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环式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4225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断环式救生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圈,特别涉及一种可戴套于颈上的水上浮力救生圈。



背景技术:

救生圈为水上浮力救生工具,人们最常用到的是腋下救生圈,腋下救生圈为一整圆圈,圈体可以是充气式圈或是发泡塑料圈,戴套方式是将圈体从人头部或脚下套进到腋下,将人的头部支持于水面。腋下救生圈很实用,曾经挽救过无数的生命,但我们逐渐发现腋下救生圈很多缺点:它将人手臂部位以上支持于水面,严重地影响了人学习游泳,也影响了人游泳前进速度、体积过大也难以携带等。

发明专利号ZL201210528856.7,专利名称:颈项救生圈,此种新发明的救生圈通过一个浮力圈和一个弹性式环互组合,浮力圈为外圈,弹性形式环为内圈,浮力圈有一个断接口,弹性式环也有一个断接口与浮力圈的断接口位置对应构成共同断接口,弹性式环沾接在浮力圈内圈的包皮膜上。颈项救生圈通过扩张断接口可以实现快速将救生圈戴套于人的颈部,可将人的头部支持于水面上。这种颈项救生圈有很多优点,它能支持人学习游泳,并且戴套动作更简单快速,但颈项救生圈的弹性式环沾附于浮力材料圈的内圈包皮膜上,其硬度对人的颈部造成摩擦,产生不适感,弹性式环依赖于包皮膜与浮力材料圈的沾接方式也不够简化,颈项救生圈中的浮力材料圈只适合于一些较为柔软的材料,一些硬性的浮力材料很难从断接口进行扩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普通腋下救生圈戴套动作缓慢、影响游泳的缺点,也为了克服颈项救生圈内圈的弹性式环对颈部摩擦、以及硬性浮力材料圈难以从断接口扩张的缺点,本发明了一种断环式救生圈,这种救生圈的浮力材料圈通过截断口扩张截套后可由弹性式环协助回复固定于颈上,也可由卡接机构固定于颈上,弹性式环贯穿于浮力材料圈的内部、或沾附于外部,结构更简单直接、使用更舒适;卡接机构连接后不但更稳固,还可以适当调节整个断圈的大小,以适合戴套的松紧度。

断环式救生圈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断环式救生圈分为一个浮力材料圈和一个弹性式环,所述的浮力材料圈为充气式空心圈或是充实发泡塑料圈,所述的浮力材料圈有一个截断口;所述的弹性式环是金属环、复合材料环或塑料环,所述的弹性式环也有一个截断口;所述的弹性式环贯穿于浮力材料圈的内部或沾附于浮力材料圈的外表面、并且弹性式环的截断口与浮力材料圈的截断口对应位置构成共同截断口,共同截断口可以由使用者用力掰开扩张完成戴套动作后又可以自动弹性回复。

断环式救生圈还可以在浮力材料圈上的截断口安装卡接机构以协助浮力材料圈完成戴套和固定于人体部位,以此解决断环式救生圈套戴于人颈部后的滑脱问题:断环式救生圈分为一个浮力材料圈和一个或几个的卡接机构,所述的浮力材料圈为充气式浮力圈或是发泡塑料圈,所述的浮力材料圈有一个或两个截断口;所述的卡接机构分为卡接套和卡接头,并且分别固定于浮力材料圈上的截断口的两岸;所述的卡接头可以插入卡接套内连接截断的浮力材料圈;所述的卡接套上有卡锁按钮,卡锁按钮可以将连接状态锁定或解除;所述的卡接头有排列的阶槽,卡接头可以调节延长或缩短。

断环式救生圈使用的浮力材料圈有的硬度过大,例如很多的发泡塑料圈,很难进行弹性扩张,强行扩张会折断,断环式救生圈可以通过在浮力材料圈上安装转折机构解决硬性的浮力材料圈的扩张问题,所述的浮力材料圈上有两个相对的截断口,其中一个截断口以转轴机构或可折软性材料连接,截断口的可扩张部位以卡接机构或弹性机构连接,卡接机构或弹性机构可连接两个截断口的可扩张部位,达到整个浮力材料圈很容易被人用手掰开扩张又能自动弹性回复的目的。

断环式救生圈上的浮力材料圈包括充气式浮力圈或是发泡塑料圈。充气式浮力圈包括充气式中空橡胶圈、充气式中空硅胶圈、充气式中空弹性聚脂类圈、或中空的复合材料圈。人们见到的救生圈大多是弹性的橡胶圈或弹性聚脂类圈,但有一些复合材料,如棉纤维布或尼龙纤维布与树脂塑料结合也能制造出很好的密闭的充气圈,并且更耐磨、更稳固,缺点是弹性不足。发泡塑料圈包括各种聚氨脂海绵式圈,发泡塑料常用的树脂有聚苯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脲甲醛、酚醛等。救生圈使用的发泡塑料圈大多采用实心式发泡塑料圈,也可以采取在发泡塑料圈中有少部分中空间,但发泡塑料的韧性不足,中空容易造成被刮碰后破损。

断环式救生圈中的弹性式环一般为金属环,很多金属的弹性和硬度很好,如钢铁、铝、铜等,有的合金材料表现出更高的弹性和硬度、以及更好的防锈功能。有的非金属材料也有很好的弹性回复功能,如一些硬度韧性很好的塑料;还有一些非金属复合材料更能表现出很大的韧性、硬度和弹性,如玻璃纤维与树脂塑料结合制得的复合材料,称作“玻璃钢”。

断环式救生圈的卡接机构可以采取普通的卡接机构方式,如汽车的安全带卡接机构、人衣服裤子上皮带的卡接机构、安全帽上的松紧卡接机构等。卡接机构多种多样,但都可分为卡接套和卡接头,卡接套和卡接头通过分别安装在载体的两头,可以实现载体的断开或连接,卡接机构大多都可以调节延长或缩短卡接头端或卡接套,以此调节所连接的载体达到的松紧度,卡接机构的卡接套上一般都安装有卡锁按钮,卡锁按钮以弹力突头自动将插入的卡接头顶压锁定而不能后退拉脱,为此,卡接头上也设置有阶槽,卡接头推入卡接套时弹力突头自动卡入阶槽中,解除锁定时只需按压住按钮,弹力突头会自动退出阶槽而不能阻碍卡接头拉出。卡接机构为人们所常用和熟识,在此不必再多说明。

断环式救生圈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断环式救生圈通过有截断口的浮力材料圈与一有截断口的弹性式环相结合构成有共同截断口的浮力救生圈,能被使用者从共同截断口掰开扩张套戴于人的颈部;通过将弹性式环贯穿于浮力材料圈的内部或直接沾附于浮力材料圈的外表面,避免了硬性的弹性式环与人颈部直接接触产生的摩擦,使用更安全、更舒适、制造更简单直接;断环式救生圈通过在浮力材料圈的截断口安装卡接机构,卡接机构连接后不但更稳固、安全,还可以适当调节浮力材料圈的大小,以适合戴套的松紧度;断环式救生圈还可以通过在两个相对截断口的其中一个安装转轴机构或可折软性材料连接,截断口的可扩张部位安装弹性机构连接,以此达到硬性浮力材料圈能被人掰开扩张,完成戴套后又自动回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弹性式环贯穿于浮力材料圈内部的断环式救生圈,其解剖截面平行于圈平面的中间截面图。

图2是图1中的断环式救生圈,其解剖截面垂直于圈平面的截面图。

图3是图1中的断环式救生圈的共同截断口被外力掰开扩张后的形状。

图4是实施例2的弹性式环沾附于浮力材料圈的外圆与内圆间的表面上的断环式救生圈,其解剖截面垂直于圈平面的截面图。

图5是实施例2的弹性式环沾附于浮力材料圈外圆表面的断环式救生圈,其解剖截面垂直于圈平面的截面图。

图6是实施例3:有一个截断口、有一个卡接机构的断环式救生圈扩张时的圈平面俯视图。

图7是实施例4:有两个截断口、有两个卡接机构的断环式救生圈待连接时的圈平面俯视图。

图8是实施例5:有两个相对截断口的断环式救生圈,其中一个截断口以转轴机构连接,截断口的可扩张部位以弹性机构或卡接机构连接。

图9是实施例5:有两个相对截断口的断环式救生圈,其中一个截断口以软性材料块连接,截断口的可扩张部位以弹性机构连接。

图10是实施例5:有两个相对截断口的断环式救生圈,其中一个截断口与浮力材料圈外圆周交接处进行一小块剥切面示意图。

图中,1.浮力材料圈,2.弹性式环,3.截断口, 4.扩张口,5.固定绑带,6.卡接套,7.卡接头,8.卡锁按钮,9.阶槽,10.转轴,11.固定片,12.弹簧,13.可折软性材料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断环式救生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有一个截断口,弹性式环(2)贯穿于浮力材料圈(1)内部的断环式救生圈。图1是实施例1的断环式救生圈平行于圈平面的中间截面图,图中的浮力材料圈(1)有一个截断口(3)。图中还有一弹性式环(2)置于浮力材料圈内部,弹性形式环(2)的直径比浮力材料圈(1)的外圆直径较小。弹性式环(2)也有一截断口(3)与浮力材料圈的截断口对应相同位置构成共同的截断口(3)。图2更能补充说明断环式救生圈实施例1的结构特点:图2可以看到弹性式环(2)贯穿于浮力材料圈(1)内部的情形,弹性式环(2)可以不必置于浮力材料圈(1)体中心,可以稍趋近于浮力材料圈(1)体的内圆周,这样可以尽量缩减弹性式环(2) 的直径,减少重量,又可以达到与浮力材料圈(1)稳固的结合,协助浮力材料圈(1)完成弹性扩张及回复的功能。图3断环式救生圈的共同截断口(3) 被外力掰开扩张后的形状,这个形状很容易被人用双手分掰开而成扩张口(4),然后直接套进人的颈部,人手一旦松开,扩张口(4)会弹性回复成原来的断接口(3),但断环式救生圈已经稳固地截套于人的颈部,就算人进行戏水、游泳等各种动作也不会轻易脱离。实施例1适用于浮力材料圈(1)为发泡塑料材料的特征。

实施例2:有一个截断口,弹性式环(2)沾附于浮力材料圈1圈体外表面的断环式救生圈。图4中的弹性式环(2)沾附于浮力材料圈(1)的上部外表面,并且其直径置于浮力材料圈(1)的内圆直径与外圆直径之间,这样既减少了弹性式环(2)的重量,又不影响弹性式环(2)与人体颈部的接触摩擦,弹性式环(2)又能协助浮力材料圈(1)完成扩张及弹性回复功能。图5中的弹性式环(2)沾附于浮力材料圈(2)的外圆表面,弹性式环(2)也能协助浮力材料圈(1)完成弹性扩张及回复功能,但弹性式环(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浮力材料圈(1)外圆周的直径,重量会达到最大,影响整个断环式救生圈的浮力,这种方式一般不采取。实施例2的浮力材料圈(1)可为充气式圈或发泡塑料圈。

实施例3:有一个截断口,截断口安装卡接机构的断环式救生圈。图6为截断口安装了卡接机构的断环式救生圈。卡接机构包括两大部分:卡接套(6)、卡接头(7),卡接套(6)上还有解卡按(8),图6中的卡接套(6)和卡接头(7)分别置于浮力材料圈(1)上断接口(3)的两岸,通过绑扎带(5)进行沾牢固定。图6中的截断口(3)已经被掰开成为扩张口(4),卡接机构的两部分处于分开状态,这时适合套进人体腰部或颈部。使用者将断环式救生圈套进人体部位后,可以将扩张口(4)缩小回复成断接口(3),并且将卡接头(7)插入卡接套(6)内,适当拉紧,稍有轻感不高致于压迫颈部,卡锁按钮(8)下有弹性突头自动卡入卡接头(7)上的横向阶槽(9)中,使卡接头(7)不能滑脱,这时断环式救生圈完成戴套于人体的动作。当人要脱开断环式救生圈时,只须按压住卡锁按钮(8),卡锁按钮(8)下面的弹性突头会从阶槽(9)中退出,可以将卡接头(7)从卡接套(6)内拉出完成卡接机构的分离。相比于实施例1安装弹性式环(2)的断环式救生圈,实施例3安装卡接机构的断环式救生圈戴套动作稍为复杂,但实施例3的断环式救生圈更不易脱离人体,较为安全。

实施例4:有两个截断口、并且两个截断口都安装有卡接机构的断环式救生圈。图7展示这种有两个截断口、两个卡接机构的断环式救生圈。图7为断环式救生圈的圈平面高空俯视图,图中的整个浮力材料圈(1)被平分截断为两半,成为有两个截断口(3)的断环圈,每个截断口(3)都安装有一个卡接机构,这个卡接机构与图6实施例3的卡接机构稍有不同。图7中的卡接机构中的卡接套(6)为圆筒状,卡接头(7)为圆轴式,圆筒状的卡接套(6)上有卡锁按钮(8),卡接头(7)上也有阶槽(9),这些阶槽(9)对应卡锁按扭(8)的位置并且排列整齐,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这种有两个断接口(3)的断环式救生圈连接后还能保持圆平面的稳定,也能使卡接头(7)插入卡接套(6)内的深度可以稍作灵活选择以适合截套的松紧度。由于此图为平面图,不能展示出弹性突头的结构,也不必细说明。实施例4两个断接口(3)的设计,能使硬性的浮力材料圈(1)不必进行弹性的扩张,只需将分拆的两半断环合上即可完成救生圈截套于人体上的动作,分拆时只需按压住两个卡锁按钮(8),即可将两半断环分开,从而实现从人体上摘除救生圈。

实施例5:有两个相对的截断口,其中一个截断口安装转折机构连接,截断口的可扩张部位以弹性机构或卡接机构连接。转折机构应当包括转轴机构和可折软性材料。图8展示这样一个断环式救生圈,这个救生圈的浮力材料圈(1)上有两个相对的截断口(3),截断成为两半圈组成的浮力材料圈(1),其中一个截断口(3)与浮力材料圈(1)外圆周相交位置安装了一个转轴机构,这个转轴机构包括固定片(11)和转轴(10)。图中看到两块固定片(11)各粘接在截断口(3)的两岸,转轴(10)连接两固定片(11),这样,两半浮力材料圈(1)可以转轴(10)为中心进行活动,产生扩张口(4)以适合于截套。图8中还可以在被扩张的截断口(3)上安装有弹性机构,另一个截断口(3)上还安装了卡接机构,这是为了断环式救生圈被截套于人体后能回复固定,不易滑脱。所述的弹性机构应当包括夹式弹簧机构或拉式弹簧机构,也包括弹性材料连接机构。图9展示另一个断环式救生圈,其实也属于实施例5,只不过是将图8中的转轴机构换成可折软性材料块(13)。以可折软性材料块(13)代替转轴机构,能达到将重量减轻,又节省了材料成本。图9中的一个截断口(3)的可扩张部位安装了一条弹簧(12),用于将扩张后的截断口(3)弹性回复,也可以安装两条以上的弹簧(12),使回复力足够有力,于是可以将另一个截断口(3)上的卡接机构去除,截套于人体后也不会滑脱。实施例5适合浮力材料圈(1)为硬性性质,不易于弹性掰开,例如大部分的发泡塑料圈、中空的硬式充气圈,其优点是不易消气,能长期保持形状和浮力,紧急时可立即使用。

我们知道,有的浮力材料圈(1)的外圆周是拱形,而不论轴转方式还是软折方式都应当在一直线上进行,拱形根本不适合粘接转轴机构或可折软性材料块(13),为了解决为个问题,我们在浮力材料圈(1)与截断口(3)交接的外表面刀片剥切出一平面,这一剥切平面刚好能粘接平面性的转折机构或可折性材料块(1),图10展示这个剥切平面的位置:A、B两点间的直线即为剥切平面的上边,这个剥切平面与浮力材料圈(1)的圈平面垂直,因此只看到这个剥切平面的侧面边线。图10主要是用于解释转轴机构和可折软性材料(13)的安装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