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4898发布日期:2023-10-09 02:5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运载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具。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通过推拉来驱动行驶的载具,如推车、拖车等,载具上通常设置有承载框,承载框内形成承载空间,被承载人员在该承载空间内可坐或可躺。

2、为便于日常收纳与携带,承载框通常被设计为可折叠的结构,现有技术中,这些承载框在周向上通常是一封闭的结构,被承载人员需要通过其他人或物的辅助才能够进入至承载空间内,这造成日常使用的不便,也给照护者带来了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具,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载具,该载具具有收折状态和展开状态,该载具包括:

4、第一支撑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件;

5、关联结构,该关联结构分别与该至少两个第一支撑件连接,以使各该第一支撑件可相对该关联结构转动;

6、第二支撑结构,其分别与该至少两个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

7、连接结构,其分别与该第二支撑结构和该第一支撑结构转动连接;

8、该载具在展开状态下,该第一支撑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二支撑结构沿不同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且该连接结构与该第一支撑结构之间形成一开口;该载具在收折状态下,各该第一支撑件和该第二支撑结构沿该第一方向收拢。

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件,该第二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二支撑件,各该连接件和各该第二支撑件分别设于该关联结构的两侧,且各侧的该连接件和该第二支撑件与该第一支撑件分别形成一座位区域,以形成相对设置的两座位区域。

10、进一步地,该载具处于展开状态时,该连接结构与该第一支撑结构及该第二支撑结构限定有该载具的第一表面,该开口位于该第一表面,且该开口位于该两座位区域之间。

11、进一步地,各该连接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还与该第二支撑结构转动连接,该第二连接部还与该第一支撑结构转动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载具还包括第三支撑结构,该第三支撑结构和该连接结构分别设于该第一支撑结构的上下两侧,该第三支撑结构具有第一延伸件和第二延伸件,该第一延伸件和该第二延伸件分别自该第一支撑结构向远离该第一支撑结构的方向延伸,且于延伸末端相互连接,以于该第一支撑结构的下侧形成踩踏区域。

13、进一步地,该第一延伸件和该第二延伸件分别与该第一支撑结构转动连接,该第一延伸件和该第二延伸件的延伸末端绕第一枢转中心线x1相互转动连接,该第一枢转中心线x1与该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14、进一步地,该第一枢转中心线x1与该关联结构的轴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投影点连线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15、进一步地,该连接结构与该第一延伸件共同绕第二枢转中心线x2转动连接于该第一支撑结构上,该连接结构与该第二延伸件共同绕第三枢转中心线x3转动连接于该第一支撑结构上。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延伸件和该第二延伸件分别与该连接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一体设置。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延伸件和该第二延伸件分别独立于该连接结构,该载具还包括第一锁定结构,该第一锁定结构分别与该连接结构和该第一延伸件或该第二延伸件耦合,以使该连接结构与该第一延伸件或该第二延伸件可相互锁定。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展开状态下,该关联结构的轴心线的位置低于该第二枢转中心线x2与该第三枢转中心线x3的位置。

1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两座位区域之间形成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分别与该开口和该踩踏区域连通。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各该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关联结构连接,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二支撑结构连接;

21、当该载具由展开状态进入收折状态时,相邻两个该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部相对转动,并带动第二端部联动以使相邻两个该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部相互靠近。

2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结构与该第二支撑结构之间设有枢转结构,该枢转结构与该第一支撑结构与该第二支撑结构中的其中至少一者转动连接,当该载具由展开状态进入收折状态时,该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部远离该第二支撑结构,以使该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部与该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形成空隙。

2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载具还包括轮组件,该轮组件具有沿该第一方向间隔地设置的多组,该轮组件设于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二端部,或者,该轮组件设于该第二支撑结构的下部。

2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载具还包括第二锁定结构,该第二锁定结构与该关联结构和该第一支撑结构中的至少一者耦合,当该载具在展开状态时,该第二锁定结构锁定相邻的两个该第一支撑件,使相邻的两个该第一支撑件无法转动。

2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结构与该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形成夹角θ,当该载具由展开状态进入收折状态时,该夹角θ由大变小。

26、进一步地,该夹角θ满足 0︒≤θ<180︒。

27、进一步地,该载具还包括第三锁定结构,其设于该第一支撑结构与该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当该载具处于展开状态时,该第三锁定结构锁定夹角θ,使该第一支撑结构与该第二支撑结构无法相互转动。

2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载具还包括握持部,该握持部与该第二支撑结构转动连接,当该载具由展开状态进入收折状态时,该握持部可相对于该第二支撑结构顺时针翻转或逆时针翻转。

29、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载具,该载具包括:

30、第一支撑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件,各该第一支撑件分别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31、关联结构,该关联结构分别与该第一端部连接,以使各该第一支撑件可相对转动;

32、第二支撑结构,其与该第二端部转动连接;

33、连接结构,其分别与该第二支撑结构和该第一支撑结构转动连接;

34、该关联结构可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该关联结构位于该第一位置时,各该第一支撑件沿第一方向展开,该第二支撑结构远离该关联结构的轴心线,且该连接结构与该第一支撑结构形成一开口;当该关联结构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各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一端部相互靠近并收拢,该第二支撑结构向该关联结构的轴心线方向靠拢。

3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件,该第二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二支撑件,该第一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件,各该连接件、各该第一支撑件和各该第二支撑件分别设于该关联结构的两侧,且各侧的该连接件和该第二支撑件与该第一支撑件分别形成一座位区域,以形成相对设置的两座位区域。

3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载具还包括第三支撑结构,该第三支撑结构和该连接结构分别设于该第一支撑结构的上下两侧,该第三支撑结构具有第一延伸件和第二延伸件,该第一延伸件和该第二延伸件分别自该第一支撑结构向远离该第一支撑结构的方向延伸,且于延伸末端相互连接,以于该第一支撑结构的下侧形成踩踏区域。

3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提供的载具,其中连接结构与第一支撑结构之间形成有开口,被承载人员能够经该开口进入至载具上,也可以很方便地从载具上下来,不需要他人辅助,为照护者减轻了负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