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铝合金带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0818阅读:17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铝合金带筋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船舶船体材料。



背景技术:

原工艺铝合金船舶的外板、甲板、舱壁板、上层建筑结构都是由各种铝合金板和铝合金型材通过氩弧焊焊接形成的焊接结构。

由于铝合金船舶通常是考虑高速船减轻重量的需要,因此选用的铝合金板材比较薄,故在常规的氩弧焊焊接后,铝合金船体板会产生特别明显的波浪变形,而且铝合金板的变形不便于矫正,比较严重的影响了建造质量和美观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合金带筋板,解决铝合金船体在常规氩弧焊过程中所存在特别明显波浪变形造成的建造质量差和不美观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铝合金带筋板,包括板条和加强筋,所述板条与加强筋呈T形结构,所述T形结构为挤压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包括腹板和双球头,所述腹板的下端与板条之间采用第一圆孤过渡连接,上端连接所述双球头。

优选的,所述双球头的顶部为平面。

更优化的,所述双球头与腹板之间采用第二圆孤过渡连接。

优选的,所述条板厚度为3mm~8mm、宽度为250mm~400mm,所述腹板高度为35mm~100mm、厚度为3mm~6mm,所述双球头宽度为18mm~44mm、厚度为5mm~8mm。

所述第一圆弧长度为3mm~6mm。

所述第二圆弧长度为9mm~22mm。

所述双球头侧面与顶面的过度圆弧长度为1.5mm~3mm。

若干剖面形状相同的铝合金板条通过板条焊接组合成所需求样式的带筋板组合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铝合金带筋板的加强筋球头的剖面形状有良好的曲率半径,在同等截面面积中本专利剖面模数更优化,同时铝合金加强筋及板条的挤压成型方便,并在供货厂家组合成所需要的宽度,可以明显的减少建造厂氩弧焊焊接工作量,所以可以减少传统焊接工艺造成的明显变形,能较好保证船舶的建造质量,且有利于船舶美观。

铝合金带筋板可以在供货厂家加工成所需的宽度,节约船厂工人的焊接工作量,减小了工人的工作强度,缩短建造周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某一规格双头铝合金带筋板的横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铝合金带筋板府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筋板条组合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上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铝合金带筋板,包括板条1和加强筋5,均为铝合金材质,板条1与加强筋5呈T形结构,T形结构为挤压成型。加强筋包括腹板6和双球头2,腹板6的下端与板条1之间采用第一圆孤r3过渡连接,上端通过第二圆孤r1过渡连接双球头。双球头2的顶部为平面。条板厚度为3mm~8mm、宽度为250mm~400mm,腹板高度h为35mm~100mm、厚度t1为3mm~6mm,双球头宽度b为18mm~44mm、厚度t2为5mm~8mm。第一圆弧r3长度为3mm~6mm。第二圆弧r1长度为9mm~22mm。双球头侧面与顶面的过度圆弧长度r2为1.5mm~3mm。

具体实施如图2和图3所示实例为:板条1、双头加强筋2通过挤压机整体挤压成型铝合金带筋板,铝合金带筋板之间通过板条1焊接形成4带筋板条组合体。

由上看出,铝合金带筋板的加强筋球头的剖面形状有良好的曲率半径,在同等截面面积中本专利剖面模数更优化,同时铝合金加强筋及板条的挤压成型方便,并在供货厂家组合成所需要的宽度,可以明显的减少建造厂氩弧焊焊接工作量,所以可以减少传统焊接工艺造成的明显变形,能较好保证船舶的建造质量,且有利于船舶美观。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