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3559发布日期:2023-09-13 12: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二横杆部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枢接于两个所述底座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组件枢接于两个所述车手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呈u型,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横杆部,所述第一横杆部和所述第二横杆部连接且均沿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部和所述第二横杆部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横杆部和所述第二横杆部外,所述第一横杆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部能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套设部和多个第二套设部,多个所述第二套设部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一套设部连接,所述第一套设部套设于所述第一横杆部外,多个所述第二套设部均套设于所述第二横杆部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件,所述辅助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套设部之间,所述辅助件与所述第二横杆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件具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均位于所述第一套设部上,所述车架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抵,所述车架处于完全收折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件,所述辅助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套设部之间,所述辅助件与所述第二横杆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件具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三抵接面和第四抵接面,所述第三抵接面和所述第四抵接面分别为相邻两个第二套设部的相对的两个面,所述第二横杆部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三抵接面保持相抵,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第四抵接面保持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杆部的两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杆部的两端可转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套设件,所述套设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套设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横杆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套设件,所述套设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部能相对所述套设件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撑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杆部的两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一插设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所述第一插设部至少部分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套设件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部包括支撑部和两个第二插设部,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插设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插设部至少部分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套设件内且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插设部外。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外部径向尺寸大于任一所述第二插设部的外部径向尺寸。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将所述第一插设部和所述第二横杆部的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为l型杆,包括互相连接且呈一定角度设置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远离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设部连接,所述第一杆的外部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插设部的外部径向尺寸。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底座支撑杆连接,所述车架由完全收折状态切换至完全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向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相互远离,当所述车架切换至完全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卡合以阻止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中的一者具有限位凹,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中的另一者为能与所述限位凹卡合的限位凸。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动件和车轮固定件,所述车轮固定件与所述底座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动件的一端枢接,所述连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轮固定件枢接。

2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底座支撑杆上,所述车架由完全收折状态切换至完全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向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相互远离,当所述车架切换至完全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卡合以阻止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限位凸,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于所述底座支撑杆上的限位凹;或者,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限位凹,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于所述底座支撑杆上的限位凸。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两个所述底座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车手支撑杆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两个所述车手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底座支撑杆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板、两个背靠支撑杆及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两个所述背靠支撑杆连接,所述座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连接杆或两个背靠支撑杆上。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板,所述座板抵靠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顶部。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手支撑杆均包括相互枢接的第一车手部和第二车手部,所述第一车手部远离所述第二车手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于两个所述车手支撑杆的所述第二车手部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架,包括两个底座支撑杆、两个车手支撑杆、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呈U型,且包括第二横杆部。第二横杆部沿车架的左右方向设置。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横杆部连接。其中,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连接于两个底座支撑杆和两个车手支撑杆之间。该车架能提供稳定的支撑,且整体结构不容易发生晃动,乘坐体验感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