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构造

文档序号:8476166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对来自车身前方的冲击负荷的冲击吸收功能的车身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0002]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一种作为障碍物在车身侧部在比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侧梁更靠车宽方向外侧位置从车身前方碰撞的小摩擦碰撞时的对策的技术。
[0003]专利文献I记载的技术中,在侧梁前端具备从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保险杠加强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加强件延伸部。加强件延伸部的在侧梁侧凸状形成的凸部在小摩擦碰撞时与侧梁抵接而产生耐力。此时,凸部被设于侧梁的制动器托架阻止而防止其向后方的偏移。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 213739号公报
[0005]但是,在上述车身前部构造中,在从车身前方受到冲击负荷时,成为负荷传递部件的加强件延伸部可能妨碍侧梁的轴压溃变形,而不能说冲击负荷的吸收性能是充分的。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提高对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负荷的吸收性能。
[0007]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车身前部构造,具备:车身侧部构造部件,其在车身的两侧部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动力传动系,其配置在所述车身两侧部的所述车身侧部构造部件的相互之间;负荷传递部件,其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车身侧部构造部件更靠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安装在所述车身侧部构造部件及所述动力传动系的至少一方,将从所述车身前方的障碍物受到的冲击负荷的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动力传动系向所述车身传递。在此,所述负荷传递部件将从所述车身前方的障碍物受到的冲击负荷的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动力传动系向所述车身传递。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立体图;
[0009]图2是图1的车身前部构造中的微小摩擦碰撞时与障碍物的碰撞之前的车身的仰视图;
[0010]图3是表示障碍物从图2的状态到与车辆的负荷传递部件接触的状态的仰视图;
[0011]图4A是表示来自障碍物的冲击负荷相对于负荷传递部件的倾斜的抵接面的输入方向的说明图;
[0012]图4B是抵接面的倾斜角度和冲击负荷(轴向力及横向力)的相关图;
[0013]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立体图;
[0014]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仰视图;
[0015]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立体图;
[0016]图8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平面图;
[0017]图9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第二负荷传递部件周边的立体图;
[0018]图1OA是与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负荷传递部件对应位置的从车宽方向侧方观察到的剖面图;
[0019]图1OB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负荷传递部件的变形例的与图1OA对应的剖面图;
[0020]图11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平面图;
[0021]图12是图11的XII — XII剖面图;
[0022]图1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平面图;
[0023]图14是图13的XIV— XIV剖面图。
[0024]标记说明
[0025]1、3:侧梁(车身侧部构造部件)
[0026]5:动力传动系
[0027]17:悬架梁
[0028]17a、17b:悬架梁的前后方向部(车身侧部构造部件)
[0029]17c:悬架梁的车宽方向部
[0030]18:前围板横梁
[0031]25、25A、25B:负荷传递部件
[0032]25bs:负荷传递部件的抵接面(倾斜面,负荷承受部)
[0033]27:障碍物
[0034]37:安装负荷传递部件的连结部件
[0035]41、41A、41B、41C:第二负荷传递部件
[0036]49:支撑壳体
[0037]55:发动机支架(支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39]第一实施方式
[0040]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立体图,图中的箭头标记FR所示的方向为车身前方。在车身的车宽方向两侧部设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的前侧梁1、3。在左右的前侧梁1、3相互之间以安装于前侧梁1、3的状态配置有动力传动系5。前侧梁1、3构成侧梁,以下简称为侧梁1、3。
[0041]动力传动系5包含发动机7和变速箱9。收纳动力传动系5的空间构成发动机室Ilo在发动机室11的车身后方,隔开前围板13而形成车室(车厢)15。在车室15的底部设有底板16。另外,在前围板13的发动机室11侧的下部安装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板横梁18。前围板横梁18将车宽方向两端部与侧梁1、3结合。
[0042]在左右侧梁1、3更下方的位置,以包围动力传动系5的左右及后方的方式设有支承未图示的前悬架的悬架梁17。悬架梁17具备:位于左右的侧梁1、3的下方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前后方向部17a、17b ;将前后方向部17a、17b的后端相互连结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车宽方向部17c。利用侧梁1、3和悬架梁17的前后方向部17a、17b构成车身侧部构造部件。
[0043]利用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连结部件19、21将前后方向部17a、17b的前端和左右的侧梁1、3的前端相互连结。前后方向部17a、17b的前端部相互利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下部散热器芯23相互连结。下部散热器芯23构成支承未图示的散热器的散热器芯的下部部件。
[004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悬架梁17的左右的前后方向部17a、17b的上下连结部件19、21附近位置安装有负荷传递部件25。负荷传递部件25具备: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接合固定于前后方向部17a、17b的上面的固定部25a ;—体形成于固定部25a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抵接部25b。
[0045]固定部25a相对于车身侧部构造部件即悬架梁17的前后方向部17a、17b及侧梁1、3向车宽方向两侧突出。即,负荷传递部件2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侧部构造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此时,向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端部25ao相对于车身前后方向倾斜,以比向车宽方向内侧的突出端部25ai更靠车身前方位置。
[0046]与向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端部25ao连续的抵接部25b比固定部25a更向车身前方突出,其突出端部25bf位于上下连结部件19、21的车宽方向外侧。在该状态下,抵接部25b相对于车身前后方向倾斜,以使车身后方侧比车身前方侧更靠车宽方向外侧。
[0047]抵接部25b在车宽方向外侧具备抵接面25bs,该抵接面25bs在后述的障碍物27发生碰撞时,成为承受冲击负荷的负荷承受部。抵接面25bs成为与抵接部25b的上述倾斜度对应且以车身后方侧成为比车身前方侧更靠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抵接面25bs)如图2的仰视图所示,以从车身上下方向看的平面观察下,相对于车身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Θ设定成45度以下的例如30度。
[0048]固定部25a向车宽方向内侧的突出端部25ai的端面25ail由与车身前后方向及车身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面、换而言之相对于车宽方向大致正交的面构成。突出端部25ai的端面25ail如图2所示地与动力传动系5的车宽方向侧部相对。
[0049]这种负荷传递部件25在车身上下方向位于侧梁1、3与悬架梁17的前后方向部17a、17b 之间。
[0050]接着,对与图2、图3所示的障碍物27碰撞时的车辆29受到的冲击负荷的传递路径进行说明。在此的碰撞方式设为,障碍物27在比侧梁1、3更靠车宽方向外侧位置从车身前方碰撞的微小摩擦碰撞。图2、图3中标记31表示的是前保险杠,标记33、35表示的是前轮。
[0051]如图2所示,假定如下情况,即,障碍物27从比例如车身左侧(图2中相当于上部侧)的侧梁I更靠车宽方向外侧位置的前方相对性地接近车辆29。在图2、图3中,点划线P表示碰撞后的车辆29相对于障碍物27的移动轨迹。在该情况下,当车辆29相对于障碍物27从图2的状态进一步前进移动时,如图3所示,障碍物27破坏前保险杠31且到达负荷传递部件25,如箭头A所示那样与负荷传递部件25的抵接面25bs抵接。
[0052]在图3的障碍物27与抵接面25bs抵接的状态下,负荷传递部件25的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面25ail如箭头B所示地与动力传动系5的侧部接触,并向动力传动系5传递障碍物27产生的冲击负荷。传递至动力传动系5的冲击负荷向利用发动机支架等安装有动力传动系5的车身侧的侧梁1、3或前围板横梁18传递并被车身吸收。
[0053]在该情况下,通过利用发动机室内的构造物即动力传动系5的强度及惯性力,无需大幅加强车身构造,就可以进行较高的负荷传递。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碰撞方式为微小摩擦碰撞,也能够将从障碍物27受到的冲击负荷经由动力传动系5有效地传递至车身。
[0054]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负荷传递部件25将从障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