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9775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支撑梁结构被设置在行李厢隔板与后排座椅之间。在行李厢隔板与后排座椅之间的区域容易存在后地板局部模态不好、整车的NVH(Noise、Vibrat1n、Harshness,即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不佳的问题,现有的支撑梁结构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现有的支撑梁抗击行李厢储物的冲击能力不够好,从而降低对后排乘员的保护作用。
[0003]此外,由于后排座椅、后排座椅安全带以及儿童安全座椅挂钩等后排座椅安装件的安装需求,该处存在安装点支架众多、安装点强度不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以提高车身后部的局部模态,进而提高整车的NVH性能。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0006]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固定在后地板上,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后地板左纵梁和后地板右纵梁上;
[0007]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包括左翼、右翼和底座,所述左翼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的左端和左侧围板上,所述右翼的上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后窗台板的右端和右侧围板上,所述左翼和右翼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
[0008]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左翼和右翼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变小,形成V形结构。
[0009]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支撑梁还包括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翼和右翼连接。
[0010]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行李厢饰板安装部。
[0011]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二横梁为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
[0012]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一横梁的前、后边缘与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向上弯曲,使得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与所述后地板之间形成腔体。
[0013]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左翼和右翼的横截面为凹凸相间的形状。
[0014]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左端设有向所述左翼的方向突起的左连接部,所述底座本体的右端设有向所述右翼的方向突起的右连接部;
[0015]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
[0016]所述左连接部与所述左翼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右连接部与所述右翼的形状相匹配;
[0017]所述左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左翼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右翼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8]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座椅安装部和安全带安装部。
[0019]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多个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的加强筋。
[0020]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设置了支撑梁和第一横梁的支撑结构,支撑梁的左翼和右翼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和侧围板,支撑梁的底座与第一横梁固定连接,第一横梁固定在后地板上,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后地板左纵梁和后地板右纵梁,由此使得后地板、后地板纵梁、侧围和后窗台板形成连贯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支撑梁、后地板等车身后部结构的局部模态,同时提高了白车身后部的弯扭刚度和强度,进而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和抗冲击力。
[0021]此外,支撑梁的左翼和右翼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变小,形成V形结构,V形的支撑梁结构较稳定,可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的结构强度。
[0022]此外,支撑梁的左翼和右翼之间设计有第二横梁,可以加强抵抗行李厢储物撞击支撑梁所引起的变形量的能力,进而提升了对后排乘员的防护能力。
[0023]此外,后排座椅的相关安装件集成在第一横梁上,有效提高各个安装点的强度,同时可减少安装所需零件数量和生产线的工装夹具等,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的正视图;
[00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在车身后部的装配图;
[00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梁的侧视图;
[002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梁的第二横梁的正视图;
[002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梁的右翼的正视图;
[002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梁的右翼的轴测图;
[0030]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梁的底座的正视图;
[0031]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梁的底座的轴测图;
[0032]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第一横梁的正视图;
[0033]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横梁的轴测图。
[0034]其中,1、第一横梁;11、安全带安装部;12、后排座椅安装部;13、儿童安全座椅安装部;14、加强筋;15、卡槽;2、支撑梁;21、左翼;22、右翼;23、底座;231、底座本体;232、左连接部;233、右连接部;234、第一横梁安装部;24、第二横梁;241、行李厢饰板安装部;3、后地板;4、后地板左纵梁;5、后地板右纵梁;6、后窗台板;7、右侧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横梁I和支撑梁2。其中,第一横梁I固定在后地板3上,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后地板左纵梁4和后地板右纵梁5上;支撑梁2包括左翼21、右翼22和底座23,左翼21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6的左端和左侧围板(图中未示出)上,右翼22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6的右端和右侧围板7上,左翼21和右翼22的下端与底座23固定连接,且底座23与第一横梁I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支撑梁2和第一横梁I的支撑结构,使得后地板3、后地板纵梁、侧围和后窗台板6形成连贯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支撑梁、后地板等车身后部结构的局部模态,同时提高了白车身后部的弯扭刚度和强度,进而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和抗冲击力。
[0037]本实施例的支撑梁2采用左翼21、右翼22和底座23分体形成后固定在一起的结构,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其冲压成形性好,焊接工艺更加简单。
[0038]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左翼21和右翼22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后窗台板6、左侧围板和右侧围板7固定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安装、连接牢固。
[0039]支撑梁2的左翼21和右翼22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为呈一定夹角设置,优选地,为了提高车身后部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左翼和右翼的上端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倾斜,使得左翼21和右翼22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变小,形成V形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由此,使得支撑梁2的整体结构上为V形,V形的支撑梁结构较稳定,可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的结构强度。
[004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支撑梁2还包括第二横梁24,该第二横梁24位于底座23的上方,且其两端分别与左翼21和右翼22连接,使得支撑梁2整体呈倒“A”字型结构,如图3所示。在左翼21和右翼22之间设置第二横梁24,可以提高支撑梁2的刚度和强度,有效改善支撑梁的局部模态,可以加强抵抗行李厢储物撞击支撑梁所引起的变形量的能力。优选地,第二横梁24位于支撑梁2的中部,由此使得支撑梁2的上、下部的刚度和强度均得以提尚。
[0041 ]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横梁24上设有行李厢饰板安装部241,行李厢饰板通过该行李厢饰板安装部241与第二横梁24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横梁24设计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