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在该开口部结构中,提高了汽车的后尾门安装开口部的上部的刚性。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地,已经提出各种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以提高将后尾门安装至汽车(车辆)后部用的开口部的上部以及该上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分的刚性。
[0003]例如,专利文献I公开了如下内容(未图示)。在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的上部中,上侧围增强件(quarter upper reinforcement)和车顶后梁位于车顶板下侧从而形成闭合的截面结构并且通过后尾门铰链的点焊或螺接(screwing)而彼此接合。在开口部的上部的两侧,使用后立柱上增强件使车身侧外板和后侧围内板彼此连接接合,并且上侧围增强件布置在后立柱上增强件和车顶板之间。因而,形成双重闭合的截面形状。
[0004]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内容(未图示)。在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的上部中,具有帽状截面的铰链安装增强件与车顶内侧(roof side inner)接合,并且该铰链安装增强件使后尾门铰链的安装构件与该铰链安装增强件和车顶板的重合部分螺接。车顶内侧与后立柱连续从而形成一体构件。
[0005]图11至图13示出一种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的传统形式。
[0006]图11不出汽车61的后部的安装上下开闭式后尾门(未图不)用的开口部62的上部及该上部周边的结构。金属制的车顶板63包括:平坦部63a,其占据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以及弯曲部63b,其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在车顶板63的后部,两侧弯曲部63b与沿纵向延伸的金属制的车身侧外板64的上部连续。各车身侧外板64均为相关联的后立柱的一部分(外侧部分)。由增强构件构成的增强构件结构体65占据开口部62的上部及该上部的左右两侧。
[0007]图12示出布置在图11中示出的车顶板63和车身侧外板64的后部内侧的金属制的增强构件66?70。增强构件66?70被车顶板63的后部和车身侧外板64的上部覆盖。增强构件66?70为:车顶上后梁66,其占据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车顶下后梁67,其位于车顶上后梁66的下侧;铰链增强件68,其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增强件69,其位于各铰链增强件68的下侧;以及立柱增强件70,其位于各上增强件69的下侧。
[0008]铰链增强件68从车顶上后梁66的两侧与车顶上后梁66接合,立柱增强件70从车顶下后梁67的两侧与车顶下后梁67接合。位于各侧的铰链增强件68、上增强件69和立柱增强件70彼此连接。
[0009]图13是图11的C-C截面图。在车顶板63的后部下侧,车顶上后梁66和车顶下后梁67彼此接合成形成闭合的截面结构,车顶下后梁67的后端部67a与车顶板63的后端部63a接合,车顶上后梁66与车顶板63的上壁接合。
[0010]现有技术文献
[0011]专利文献
[001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55419号公报(图3和图4)
[001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63450号公报(图2)
【发明内容】
_4]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5]通常,考虑到车体61的扭曲刚性,使车顶后梁66、67与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后立柱¢4)连接的部分是重要的。扭曲变形倾向于随着车体后部的开口部62变宽(开口部62的上部变窄)而增大。在图11至图13示出的形态例中,通过车顶上后梁66和车顶下后梁67来形成闭合的截面形状,并且添加诸如铰链增强件68、上增强件69和立柱增强件70等的增强构件,以提高车体61的扭曲刚性。
[0016]然而,某些类型的这种增强结构(用于通过增强构件等来补偿刚性的结构)由于大量的增强构件66?67而可能在增强构件等之间存在许多重叠而与如下问题相关联??导致点焊等的工作效率降低和车体61重量的增加,而这是降低车辆燃料消耗的障碍。
[0017]鉴于上述观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该开口部结构能够通过使用较少的增强构件而减轻车体重量,同时确保对车体中发生的扭曲的高的刚性。
[0018]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9]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方案I的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该开口部结构具有增强构件结构体,所述增强构件结构体形成在位于车体后部的后尾门的开口部上部,布置在车顶板和车身侧板的内侧,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形成与所述开口部大体一致的形状,所述增强构件结构体具有底壁面,该底壁面是由前棱线和后棱线按照预定的宽度连成的,所述增强构件结构体在与所述车顶板的中央区域中的平坦部对应的位置具有上壁、前侧纵壁和底壁且截面布置成大致L字形状,所述增强构件结构体在车辆宽度方向端部侧具有从所述车顶板连接至各车身侧板的且具有闭合截面形状的弯曲形状部,所述开口部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上壁在所述中央区域中的前后宽度较窄,并且在所述车顶板至各车身侧板之间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连续延伸且向下方弯曲,在位于所述弯曲形状部处时所述上壁的前后方向的宽度逐渐增大。
[0020]根据方案2的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是根据方案I的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形状部具有所述上壁、前壁和后壁,与该后壁的上端棱线相比该后壁的下端棱线越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越靠近后方,该后壁与所述纵壁连续且形成向后倾斜的形状。
[0021]根据方案3的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是根据方案2的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形状部分为上侧增强构件和下侧增强构件,在主视图中,该上侧增强构件具有位于车辆外侧的弯曲棱线,该下侧增强构件具有位于车辆内侧的弯曲棱线,并且该上侧增强构件的前壁和下侧增强构件的前壁通过上侧增强构件的前壁的凸缘部和该下侧增强构件的前壁的凸缘部接合在一起,这些凸缘部连着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上壁且从所述弯曲形状部的中间部中的车辆内侧的弯曲棱线和车辆外侧的弯曲棱线之间通过以及沿车辆宽度方向向下方延伸与该车辆外侧的弯曲棱线一致。
[0022]根据方案4的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是根据方案3的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与所述车辆内侧的弯曲棱线平行,并且所述凸缘部与所述车辆内侧的弯曲棱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纵壁的位于所述中央区域中的部分的上下宽度相等。
[0023]发明的效果
[0024]根据方案I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方面,由于增强构件结构体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中为大致L字形状且未采用传统的闭合截面形状,所以能够简化该增强构件结构体并减轻重量。由于在增强构件结构体的弯曲形状部中,上壁的宽度随着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靠外而增大,所以当归因于车体的扭曲而在开口部中出现弯折载荷时,能够将来自增强构件结构体的车顶部侧部分的输入有效地分散至车身侧,并且能够抑制在弯曲形状部中形成使应力集中的变化点,由此能够使开口部的刚性和强度令人满意地高。
[0025]在方案2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方面中,对于位于增强构件结构体的车辆后侧的纵壁,通过使该纵壁的下侧棱线比其上侧棱线靠近车辆后侧而使该纵壁倾斜,并且车顶部的中央区域中的纵壁与车顶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各端部中的纵壁之间的倾斜角度是变化的。结果,能够使对来自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输入的抗性以及弯曲形状部的刚性和强度高于如下情况:纵壁在各个位置的形状保持相同,即纵壁是平坦的。
[0026]在方案3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方面中,由于凸缘部穿过弯曲形状部中的车辆外侧棱线和车辆内侧棱线之间的位置,所以能够提高弯曲形状部的纵壁的刚性和强度,由此能够提高弯曲形状部的刚性和强度。
[0027]在方案4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方面中,由于凸缘部和车辆内侧棱线之间的距离从车顶部的中央区域至各车体侧部保持恒定,所以能够降低发生车体变形处的应力集中程度。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当从车辆后方观察时的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的立体图。
[0029]图2是当从车室侧观察时的相同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的立体图。
[0030]图3是当从车辆上方观察时的相同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的平面图。
[0031]图4是当从车辆前方观察时的相同车体后部的开口部结构的主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