进行转运。
13.优选的,所述转运小车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在转运小车的一侧还设置有牵引手
柄。
14.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转运托架上设置多层可活动的盛载篮,对毛木耳进行分层存放,避免毛木耳受到挤压,提高转运效率,并在转运托架外侧设置防护罩套,对转运托架的四周进行和顶部进行围挡,以将存放毛木耳的盛载篮包裹在转运托架内,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受到风沙或紫外线对毛木耳造成污染或损伤,而且也会减少毛木耳表面的水分流失,提高毛木耳在后续的运储过程中保鲜储存的时间。
附图说明
15.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该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该实用新型的转运托架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该实用新型的盛载篮底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该实用新型的转运小车结构示意图。
20.图中:转运托架10、承载架11、定位孔12、底架13、盛载篮20、凸起21、防护罩30、活动帘31、固定件32、压条33、转运小车40、定位凹槽41、万向轮42、牵引手柄43。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请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鲜毛木耳转运装置,包括转运托架10、盛载篮20及防护罩30,所述转运托架10内平行设置有承载架11,所述承载架11为多层,纵向间隔设置,所述盛载篮20为多个,可分别沿每层承载架11插入转运托架10内,所述防护罩30套设在转运托架10的外侧,以将盛载篮20包裹在转运托架10内。
23.具体的,所述转运托架10为矩形的框架,所述承载架11为l形的滑槽,对称设置在转运托架10的内侧壁上,并沿转运托架10的内侧壁纵向间隔设置,形成多层结构的滑轨,所述盛载篮20为矩形框体,底部和四周侧壁设有透气孔,用于盛装鲜毛木耳,每个盛载篮20的高度小于每层承载架11之间的高度,可分别沿任意一层承载架11插入转运托架10内,通过转运托架10对盛载篮20进行收纳和转运,所述防护罩30为一种柔性的透气遮光的纤维材质制成的罩体,具有挡风、逸尘、透气和遮光的作用,将防护罩30套设在转运托架10的外侧,对转运托架10的四周进行和顶部进行围挡,以将盛载篮20包裹在转运托架10内,避免在转运过程中,风沙或紫外线对鲜毛木耳造成污染或损伤。
24.请参看图3和图4,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架1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定位孔12,所述定位孔12靠近所述承载架11插入盛载篮20的入口处的端部,所述盛载篮20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21,当所述盛载篮20手动插入转运托架10后,将设有凸起21的一端手动向上抬起,再向里侧推动,使凸起21正对定位孔12,向下放置盛载篮20,使凸起21可插入定位孔12内,通过定位孔12对盛载篮20进行限位,防止在转运过程中,盛载篮20发生滑落。取出盛载篮20时,向上抬起并向外抽拉即可取出盛载篮20。
25.请继续参看图1和图2,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30位于盛载篮20插入承载架11的一面开设有多个活动窗,所述活动窗的开设位置与所述每层的承载架11插入盛载篮2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活动窗的其中一侧与防护罩30连接,相对的另一侧可进行掀开或闭合,在每层承载架11插入盛载篮20的位置形成活动帘31,以对承载架11插入盛载篮20的入口进行遮挡,当需要插入盛载篮20时,每个所述活动帘31均可掀开,露出转运托架10内的承载架11插入口,以供盛载篮20沿露出的承载架11插入转运托架10内或从转运托架10内取出,当插入盛载篮20后,将活动帘31放下,以对盛载篮20进行遮挡封闭,该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帘31的开设方向可选择向上、向下或向左右两侧,均可实施。
26.请继续参看图1和图2,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帘31可掀起的端部的两侧设置有固定件32,所述固定件32可与转运托架10两侧的侧壁进行可拆卸连接,通过固定件32将活动帘31可掀起的端部固定在转运托架10的两侧,以对承载架11的入口进行遮挡,所述固定件32为磁扣,当活动帘31放下后,可通过磁扣吸附在转运托架10的侧壁上,对活动帘31进行固定,所述固定件32也可设置为魔术贴等粘扣带,或便于拆卸的卡扣,均可与转运托架10的侧壁或防护罩30的表面进行固定,以便于掀开和固定活动帘31。
27.请继续参看图1和图2,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帘31可掀起的端部设置有压条33,所述压条33为长条形,沿活动帘31可掀起的端部的边沿延伸设置,所述活动帘31可掀起的端部的两侧的固定件32设置在压条33上,通过压条33将两侧的固定件32进行并联,可使活动帘31平展,利用固定件32和压条33将活动帘31的掀开端压在转运托架10的侧壁上,提高密闭性。
28.请参看图3和图5,进一步的,所述的鲜毛木耳转运装置还包括转运小车40,所述转运小车40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42,在转运小车40的一侧还设置有牵引手柄43,所述转运小车40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定位凹槽41,所述转运托架10的底部设置有底架13,进行转运时,可将转运托架10放置在转运小车40上,转运托架10的底架13可卡入所述定位凹槽41内,通过转运小车40进行运送转运托架10的过程中,增加转运托架10的稳定性,防止滑落。
29.本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在转运托架10上设置多层可活动的盛载篮20,对毛木耳进行分层存放,避免毛木耳受到挤压,提高转运效率,并在防护罩30上设置多个活动帘31,以对承载架11插入盛载篮20的入口进行遮挡,当需要插入盛载篮20时,每个所述活动帘31均可掀开,露出转运托架10内的承载架11插入口,以供盛载篮20沿露出的承载架11插入转运托架10内或从转运托架10内取出,提高了毛木耳采摘的作业效率,并且能使毛木耳得到有效的防护,避免在转运过程中,风沙或紫外线对鲜毛木耳造成污染和损伤,而且也会减少毛木耳表面的水分流失,提高毛木耳在后续的运储过程中保鲜储存的时间。
30.以上所揭示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