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应对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6350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用于应对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2014年5月2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 10-2014-0062550的优先 权及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应对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应 对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其有可能通过在正面小重叠碰撞发生时增加抵抗小重叠障 碍物的碰撞面积和宽度,从而提高小重叠碰撞响应性能。
【背景技术】
[0004] 通常,车辆的前车身为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设置于前侧并同时形成发动机舱的框 架结构,并包括前端模块、前挡泥板构件和仪表板,所述前端模块形成发动机舱的前侧,并 容纳冷却模块、前照灯等;所述前翼板挡泥板构件形成发动机舱的左侧和右侧,容纳悬架 系统,并具有安装车轮的空间;所述仪表板设置于发动机舱的后部,并分隔乘客舱和发动机 舱。
[0005] 而且,在发动机舱下方,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前侧构件分别设置于左侧和 右侧,以增强前车身的结构强度,副车架设置于前侧构件的下方以安装和支撑发动机和在 发动机舱的变速器,以及悬架系统等。
[0006] 在前侧构件的前端安装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缓冲梁,以提高车辆的正面碰 撞响应性能。缓冲梁经由碰撞吸能盒连接至前侧构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的前端。
[0007] 当车辆行驶时在配备前车身的车辆以小重叠的方式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边 缘部分处与物体(下文称为"小重叠碰撞障碍物(如妨害物)或另一车辆正面碰撞的情 况中,对前侧构件的冲击能不会有效传递,因为前侧构件与小重叠碰撞障碍物之间的重叠 面积或重叠宽度小。
[0008] 由于此,当前侧构件不能良好地执行冲击吸收功能时,就不能顺利地进行冲击能 的吸收和冲击能向另一部分的传递,使得过度损坏或故障可能在车身部分发生,且冲击能 过量传递至乘客舱,由此威胁乘客的安全。
[0009] 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 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 技术。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涉及提供一种用于应对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其有可能 在车辆在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外边缘部分与小重叠碰撞障碍物碰撞的情况下以增加抵 抗小重叠障碍物的碰撞面积和碰撞宽度的方式提高车辆的正面小重叠碰撞响应性能,并同 时将冲击能有效传递至前侧构件而使得前侧构件适当变形,由此有效吸收和减弱这种冲 击,因此冲击分布至其他部分。
[0011]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应对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可包括前侧构 件、碰撞吸能盒、缓冲梁和增强构件,所述前侧构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在车辆的 宽度方向上设置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碰撞吸能盒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安装至所述前侧构件 的前端,并在接收冲击时吸收和减少冲击而变形;所述缓冲梁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设置于 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前方,联接至所述碰撞吸能盒,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增强构 件联接至所述碰撞吸能盒和所述前侧构件两者,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突出至所述缓冲梁的 外部,以将冲击能传递至所述前侧构件。
[0012] 所述增强构件可包括前增强构件和后增强构件,所述前增强构件由所述碰撞吸能 盒支撑;所述后增强构件安装于所述前侧构件处,并连接至所述前增强构件。
[0013] 所述前增强构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所述后增强构件在车辆的纵向方 向上向前倾斜地安装。
[0014] 所述前增强构件和所述后增强构件以锐角连接至彼此。
[0015] 所述前增强构件和所述后增强构件各自可具有管形。
[0016] 所述前增强构件可包括前上增强构件和前下增强构件,所述前上增强构件在车辆 的高度方向上设置于上侧;所述前下增强构件设置于下侧以与所述前上增强构件形成一 对,且所述后增强构件包括后上增强构件和后下增强构件,所述后上增强构件在车辆的高 度方向上设置于上侧;所述后下增强构件设置于下侧以与所述后上增强构件形成一对。
[0017] 所述前上增强构件通过前上安装支架安装至所述碰撞吸能盒并由所述碰撞吸能 盒支撑,所述前下增强构件通过前下安装支架安装至所述碰撞吸能盒并由所述碰撞吸能盒 支撑。
[0018] 前上安装支架可包括上表面和外侧表面,所述上表面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与所述 碰撞吸能盒的上表面接触,并沿着其一个边缘固定焊接;所述外侧表面从所述上表面坚直 地弯曲,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外侧表面接触,其中具有圆弧形的组 装孔在所述外侧表面处形成,所述前上增强构件的端部插入并被支撑于所述组装孔中,且 其中前下安装支架可包括下表面和外侧表面,所述下表面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碰撞 吸能盒的下表面接触,并沿着其边缘固定焊接;所述外侧表面从所述下表面坚直地弯曲,并 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外侧表面接触,其中具有圆弧形的组装孔在所述 外侧表面处形成,所述前下增强构件的端部插入并被支撑于所述组装孔中。
[0019] 所述后上增强构件和所述后下增强构件通过后安装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前侧构 件处。
[0020] 所述后安装支架以四边形板的形状形成,并沿着其边缘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固定 焊接于所述前侧构件的外侧表面处,两个组装凸台在所述后安装支架处形成为在车辆的纵 向方向上向前倾斜突出,组装孔在两个组装凸台中的每一个处形成,所述后上增强构件和 所述后下增强构件中的每一个的端部固定插入每个组装孔中。
[0021] 接合凸缘设置在所述前上增强构件和所述前下增强构件以及所述后上增强构件 和所述后下增强构件中的每一个处,所述前上增强构件和所述后上增强构件通过所述接合 凸缘接合至彼此,所述前下增强构件和所述后下增强构件通过所述接合凸缘接合至彼此。
[0022]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应对小 重叠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的特征在于,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比缓冲梁向外突出更多的前增 强构件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碰撞吸能盒处,且连接至前增强构件的后增强构件在前侧构件 处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当小重叠碰撞障碍物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在车身的外边缘部分上具 有小重叠碰撞时,前增强构件可增加抵抗小重叠碰撞障碍物的碰撞面积和碰撞宽度。
[0023] 在前增强构件与小重叠碰撞障碍物直接碰撞时所接收的冲击能以及通过缓冲梁 传递的冲击能传递至后增强构件,后增强构件将接收的冲击能有效传递至前侧构件。
[0024] 因此,当前侧构件从小重叠碰撞障碍物有效接收冲击能,并被压缩和变形时,冲击 能被吸收。当冲击能通过后增强构件传递时,前侧构件向发动机舱弯曲,将冲击能有效传递 至邻近前侧构件安装的传动系,并同时产生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行为(车辆偏离小重叠 障碍物),因此防止车身的过度损坏和故障,并减少传递至乘客舱的冲击能,从而对乘客进 行保护。
[0025] 同时,当车辆与具有相对更宽的宽度和面积的正面碰撞障碍物正面碰撞时,碰撞 吸能盒接收冲击能,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向后压缩,并且变形,一体附接至碰撞吸能盒的前 增强构件的安装支架也离开和偏离抵靠安装支架的表面接触面,且由于前增强构件不从正 面碰撞障碍物接收任何冲击能,因此无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