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矿转运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40322发布日期:2023-09-07 08:3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矿转运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锡矿冶炼,具体涉及一种精矿转运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锡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由于其具有延展性以及化学性质稳定,抗腐蚀,易熔,摩擦系数小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国防、现代工业、尖端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中。

2、锡精矿中含有较多杂质,因此在被制成各种制品前需要对其冶炼处理,冶炼前,需要转运装置将锡精矿转运至冶炼场所。

3、现有精矿转运装置一般采用的是转运推车,精矿转运时,通过转运人员推动转运推车进行移动以达到转运的目的,该精矿转运装置需要人力去推动转运推车,较为费力,而且转运人员的转运时长有限,需要多人轮流转运才能维持转运的连续性,降低了精矿的转运效率。

4、鉴于此,设计一种精矿转运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矿转运装置及方法,具有能够减少转运人员的转动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同时延长转运人员的工作时长,减少人力成本支出的特点。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矿转运方法。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矿转运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底端装配有自行走机构,所述底架顶端一侧固接有推拉架,且底架顶端另一侧固接有转运铁架,所述底架顶端位于推拉架内侧固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远离转运铁架侧壁固接有控制器,所述转运铁架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多个放置腔,所述转运铁架上位于放置腔底端对称开设有两个放置槽,相应两个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转运箱体,自行走机构与控制器和蓄电池间导线连接;

4、所述自行走机构包括固接在底架底端中间的两个中间支撑架以及固接在底架底端四角的四个侧支撑架,一个所述中间支撑架远离另一个所述中间支撑架一侧外壁固接有驱动电机,两个所述中间支撑架间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驱动轴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相应中间支撑架连接,所述驱动轴外固定套接有两个中空驱动蜗杆,靠近蓄电池侧两个所述侧支撑架间以及远离蓄电池侧两个所述侧支撑架间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行走轴,所述行走轴外位于相应两个侧支撑架间固定套接有驱动蜗轮,两个驱动蜗轮与两个中空驱动蜗杆对应啮合连接,所述行走轴两端分别固定套接有行走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和蓄电池间导线连接。

5、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

6、优选的,所述转运箱体顶端对称内嵌固接有两个电磁铁,电磁铁与控制器和蓄电池间导线连接。

7、优选的,所述底架顶端位于转运铁架远离推拉架一侧放置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底端与底架间装配有活动升降机构,所述升降螺杆上通过传动螺母传动连接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顶端远离转运箱体一侧固接有气泵,所述升降座靠近转运箱体一端固接有中空负压吸附座,气泵进气端固接有带电磁控制阀门的管道,管道另一端固接在中空负压吸附座上且与中空腔连通,所述中空负压吸附座靠近转运箱体侧壁等间距固接有多个吸盘,所述升降螺杆顶端固接有定限位盘,活动升降机构和气泵与控制器和蓄电池间导线连接。

8、优选的,所述活动升降机构包括开设在底架顶端位于转运铁架远离推拉架一侧的装配槽和活动槽,装配槽靠近转运铁架,活动槽远离转运铁架,所述装配槽内部固接有电缸,所述活动槽内部放置有活动座,电缸输出轴贯穿底架延伸至活动槽内与活动座固接,所述活动座底端固接有升降电机,升降螺杆底端通过联轴器与升降电机输出轴连接,电缸和升降电机与控制器和蓄电池间导线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中空负压吸附座朝向转运箱体侧壁位于多个吸盘外对称固接有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间内径与转运箱体外径相同。

10、优选的,所述中空负压吸附座朝向转运箱体侧壁中间内嵌固接有第一红外发射器,所述转运箱体上对应第一红外发射器位置内嵌固接有第一红外接收器,所述转运箱体远离第一红外接收器一侧壁内嵌固接有第二红外发射器,所述转运铁架上对应各个转运箱体上的第二红外发射器位置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对应相应第二红外发射器位置内嵌固接有第二红外接收器,所述连接杆上位于第二红外接收器一侧内嵌固接有压力传感器,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发射器、压力传感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与控制器和蓄电池间导线连接。

11、一种精矿转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精矿转运前,将精矿分别均匀装入多个转运箱体中,再将多个转运箱体从下到上依次放置进多个放置腔内,由转运铁架上相邻两个架体对转运箱体进行上下限位,由放置腔底端两个放置槽对转运箱体进行左右限位,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多个电磁铁通电吸附在转运铁架上,避免转运箱体由进入端滑落,多重限位结构,能够有效避免转运箱体从转运铁架上脱落;

13、s2:精矿转运时,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驱动输出轴转动,驱动电机输出轴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两个中空驱动蜗杆转动,两个中空驱动蜗杆分别带动啮合连接的驱动蜗轮转动,两个驱动蜗轮分别带动连接的行走轴转动,两个行走轴分别带动连接的两个行走轮转动,转动的四个行走轮实现行走,转运人员只需通过推拉推拉架控制其行走方向即可,直至将精矿转运到冶炼场所停止,能够减少转运人员的转动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同时延长转运人员的工作时长,减少人力成本支出,在此过程中,由于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器根据转运人员的行走速度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频率,更为方便转运人员的转运;

14、s3:精矿转运到冶炼场所后,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停止驱动,将多个转运箱体依次从多个放置腔内取出,将多个转运箱体内的精矿倾倒在合适位置,倾倒完成依次放置回多个放置腔内,完成转运。

15、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精矿转运前的转运箱体放置进放置腔的步骤为: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缸启动,电缸驱动输出轴延伸至最大行程,电缸输出轴带动活动座以及上方结构延伸至最大行程,此时可放置转运箱体,将转运箱体放置在两个定位块间,通过控制器控制气泵启动,气泵抽吸中空负压吸附座内的空气并排出,使中空负压吸附座和对个吸盘内呈现负压,吸附住转运箱体,吸附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电机启动,升降电机驱动输出轴正向转动,升降电机输出轴带动升降螺杆正向转动,升降螺杆正向转动过程中,升降座在升降螺杆上向上移动,升降座带动中空负压吸附座和转运箱体向上移动,直至转运箱体达到适配放置腔位置,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电机停止驱动,同时控制电缸复位,电缸复位过程中将转运箱体推进放置腔中,直至电缸完全复位,转运箱体放置于放置腔内,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控制阀门启动放气,转运箱体脱离,放置完成,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缸驱动输出轴延伸至最大行程,同时控制中空负压吸附座复位,以此往复,直至完成多个转运箱体的放置,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缸复位,完成放置。

16、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转运箱体被放置进两个定位块间时,直至转运箱体上的第一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时,即转运箱体位置摆放正确,开始进行后续作业;转运箱体移动放置进放置腔过程中,直至连接杆上的第二红外接收器接收到转运箱体上的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时,即转运箱体到达适配位置,开始进行后续作业,同时直至连接杆上的压力传感器感应到转运箱体的压力信号时,即转运箱体摆放到位,开始进行后续作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带动两个中空驱动蜗杆转动,带动两个驱动蜗轮转动,带动两个行走轴转动,带动四个行走轮转动的方式实现转运装置的自行走,转运人员仅需通过推拉架控制转运方向即可,较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减少转运人员的转动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同时延长转运人员的工作时长,减少人力成本支出,同时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可以通过控制器根据转运人员的行走速度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频率,更为方便转运人员的转运。

19、2、本发明转运主结构包括转运铁架和转运箱体,转运铁架上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多个放置腔,转运箱体被放置在放置腔内进行转运,转运过程中,转运箱体由转运铁架上相邻两个架体对转运箱体进行上下限位,由放置腔底端两个放置槽对转运箱体进行左右限位,同时由多个电磁铁通电吸附在转运铁架上,避免转运箱体由进入端滑落,多重限位结构,能够有效避免转运箱体从转运铁架上脱落。转运安全性高。

20、3、本发明设置活动升降式负压吸附结构,能够帮助转运箱体机械自动化进入转运铁架的放置腔内,进一步减轻转运人员的转运工作强度。

21、4、本发明通过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判断转运箱体的行动位置,精准性高,转运放置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