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伸缩式推进器及具有伸缩式推进器的无人船。
背景技术:
现有无人船的推进器通常为固定式,由于推进器一直处于使用状态,所述推进器展开的位于所述无人船的两侧,从而使得所述无人船船体体积较大,不美观且存放与携带不便,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现有的改进方案之一是设置一种内置式无人船推进器,该推进器设置于所述无人船船舱内部,但是,这种设置方式仅限于个别小型无人船,一旦无人船体积增大,对于船舱的设计要求就比较高,而且由于推进器的动力需求也较大,这样推进器设置于船舱内部不便于排水。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便于携带的可伸缩式推进器无人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伸缩式推进器及无人船,以解决现有无人船推进器位置固定、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伸缩式推进系统,包含:第一推进器,设置在船体一侧;第二推进器,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船体的另一侧;可伸缩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推进器和所述第二推进器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推进器和所述第二推进器伸缩运动;其中所述可伸缩结构采用齿带传动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可伸缩结构包括:电机;主动轮,通过驱动轴与所述电机相连;从动轮,通过齿带与所述主动轮连接,并在主动轮的转动下转动;第一支架,沿所述第一推进器垂直方向延伸;第一锁紧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延伸末端,锁紧于所述齿带;其中,所述电机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从动轮及所述齿带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带动所述第一推进器自动缩回;所述电机沿第二方向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带动所述第一推进器自动伸开。
进一步的,所述可伸缩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一轴承孔,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孔与所述主动轮锁死;第二轴承孔,从动轴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孔与所述从动轮锁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张紧轮,紧贴所述齿带下边,以调整所述齿带的张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紧块包括沿所述第一支架延伸的第一面以及与所述齿带啮合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通过螺钉紧固于所述齿带两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支架,沿所述第二推进器垂直方向延伸;第二锁紧块,位于所述第三支架的延伸末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滑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之间,包括:滑道母件;第一滑道子件,沿所述第一推进器垂直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滑道母件内滑动;第二滑道子件,沿所述第二推进器垂直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滑道母件内滑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滑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之间,包括:滑道母件,沿所述第一推进器或第二推进器垂直方向延伸;滑道子件,沿所述第二推进器或第一推进器垂直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滑道母件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用于当所述推进系统缩回或打开时固定其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船,包括无人船本体以及至少一个如上任一所述的伸缩式推进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滑道母件固定于所述无人船本体的底部,所述滑道子件固定于推进器上;所述电机支架固定于所述无人船本体的底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推进器及无人船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电机或手动控制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以及齿带的转动,通过将推进器固定于所述齿带,从而使得推进器可以获得伸缩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定位组件,使得所述推进器可以在使用时处于打开位置,在闲置时处于关闭位置,从而使得无人船在关闭时,结构简单,便于存储、运输。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可以仅仅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就可以实现推进器的伸缩,甚至可以实现随时停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当然,所述推进器的打开和关闭也可以手动推进实现,整个无人船结构简洁、智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缩式推进器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缩式推进器的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缩式推进器的打开状态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缩式推进器滑动机构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缩式推进器弹性限位件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缩式推进器弹性限位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a)(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人船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a)(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人船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XXX,但这些XXX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XXX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X,类似地,第二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一XXX。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结合图1-图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伸缩式推进系统,包含:驱动系统1,包括:电机11;主动轮 12,通过驱动轴13与所述电机11相连;从动轮14,通过齿带15与所述主动轮12连接,并在主动轮12的转动下转动;第一推进器2,包括:第一支架21,沿所述第一推进器2垂直方向延伸;第一锁紧块22,位于所述第一支架 21的延伸末端,锁紧于所述齿带;其中,所述电机1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主动轮12带动所述从动轮14及所述齿带15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支架21带动所述第一推进器2自动缩回;所述电机11沿第二方向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一支架21带动所述第一推进器2自动伸开。
其中,所述电机11通过遥控装置实现启停、正转、反正等操作。主动轮 12安装于电机11上,并采用顶丝与驱动轴13锁紧,使其不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锁紧块22与所述齿带的齿距相同,二者稳定咬合在一起。所述第一锁紧块22上的齿痕沿所述第一锁紧块22横向平行延伸,且间距相同,优选,该齿痕具有一定的深度,以保证与所述齿带的啮合。齿的形状可以为V型或梯形。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不同,分别可以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系统1还包括:第二支架16,所述第二支架16包括:第一轴承孔17,所述驱动轴13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孔17与所述主动轮12锁死;第二轴承孔18,从动轴19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孔18与所述从动轮14锁死。第一轴承孔17、第二轴承孔18通过一体成型压制于所述第二支架16,并保证主从动轮的顺畅转动。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支架16还包括:张紧轮110,紧贴所述齿带15下边,以调整所述齿带15的张紧力。张紧轮110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块22包括沿所述第一支架21延伸的第一面221 以及与所述齿带15啮合的第二面222,所述第一面221与所述第二面222通过螺钉紧固于所述齿带15两侧。所述第一面221可以为第一支架21的延伸面,也可以为后接面。第二面222为可分离的独立部件,可通过螺钉拆卸。
还包括:第二推进器3,包括:第三支架,沿所述第二推进器3垂直方向延伸;第二锁紧块,位于所述第三支架的延伸末端。所述第二锁紧块可以锁止于上述齿带,与所述第一推进器2使用同一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与所述第二推进器镜像的使用另一套独立的驱动机构,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图3所示,优选的,推进系统还包括:滑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推进器2和第二推进器3之间,包括:滑道母件41;第一滑道子件42,沿所述第一推进器2垂直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滑道母件41内滑动;第二滑道子件,沿所述第二推进器3垂直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滑道母件41内滑动。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推进系统还包括:滑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推进器2和第二推进器3之间,包括:滑道母件41,沿所述第一推进器2垂直方向延伸;滑道子件42,沿所述第二推进器3垂直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滑道母件41内滑动。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推进系统还包括:滑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推进器2和第二推进器3之间,包括:滑道母件41,沿所述第二推进器3垂直方向延伸;滑道子件42,沿所述第一推进器2垂直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滑道母件41内滑动。
另外,所述驱动系统1包括电机支架111,所述电机11固定于所述电机支架111。
如图4-6所示,优选的,所述滑轨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44,用于当所述推进系统缩回和/或打开时固定其相对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如图3-5所示,所述限位组件44为弹性限位件,具体可以包括:外壳441;弹性元件442,位于所述外壳441内;滚珠443,通过所述弹性元件442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外壳441一端。所述外壳441包括底板444,其可以在所述外壳441底部一定距离内移动。具体的,所述外壳 441为圆柱形,所述底板444外侧具有一字型或十字型旋槽445,通过旋转所述旋槽445使所述底板444在所述外壳441底部一定距离内移动。所述滚珠 443可以为半球形或球冠型结构,以能够顺滑的在限位孔内卡止与脱离为宜。所述弹性元件442优选为螺旋形弹簧或Z型弹片,其一端连接所述滚珠443,另一端连接底板444,当通过螺丝刀旋转所述一字型或十字型旋槽445,使得所述底板444在外壳441底部移动时,可以压缩或释放弹性元件442,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推进器的卡止牢固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图1或2所示,所述推进器还包括推进舱、传动轴5和螺旋桨6;所述推进舱内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通过传动轴 5与螺旋桨6连接。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实施例,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船,包括无人船本体以及至少一个如上任一所述的伸缩式推进器。所述无人船的其余结构并非本实用新型重点,可以省略介绍。
其中优选的结构,所述滑道母件41固定于所述无人船本体的底部;所述电机支架111固定于所述无人船本体的底部。可以通过螺丝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优选的,包括两个所述伸缩式推进器,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无人船底部两侧。两个推进器可采用联动结构,即推拉其中一个,另一个就会跟着一起做相同移动。当然,推动方式可以采用手动或电动,当采用收到方式进行伸缩时,只需要去掉电机,手动驱动齿轮即可,从而实现伸缩运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推进器及无人船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电机或手动控制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以及齿带的转动,通过将推进器固定于所述齿带,从而使得推进器可以获得伸缩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定位组件,使得所述推进器可以在使用时处于打开位置,在闲置时处于关闭位置,从而使得无人船在关闭时,结构简单,便于存储、运输。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可以仅仅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就可以实现推进器的伸缩,甚至可以实现随时停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当然,所述推进器的打开和关闭也可以手动推进实现,整个无人船结构简洁、智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1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