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建筑领域,尤指一种海上平台。
背景技术:
海上平台包括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上石油生产平台、生活平台、海上储油平台、海上作业平台等。这些平台在寿命周期内,离不开各种船舶的作业支持,诸如货物装卸、供应、平台人员倒班、应急撤离与救助、协助平台维修、穿梭油轮进行货油装卸等。在这些作业过程中,均涉及到人员从船舶到平台或从平台到船舶的登乘问题,保障人员登乘作业。
目前,工作人员从船舶与平台间的登乘一般有两种解决方式,第一种是用甲板吊机配合吊笼的方式,这种方式只能解决少数人临时性的转移需求,且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隐患;另一种是将平台降至水面位置,虽然可以解决大批人一起上下平台的问题,但由于平台的升降速度较低,这种方式会耗费大量时间,频繁使用更会严重影响升降系统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平台的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平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吊机吊笼装载人员较少的问题,增加了海上平台的装载效率,增加了海上平台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中的漂浮平台相对于主体较小,升降装置控制漂浮平台的升降速度较快,增加了海上平台的人员装载效率,增加了海上平台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上平台,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多个桩腿,多个所述桩腿沿垂直于所述主体的方向设置在所述主体上;船舶系统,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包括至少一个船体;登船系统,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登船系统包括漂浮平台,所述登船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漂浮平台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漂浮平台上升至上端时,所述漂浮平台的上侧与所述主体的上侧平齐。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登船系统的设置,登船系统内的升降装置能够控制漂浮平台上升或者下降,且漂浮平台上能够装载大量的人员,升降装置继而能够控制大量的人员上升或者下降,一方面,解决了吊机吊笼装载人员较少的问题,增加了海上平台的装载效率,增加了海上平台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海上平台相对于主体较小,升降装置控制漂浮平台的升降速度较快,增加了海上平台的人员装载效率,增加了海上平台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轨道,所述升降轨道沿垂直于所述主体的方向设置;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轨道沿其长度方向升降;所述漂浮平台设置在所述升降轨道上。
本技术方案中,升降轨道沿垂直于主体的方向设置时,升降轨道呈水平状态,升降机构能够直接控制升降轨道内的链条或是齿轮等,控制漂浮平台上升或下降,实现了人员的升降。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限位台,所述限位台设置在所述升降轨道的下端;所述漂浮平台上开设有用于升降轨道穿过的升降孔,所述升降轨道穿设在所述升降孔内,所述限位台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升降孔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限位台的设置,当升降机构向上动作时,限位台能够抵接在漂浮平台的下侧,即可升降轨道能够带动漂浮平台上升;而当升降机构向下动作时,限位台下降,漂浮平台能够跟随限位台下降,当限位台下降至海面下方时,漂浮平台能够漂浮在海面上,减小了漂浮平台下沉至海内的可能,便于漂浮平台上的人员进入船体内。
进一步,所述升降轨道的外壁上设有齿条,所述漂浮平台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本技术方案中,啮合的齿条与齿轮增加了升降轨道与漂浮平台之间的约束,减小了漂浮平台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晃动的可能,增加了漂浮平台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漂浮平台上设有控制电机,所述齿轮通过所述控制电机控制其转动。
本技术方案中,控制电机能够控制齿轮转动,并控制漂浮平台相对于升降轨道的位置,便于调节漂浮平台的高度,便于漂浮平台上的人员进入船体内。
进一步,所述登船系统还包括:电梯轨道,所述电梯轨道沿垂直于所述主体的方向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电梯轿厢,设置在所述电梯轨道内;电梯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电梯轿厢沿电梯轨道的长度方向运动。
本技术方案中,当登船人员或下船人员较少时,通过电梯轿厢的设置,人员可以从电梯内进入或离开主体,电梯的升降速度较快,且资源使用较少,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进一步,所述主体内设有存储仓库。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存储仓库的设置,增大了海上平台的存储能力,继而增加了海上平台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主体上还设有多个机坪,多个所述机坪分离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机坪的设置,增加了海上平台能够停放的直升机的数量,增加了海上平台与陆地之间的交通能力,继而增加了海上平台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主体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机库,所述机库设置在所述主体远离海面的一侧。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机库的设置,便于直升机能够直接停放在海上平台上,减小了由于阴雨天直升机难以在海上平台停放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主体上设有加油罐,所述加油罐设置在多个所述机坪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加油罐的设置,便于直升机在海上平台上直接加油,减小了直升机在飞行途中油量不足的可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上平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吊机吊笼装载人员较少的问题,增加了海上平台的装载效率,增加了海上平台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中的漂浮平台相对于主体较小,升降装置控制漂浮平台的升降速度较快,增加了海上平台的人员装载效率,增加了海上平台的安全性能。
2、通过限位台的设置,当限位台下降至海面下方时,漂浮平台能够漂浮在海面上,减小了漂浮平台下沉至海内的可能,便于漂浮平台上的人员进入船体内。
3、啮合的齿条与齿轮增加了升降轨道与漂浮平台之间的约束,减小了漂浮平台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晃动的可能,增加了漂浮平台的稳定性。
4、当登船人员或下船人员较少时,通过电梯轿厢的设置,人员可以从电梯内进入或离开主体,电梯的升降速度较快,且资源使用较少,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5、通过直升机机坪、机库和加油罐的设置,增加了海上平台与陆地之间的交通能力,继而增加了海上平台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海上平台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海上平台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海上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10.主体,20.桩腿,21.桩靴,30.船舶系统,31.船体,32.收卷装置,40.登船系统,41.漂浮平台,411.升降孔,412.齿轮,42.升降装置,421.升降轨道,422.限位台,423.齿条,43.控制电机,441.电梯轨道,442.电梯轿厢,45.登船台,50.生活设施,51.阳光房,60.机坪,61.机库,62.加油罐,63.直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海上平台,包括主体10,主体10上设有多个桩腿20,在本实施例中,桩腿20选取为三个,三个桩腿20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且三个桩腿20竖直穿设在主体10上,主体10上还设有三个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主体10能够通过三个驱动装置安装在桩腿20上,三个驱动装置同时运动能够驱动平台稳定地沿着桩腿20的长度方向上下运动。进一步,桩腿20的下端设有桩靴21,通过桩靴21的设置,增加了桩腿20与海底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桩腿20晃动的可能,继而减小了主体10晃动的可能,增加了海上平台的稳定性。
主体10上设有船舶系统30,船舶系统30内设有至少一个船体31,在本实施例中选取为两个;船舶系统30还包括收卷装置32,收卷装置32能够通过缆绳吊起或放下船体31。通过收卷装置32能够直接将船体31固定在不同的位置,并在需要使用时,再将船体31放下使用,便于船体31进入固定状态下的海上平台内。
主体10上还设有登船系统40,设置在主体10上,登船系统40包括漂浮平台41和用于驱动漂浮平台41升降的升降装置42;具体地,升降装置42包括固定在主体10上的固定支架(图中未示出),固定支架内设有竖直方向的升降轨道421,升降轨道421内设有设有升降机构422,升降机构422能够用于驱动升降轨道421沿其长度方向上下升降,漂浮平台41能够跟随升降轨道421上下运动;当升降机构422带动漂浮平台41上升至最上端时,漂浮平台41的上侧能够与主体10的上侧平齐。优选地,漂浮平台41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漂浮平台41重力及海水的浮力下能够漂浮在海面上。
针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42还包括设置在升降轨道421下端的限位台422;漂浮平台41上开设有用于升降轨道421穿过的升降孔411,升降轨道421穿设在升降孔411内,限位台422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升降孔411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漂浮平台41的下侧能够抵接在限位台422上,当升降机构422带动升降轨道421向上运动时,抵接在漂浮平台41上的限位台422能够带动漂浮平台41向上运动;而当升降机构422带动升降轨道421向下运动时,且漂浮平台41在海面上侧时,漂浮平台41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跟随限位台422向下运动,而当限位台422继续向下运动时,漂浮平台41在海水的浮力作用下漂浮在海面上。
针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本实施例中,升降轨道421的外壁上设有齿条423,漂浮平台41上设有与齿条423啮合的齿轮412,齿轮412与齿条423的啮合,减小了升降轨道421与漂浮平台41之间晃动的可能,增加了漂浮平台41的稳定性。进一步,升降平台上设有控制电机43,齿轮412通过所述控制电机43控制其转动,控制电机43运动能够带动漂浮平台41上下小幅度运动,实现漂浮在海面上的漂浮平台41上下位置的微调。进一步,漂浮平台41上还设有登船台45,便于漂浮平台41上的人员位于不同的高度,使得漂浮平台41上的人员能够进入不同高度的船体31内,增加了漂浮平台41的使用范围。
针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本实施例中,登船系统40还包括电梯轨道441,电梯轨道441沿垂直于所述主体10的方向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上,即电梯轨道441竖直设置在主体10上;电梯轨道441内设有电梯轿厢442,电梯轿厢442能够在电梯轨道441内上下运动;电梯驱动装置443,用于驱动所述电梯轿厢442沿电梯轨道441的长度方向运动。当登船人员或下船人员较少时,电梯轿厢442能够携带少量人员升降,实现进入或离开主体10的功能,电梯轿厢442的升降速度较快,且资源使用较少,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针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本实施例中,主体10上的中部还设有生活设施50,生活设施50的右侧还设有阳光房51,用于改善海上人员的居住环境。主体10的右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一个机坪60,机坪60能够用于停放直升机63,机坪60的大于直升机63的大小,便于直升机63能够稳定停放在机坪60上;通过多个机坪60的设置,增加了海上平台能够停放的直升机63的数量,增加了海上平台与陆地之间的交通能力,继而增加了海上平台的工作效率。
主体10上还设有一个机库61,机库61设置在主体10的上侧;机库61呈管道状,且机库61的两个端部设置在左侧,且机库61左侧的两个端部还设有开口,便于直升机63停放在机库61内。主体10上还设有加油罐62,加油罐62设置在两个机坪60之间,且加油罐62设置在两个机坪60艏部。通过加油罐的设置,便于直升机在海上平台上直接加油,减小了直升机在飞行途中油量不足的可能。
主体10上还设有存储仓库(图中未示出),存储仓库为自动化集装箱仓库,通过存储仓库的设置,增大了海上平台的存储能力,继而增加了海上平台的工作效率。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