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55683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凸轮42以及第一移动部件43的凸轮突起56相互咬合。由此,第一移动部件43沿着旋转轴40的中心轴线40A,向上支架6侧亦即右侧Yl移动,第一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面55向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面被按压。与此连动,第二移动部件45以靠近上支架6侧亦即左侧Y2的方式移动,第二按压面55向右侧Yl的侧板30的右侧面被按压。
[0080]此外,第一移动部件43以及第二移动部件45的第二按压面55处于供旋转轴40插通的插通孔51A附近的位置(参照图4)。因此,通过紧固一对侧板30能够抑制以第一移动部件43以及第二移动部件45受到的反作用力为起因而使第一移动部件43以及第二移动部件45变形的情况。
[0081]这样,与操作部件41的操作对应地,第一移动部件43以及第二移动部件45相对于上支架6的一对的侧板30在左右方向Y相对移动。由此,一对侧板30在第一移动部件43与第二移动部件45之间从左右方向Y的两侧被紧固。由此,一对侧板30从左右方向Y的两侧夹持下柱套23的支承部34从而在各侧板30与支承部34之间产生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将柱套4的位置锁定,转向操纵部件11在倾斜调整后的位置被锁定,无法沿倾斜方向C移动。
[0082]另外,下柱套23的一对支承部34被侧板30夹持,由此一对支承部34的间隔变狭窄。由此,下柱套23的内周部变狭窄,下柱套23与下柱套23内的上柱套22压接。其结果,在上柱套22与下柱套23之间产生摩擦力。通过上柱套22与下柱套23之间的摩擦,将上柱套22的位置锁定,转向操纵部件11在望远镜伸缩调整后的位置被锁定,无法沿轴向X移动。
[0083]这样,将倾斜方向C以及轴向X中转向操纵部件11的位置固定时的转向装置I的状态称为锁定状态。
[0084]在锁定状态的转向装置I中,若使操作部件41朝与刚才相反方向转动,则凸轮42相对于第一移动部件43旋转,第一移动部件43沿着旋转轴40的轴向向左侧Y2移动,第二移动部件45向右侧Yl移动。由此,将在第一移动部件43与第二移动部件45之间的对一对侧板30的紧固解除。各侧板30与支承部34之间的摩擦力、下柱套23与上柱套22之间的摩擦力消失,因此转向操纵部件11能够沿轴向X以及倾斜方向C移动。这样,通过对操作部件41进行操作,能够再次进行转向操纵部件11的望远镜伸缩调整、倾斜调整。换言之,为了望远镜伸缩调整、倾斜调整而操作操作部件41。
[0085]这样,将在倾斜方向C以及轴向X上转向操纵部件11的位置固定被解除时的转向装置I的状态称为解除状态。
[0086]参照图1,望远镜伸缩锁定机构8是用于通过齿彼此的啮合将上柱套22相对于下柱套23的轴向X的位置稳固地锁定,或将上柱套22的锁定解除的机构。望远镜伸缩锁定机构8包括筒状的锁定部件57、传递部件58、以及沿轴向X延伸的板状的锁定板59。
[0087]参照图3,倾斜锁定机构9是用于将柱套4的倾斜方向C的位置锁定,或将柱套4的锁定解除的机构。
[0088]倾斜锁定机构9设置于一对侧板30各自的周边。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由上述的第一移动部件43、设置于左侧Y2的侧板30的齿卡合部65、齿构件66、弹性部件67、以及隔离物68构成。
[0089]参照图4,齿卡合部65通过挤出成型等与左侧Y2的侧板30 —体地形成,从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面向左侧Y2突出。因此,齿卡合部65位于图4中左侧Y2的侧板30的背面。齿卡合部65以从轴向X的两侧隔着倾斜槽32的方式设置有一对。
[0090]图5是沿着图3中V — V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5中VI — VI线的剖视图。
[0091]参照图5,齿卡合部65 —体地具有沿着倾斜方向C延伸的大致矩形状的保持部70、和从保持部70朝向倾斜槽32在轴向X突出的一对第一齿列71。
[0092]在保持部70的左端部,在轴向X以及倾斜方向C形成有平坦的被卡合面70A。
[0093]后侧Xl的第一齿列71与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在轴向X相互对置。各第一齿列71由沿着倾斜方向C以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齿72构成。各第一齿72在轴向X中在倾斜槽32侧朝向前端。详细而言,后侧Xl的第一齿列71的多个第一齿72在前侧X2朝向前端。另外,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的多个第一齿72在后侧Xl朝向前端。各第一齿72的左端面是保持部70的被卡合面70A的一部分。
[0094]参照图4,齿卡合部65通过由挤出成型等朝左侧Y2挤出而形成。因此,在左侧Y2的侧板30的右侧面形成有比齿卡合部65小一圈的凹陷65A。
[0095]齿构件66是通过冲压成型等对板厚t的一片金属进行加工而成,且刚性高。齿构件66 —体地包括主体部74、一对第二齿列75、一对肋76、以及一对弹簧部77。
[0096]主体部74是在左右方向Y较薄沿着倾斜方向C延伸的大致矩形状。以下,将主体部74的右侧面称为卡合面74A。卡合面74A在轴向X以及倾斜方向C平坦。
[0097]在主体部74的轴向X以及上下方向Z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在左右方向Y贯通主体部74的贯通孔78。贯通孔78从左右方向Y观察呈大致圆形状。在主体部74中划分贯通孔78的周边部78A的上下方向Z的两端相对于第一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的平坦面52A平行。周边部78A从左侧Y2观察,与第一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的外周面几乎一致(参照图5)。
[0098]第二齿列75从主体部74的轴向X的两端缘在轴向X朝主体部74的两外侧突出。各第二齿列75通过沿着倾斜方向C以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齿82构成。各第二齿82的左侧面是主体部74的左侧面的一部分,各第二齿82的右侧面是主体部74的卡合面74A的一部分(参照图6)。
[0099]参照图4,一对肋76通过主体部74的上下方向Z上的两端部朝左侧Y2折弯而构成。因此,肋76在上下方向Z较薄沿着轴向X延伸。一对肋76对主体部74进行加强。
[0100]参照图5,弹簧部77分别从上侧Zl的肋76的后端部76A、下侧Z2的肋76的前端部76B以在上下方向Z从主体部74离开的方式朝左右方向Y的相同的方向(右侧Yl)突出。各弹簧部77具有:以在上下方向Z从主体部74离开的方式从肋76突出的支承部83、和被支承部83支承并在左右方向Y能够弹性变形的变形部84。
[0101]参照图4,支承部83是在左右方向Y较薄的板状。上侧Zl的弹簧部77的支承部83从上侧Zl的肋76的后端部76A向上侧Zl延伸。下侧Z2的弹簧部77的支承部83从下侧Z2的肋76的前端部76B向下侧Z2延伸。
[0102]上侧Zl的弹簧部77的变形部84在左右方向Y较薄,从上侧Zl的支承部83的前端部朝前侧X2以及右侧Yl延伸。下侧Z2的弹簧部77的变形部84在左右方向Y较薄,从下侧Z2的支承部83的后端部朝后侧Xl以及右侧Yl延伸。
[0103]在各变形部84的前端部通过冲压成型形成有朝右侧Yl压出的接触部85。接触部85从右侧Yl观察呈大致圆形状。
[0104]齿构件66在第一移动部件43的第一按压部51与左侧Y2的侧板30之间,在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Y2排列地配置。换言之,第一移动部件43的第一按压部51相对于齿构件66配置于左侧Y2的侧板30的相反的一侧(左侧Y2)。
[0105]参照图6,在齿构件66的贯通孔78插通有第一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在该状态下,齿构件66能够沿左右方向Y移动。如上述那样,在主体部74中划分贯通孔78的周边部78A从右侧Yl观察,与第一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的外周面几乎一致(参照图5)。因此,限制了齿构件66相对第一移动部件43的相对旋转。
[0106]在齿构件66中,设置有第二齿列75的主体部74的卡合面74A在左右方向Y与第一齿列71的被卡合面70A对置(参照图4)。第二齿列75配置于轴向X上与侧板30的第一齿列71重叠的位置。
[0107]齿构件66的弹簧部77的接触部85从左侧Y2与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面抵接(参照图4)。在该状态下弹簧部77的变形部84在左右方向Y变形,从而产生用于返回变形之前的状态的力,即恢复力。
[0108]弹性部件67例如是盘簧等。弹性部件67是随着朝向右侧Yl而在旋转轴40的径向扩张的大致圆环状。参照图6,通过与旋转轴40的周向正交的面切断的弹性部件67的剖面是绕逆时针倾斜90°的八字状。弹性部件67若在左右方向Y被压缩则能够产生用于返回被压缩之前的状态的恢复力F。
[0109]图7是表示弹性部件67的压缩量P与恢复力F的关系的图。
[0110]参照图7,若将在左右方向Y未被压缩的弹性部件67开始在左右方向Y压缩,则弹性部件67随着在左右方向Y压缩的量,即压缩量P的增加恢复力F慢慢增加。若压缩量P达到第一压缩量Pl,则弹性部件67的恢复力F达到负载Fl。即使使弹性部件67进一步在左右方向Y压缩,在压缩量P达到第二压缩量P2之前的期间,恢复力F通过负载Fl成为恒定。若压缩量P超过第二压缩量P2,则恢复力F开始再次上升。弹性部件67的恢复力F比齿构件66的变形部84的恢复力大。这样,弹性部件67在第二压缩量P2与第一压缩量Pl之间的规定范围内能够使恒定的恢复力F产生。
[0111]若弹性部件67为盘簧,则通过对其尺寸等例如弹性部件67的弯曲状况、板厚等进行调整,能够对恢复力F成为恒定的负载Fl、与压缩量P的第一压缩量Pl以及第二压缩量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