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漩涡防护易逃生的船舶掩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9283发布日期:2019-04-05 23:1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流漩涡防护易逃生的船舶掩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船舶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河流漩涡防护易逃生的船舶掩门。



背景技术:

目前的船舶行驶的水域越来越广泛了,便于人们生活使用,其中便有河流,其河流较为湍急,所以所适用于河流的船舶发动机也得相对于较强一点,由于河流的特性,经常会出现急流与漩涡。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船舶掩门门框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1.当行驶在河流上的船舶来不及避开漩涡,将被一同卷入,如果躲进船舶掩门内,由于其门禁不起外部水的压强,从而被损坏,造成生命危险。

2.如果门的安全性能提高了,能够挡住外部的水压时,处于内部的人在准备好逃生物品时,也较难在将其封闭住的门,通过压强将其打开。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河流漩涡防护易逃生的船舶掩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当行驶在河流上的船舶来不及避开漩涡,将被一同卷入,如果躲进船舶掩门内,由于其门禁不起外部水的压强,从而被损坏,造成生命危险,如果门的安全性能提高了,能够挡住外部的水压时,处于内部的人在准备好逃生物品时,也较难在将其封闭住的门,通过压强将其打开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河流漩涡防护易逃生的船舶掩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结构包括压强船舶掩门、密封摩擦层、加粗把手、硬固座、密封顶盖。

所述压强船舶掩门垂直安装于密封摩擦层与加粗把手之间,所述硬固座设有两个且焊接于压强船舶掩门外表面,所述加粗把手两端贯穿于硬固座内部,所述密封摩擦层与密封顶盖相互平行,所述加粗把手通过硬固座与压强船舶掩门相连接。

所述压强船舶掩门包括缠绕内层、推力倒钩、稳固受力装置、大面施压固定装置,所述大面施压固定装置左端与缠绕内层右端相连接且相互平行,所述推力倒钩底端焊接于缠绕内层顶端,所述推力倒钩内槽啮合有稳固受力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面施压固定装置包括省力推动柱、密封气格、推出大面固定杆、半封闭壳、移动堵塞层、受力杆、开口槽,所述省力推动柱右端嵌入于密封气格内槽且活动连接,所述密封气格设有两个且贯穿有推出大面固定杆,所述受力杆嵌入于半封闭壳内部,所述移动堵塞层位于开口槽正上方,所述受力杆贯穿于开口槽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受力杆左端与移动堵塞层相焊接,所述受力杆为工字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省力推动柱包括衔接安装槽口、滑动柱、省力间隔柱、加厚封闭环,所述加厚封闭环套设于省力间隔柱外表面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省力间隔柱顶部与滑动柱底端相焊接,所述衔接安装槽口位于滑动柱顶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省力间隔柱为漏斗型结构,所述衔接安装槽口为圆环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出大面固定杆包括防滑顶板、气推套柱、气推软护口、待气格,所述防滑顶板右端与气推套柱左端相连接,所述气推软护口设有两个且嵌入于待气格上下两端,所述气推套柱为渐变套管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固受力装置包括固定档体、钩头、受力主轴、外露头、卡勾,所述卡勾位于固定档体上方,所述钩头与外露头相焊接,所述钩头缠绕于受力主轴外表面,所述卡勾焊接于外露头右端表面,所述卡勾为鹰钩结构,所述外露头为不规则球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缠绕内层包括固定块、加固层,所述固定块缠绕于加固层外表面且相互交叉,所述加固层与固定块的结构大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当船舶被卷入水底时,水底的压强将推动缠绕内层,其内部的固定块与加固层的结构是为了防止其散架,使其更为牢固,当缠绕内层往内推动时,滑动柱将对密封气格内部的气体进行挤压,使得推出大面固定杆内部的气推套柱往外推出,抵在缠绕内层内面,同时推力倒钩将勾住外露头,有卡勾与固定档体的配合,防止其继续往内移动,如果一个外露头断裂,还有两个备用的,防止其掩门被破坏卷走。

2.当船舶已经沉底时,外面也风平浪静,受害人在里面穿好原先准备好的救生物品,在通过外界的力将其受力杆往内挤压,使得移动堵塞层将内部原本挤压的气体进行释放,防滑顶板将对其缠绕内层失去推力,使得外部的水将缠绕内层往内推动,门将打开,使其能够顺利的逃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河流漩涡防护易逃生的船舶掩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压强船舶掩门的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大面施压固定装置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省力推动柱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推出大面固定杆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稳固受力装置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缠绕内层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压强船舶掩门-1、密封摩擦层-2、加粗把手-3、硬固座-4、密封顶盖-5、缠绕内层-11、推力倒钩-12、稳固受力装置-13、大面施压固定装置-14、省力推动柱-141、密封气格-142、推出大面固定杆-143、半封闭壳-144、移动堵塞层-145、受力杆-146、开口槽-147、衔接安装槽口-1411、滑动柱-1412、省力间隔柱-1413、加厚封闭环-1414、防滑顶板-1431、气推套柱-1432、气推软护口-1433、待气格-1434、固定档体-131、钩头-132、受力主轴-133、外露头-134、卡勾-135、固定块-111、加固层-1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流漩涡防护易逃生的船舶掩门,其结构包括压强船舶掩门1、密封摩擦层2、加粗把手3、硬固座4、密封顶盖5。

所述压强船舶掩门1垂直安装于密封摩擦层2与加粗把手3之间,所述硬固座4设有两个且焊接于压强船舶掩门1外表面,所述加粗把手3两端贯穿于硬固座4内部,所述密封摩擦层2与密封顶盖5相互平行,所述加粗把手3通过硬固座4与压强船舶掩门1相连接。

所述压强船舶掩门1包括缠绕内层11、推力倒钩12、稳固受力装置13、大面施压固定装置14,所述大面施压固定装置14左端与缠绕内层11右端相连接且相互平行,所述推力倒钩12底端焊接于缠绕内层11顶端,所述推力倒钩12内槽啮合有稳固受力装置13。

其中,所述大面施压固定装置14包括省力推动柱141、密封气格142、推出大面固定杆143、半封闭壳144、移动堵塞层145、受力杆146、开口槽147,所述省力推动柱141右端嵌入于密封气格142内槽且活动连接,所述密封气格142设有两个且贯穿有推出大面固定杆143,所述受力杆146嵌入于半封闭壳144内部,所述移动堵塞层145位于开口槽147正上方,所述受力杆146贯穿于开口槽147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受力杆146左端与移动堵塞层145相焊接,所述受力杆146为工字体结构,所述省力推动柱141在受力时将挤入密封气格142内部,使得内部的推出大面固定杆143顺势受力,其受力杆146是在后续安全时,需逃出,将其往内挤压,使得移动堵塞层145将下方的密封气格142内部的气体释放,使得推出大面固定杆143回位,即可。

其中,所述省力推动柱141包括衔接安装槽口1411、滑动柱1412、省力间隔柱1413、加厚封闭环1414,所述加厚封闭环1414套设于省力间隔柱1413外表面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省力间隔柱1413顶部与滑动柱1412底端相焊接,所述衔接安装槽口1411位于滑动柱1412顶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省力间隔柱1413为漏斗型结构,所述衔接安装槽口1411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滑动柱1412推动的同时,由省力间隔柱1413来辅助其不会完全的堵死,能够顺利的移动,其加厚封闭环1414在移动的时候来隔绝两侧的空间,使其不会混淆,或者串通。

其中,所述推出大面固定杆143包括防滑顶板1431、气推套柱1432、气推软护口1433、待气格1434,所述防滑顶板1431右端与气推套柱1432左端相连接,所述气推软护口1433设有两个且嵌入于待气格1434上下两端,所述气推套柱1432为渐变套管结构,所述待气格1434将气体推至气推套柱1432时,其将一层一层的由大到小的展开,其形状是为了方便收缩时节省空间,当其气推套柱1432回缩时,会将多余的气体通过气推软护口1433挤出,原本内部该有的气体分量还是留在内部。

其中,所述稳固受力装置13包括固定档体131、钩头132、受力主轴133、外露头134、卡勾135,所述卡勾135位于固定档体131上方,所述钩头132与外露头134相焊接,所述钩头132缠绕于受力主轴133外表面,所述卡勾135焊接于外露头134右端表面,所述卡勾135为鹰钩结构,所述外露头134为不规则球体结构,所述外露头134受力被拖动时,由卡勾135卡于固定档体131上,使其阻力更大,防止其外露头134突然被掰动,如果外露头134断裂时,其钩头132能够辅助其进行缓冲,钩至下一个外露头134备用。

其中,所述缠绕内层11包括固定块111、加固层112,所述固定块111缠绕于加固层112外表面且相互交叉,所述加固层112与固定块111的结构大小相同,所述固定块111外部缠绕的加固层112是为了巩固,防止被晃动破碎,加厚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当船舶被卷入水底时,水底压强的力将推动缠绕内层11,其内部的固定块111与加固层112的结构是为了防止其晃动或者散架,使其更为牢固,缠绕内层11被往内推动时,与其相连接的衔接安装槽口1411将通过滑动柱1412,推动省力间隔柱1413与加厚封闭环1414将密封气格142内部的气体进行挤压,使得推出大面固定杆143内部待气格1434的气体过盈,从而将气推套柱1432往外推出,渐变推出,使其防滑顶板1431能够大面积的抵在缠绕内层11内面,同时推力倒钩12将勾住外露头134,外露头134受力被推动,由安装在外表面的卡勾135卡于固定档体131上,使其对推动的阻力扩散,防止其外露头134突然受力不均,如果外露头134断裂时,其钩头132能够辅助其进行缓冲,钩至下一个外露头134备用,一齐并用,防止其掩门被破坏卷走,当船沉底时,外面也安全了,受害人在里面穿好原先便有准备好的救生物品,在通过外界的力将其受力杆146往内推动,其将带动移动堵塞层145将内部,使得移动堵塞层145将下方的密封气格142内部的气体释放,使得推出大面固定杆143回位,即可,门将打开,使其能够顺利的逃出。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