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上运动船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水上交通和生产工具,如养殖船、灯围船、工具船、休闲船、冲锋舟、小型游艇等的船艇体基本有以下几类:钢船艇体、木船艇体、玻璃钢船艇体和塑料船艇体。钢船艇体易于腐蚀,且一旦发生意外时,由于钢的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船艇极易沉没;木船艇体是一种古老的船艇体型式,它的制造需要砍伐大量的原木作为原材料,不利用环保;玻璃钢船艇体的制造成本较高,且其生产工期较长;塑料船艇体抗腐蚀、免维修、少耗油、多装载、密度小不易沉没、不易燃、无污染和宽耐温等,目前市场上正在广泛推广塑料船艇体。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在2009年3月11日,公开了一项公开号为CN101380990A名称为一种塑料船的生产方法,提供了用模压成型法、裁剪焊接法、注塑成型法制造塑料船艇体的方法。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在2013年03月13日,公开了一项公开号为102963493A名称为复合塑料船艇体及其模压成型方法,提供复合塑料船艇体由外层塑料壳、发泡塑料层、内层塑料壳复合构成,外层塑料壳与内层塑料壳匹配结合安装固定在一起,在其结合后构成的空腔内填充或注入发泡塑料;在外层塑料壳与内层塑料壳相匹配的凹面上,有沿着船艇体宽度方向的外层塑料壳横向加强筋和沿着船艇体长度方向的外层塑料壳纵向加强筋。外层塑料壳横向加强筋的高度或外层塑料壳纵向加强筋的高度,与内层塑料壳横向加强筋的高度或内层塑料壳纵向加强筋的高度之和小于外层塑料壳和内层塑料壳匹配后构成的空腔厚度。在外层塑料壳上设有外层塑料壳边缘,在内层塑料壳上设有内层塑料壳边缘,外层塑料壳和内层塑料壳通过外层塑料壳边缘和内层塑料壳边缘结合固定在一起,在内层塑料壳留有装发泡塑料颗粒或注发泡树脂和发泡剂的工艺孔,填料后予以封堵。
上述结构的船艇通过横、竖向加强筋实现加强支撑,横、竖向加强筋结构设计使其开模难度大,制造工艺复杂;而对于立式船板而言,不仅完全没有入口可供后期加塞泡沫。立式船板更强调轻巧,滚塑工艺制作的塑料艇为确保硬度和韧性无法在减轻重量方面有大的突破,而重量往往是使用者非常关注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轻薄,降低船艇重量的基础上,且大大提高了船艇本身的强度和耐撞击性能的水上运动船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上运动船艇,包括船艇主体,所述船艇主体是由ABS材料外壳以及EPS泡沫层构成;所述ABS材料外壳具有上模板和下模板,在所述EPS泡沫层表面全覆盖玻璃纤维布之后固定于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
优选方案,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厚度分别为1.8mm;所述EPS泡沫层采用CNC加工出完全贴合于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的EPS泡沫结构。
优选方案,所述EPS泡沫结构表面覆上玻璃纤维布之后通过涂覆胶水后真空压合固定在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上运动船艇及其制造方法,以ABS材质为基本原料,并以EPS泡沫作为填充内芯的一款全新工艺的船艇,不仅在重量上有更大的改进,同时制作工艺流程也更简单,更可靠,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降低,有利于降低次品率,并大幅提高产量。
说明书附图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上运动船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上运动船艇,包括船艇主体1,所述船艇主体1是由ABS材料外壳以及EPS泡沫层2构成;所述ABS材料外壳具有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在所述EPS泡沫层2表面全覆盖玻璃纤维布之后固定于所述上模板11和所述下模板12之间。
所述EPS泡沫层2采用CNC加工出完全贴合于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的EPS泡沫结构。EPS泡沫结构表面覆上玻璃纤维布3之后通过涂覆胶水后真空压合固定在所述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之间。
上述结构设计,既降低了船艇的重量,又大大提高了船艇本身的强度和耐撞击性能;而实心式EPS泡沫结构的设计使得产品对表面ABS内外壳的厚度要求大大降低,可降低为1.8mm,不仅进一步对减轻重量做出巨大贡献,而且也大大降低的原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水上运动船艇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制造步骤:
(1)首先分别模压成型出所要制作的ABS材料外壳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或直接外购厚度为1.8mm的ABS材质上模板、ABS材质下模板。
(2)在所述EPS泡沫结构表面全覆盖上玻璃纤维布,在玻璃纤维布表面均匀地铺上胶水,将所述EPS泡沫结构放入所述下模板的型腔内,之后将所述上模板盖合于所述下模板上;
(3)进行抽真空及对压封合处理;将EPS泡沫结构和上、下模板之间连接处的空气抽走,形成真空,保压至固化,得到船艇。
本实用新型填芯式结构的船艇设计,上下模内产品接合处除了分模线还有上下模内部的整个表面,胶水的可操作性也大大胜于原来的双组份胶水,同时抽真空流程可以自动对上下模产品间缝隙进行修复,且修复效果好,分模线贴合效果好,这是手工打胶完工没法实现的。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