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升降式码头登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5304发布日期:2019-04-30 18:3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升降式码头登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升降式码头登船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停靠码头时,需要搭放登船梯以方便人员上下。这些登船梯有时使用船舶自带的,有时需要码头提供。目前码头提供的登船梯按其是否带动力驱动机构可分为无动力式和带动力式两类,其中无动力式的登船梯,其收放时一般需要使用码头起重设备来实现。这样作业不仅需要搭放登船梯的人员,还需要专业的起重设备操作人员配合,另外对于没有配置起重设备的码头,还需临时使用汽车吊来收放登船梯,因此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效率也比较低。另外目前码头上带动力式的登船装置一般采用固定式或可沿轨道移动式,不方便灵活移动,并且其外形尺寸大,组成结构较为复杂,使用和维修费用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移动升降式码头登船装置,实现码头登船梯的移动、收放和对接,既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可灵活调整升降平台和登船梯的搭放高度,使登船梯使用角度更加平缓,更方便人员上下,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升降式码头登船装置,包括升降平台、液压升降机构、底架、斜梯和登船梯,升降平台设置于底架上,液压升降机构设置于升降平台和底架之间,液压升降机构带动升降平台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升降平台的高度,登船梯与升降平台的一端铰接,登船梯与升降平台之间连接有登船梯变幅液压缸,通过登船梯变幅液压缸调节登船梯俯仰角度,使登船梯与船舶的登船口对接,底架的底部设有车轮(或万向轮),升降平台的一侧设有斜梯,斜梯用于人员上下升降平台。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斜梯的上端与升降平台铰接,斜梯的下端设有脚轮,斜梯通过脚轮与地面接触。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平台、登船梯和斜梯上均设有栏杆。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液压升降机构包括X形机构和平台升降液压缸,平台升降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X形机构和底架连接,平台升降液压缸驱动X形机构上升或下降,带动调节升降平台升降,从而调节登船梯的高度,使登船梯与船舶的登船口对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X形机构包括两根在中部交叉相铰接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的上端与升降平台的底部铰接,第一支杆的下端与底架滑动连接;第二支杆的上端与升降平台的底部滑动连接,第二支杆的下端与底架铰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平台升降液压缸的一端与底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铰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登船梯变幅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平台和登船梯铰接,登船梯变幅液压缸驱动登船梯俯仰,可调节登船梯的俯仰角度。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底架上设有电源装置、电控模块和液压动力单元,液压动力单元与液压升降机构和登船梯变幅液压缸连接,电控模块分别与液压动力单元和电源装置连接,液压动力单元为液压升降机构和和登船梯变幅液压缸提供液压动力,电控模块通过液压动力单元控制液压升降机构升降和和登船梯变幅液压缸伸缩,电源装置提供电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不需使用码头起重设备,最少只需两人就可以实现码头登船梯的移动、收放和对接,既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可灵活调整升降平台和登船梯的搭放高度,使登船梯使用角度更加平缓,更方便人员上下,并可根据使用要求提供不同的平台高度调节范围、登船梯长度等方案,满足不同需求,适用范围广。

2、装置配有电源装置,可为液压动力单元和电控模块供电,使本装置使用更加方便灵活,不必受码头供电设备条件限制;斜梯能根据平台高度调节斜梯倾斜度,并保证斜梯踏步始终水平,方便人员上下升降平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举升状态下移动升降式码头登船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状态下移动升降式码头登船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1-登船梯,2-升降平台,3-X形机构,4-平台升降液压缸,5-底架,6-车轮,7-电源装置,8-电控模块,9-液压动力单元,10-斜梯,11-栏杆,12-登船梯变幅液压缸,13-第一支杆,14-第二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移动升降式码头登船装置,包括升降平台2、液压升降机构、底架5、斜梯10和登船梯1,升降平台2设置于底架5上,升降平台2和底架5之间设有液压升降机构,液压升降机构带动升降平台2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升降平台2的高度,使登船梯1与船舶的登船口对接,登船梯1与升降平台2的一端铰接,并可通过登船梯变幅液压缸12调节登船梯1俯仰角度,使登船梯1与船舶的登船口对接,登船梯1的外端悬置于升降平台2外,底架5的底部设有车轮6(或万向轮),升降平台2的一侧设有斜梯10,斜梯10用于人员上下升降平台2。

进一步地,斜梯10的上端与升降平台2铰接,斜梯10的下端设有脚轮,斜梯10通过脚轮与地面接触。

进一步地,升降平台2、登船梯1和斜梯10上均设有栏杆11。

进一步地,液压升降机构包括X形机构3和平台升降液压缸4,平台升降液压缸4的两端分别与X形机构3和底架5连接,平台升降液压缸4驱动X形机构3上升或下降,带动调节升降平台2升降,从而调节登船梯1的高度,使登船梯1与船舶的登船口对接。

进一步地,X形机构3包括两根在中部交叉相铰接的第一支杆13和第二支杆14,第一支杆13的上端与升降平台2的底部铰接,下端与底架5滑动连接;第二支杆14的上端与升降平台2的底部滑动连接,下端与底架5铰接。

进一步地,平台升降液压缸4的一端与底架5铰接,平台升降液压缸4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杆13或第二支杆14铰接。

进一步地,登船梯变幅液压缸12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平台2和登船梯1铰接,登船梯变幅液压缸12驱动登船梯1俯仰,可调节登船梯1的俯仰角度。

进一步地,底架5上设有电源装置7、电控模块8和液压动力单元9,液压动力单元9与平台升降液压缸4和登船梯变幅液压缸12连接,电控模块8分别与液压动力单元9和电源装置7连接,液压动力单元9为平台升降液压缸4提供液压动力,电控模块8通过液压动力单元9分别控制平台升降液压缸4和登船梯变幅液压缸12伸缩,电源装置7提供电力。

进一步地,斜梯10与升降平台2之间连接有弹簧;在升降平台2下降时弹簧使斜梯10自动靠拢收于升降平台2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为了节约人力和物力,提高登船梯搬运和收放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登船装置,不仅不需使用码头起重设备就能实现自动收放,而且还可以灵活调整登船梯1搭放高度,使登船梯1使用角度更加平缓,更方便人员上下。如图1、图2所示:该装置主要由登船梯1、升降平台2、X形机构3、平台升降液压缸4、底架5、车轮6、电源装置7、电控模块8、液压动力单元9、斜梯10、栏杆11、登船梯变幅液压缸12等组件和部件组成。

登船装置底部设有四个小车轮6,方便移动。

底架5上安装有X形机构3、平台升降液压缸4、电源装置7、电控模块8、液压动力单元9,通过这些组件和部件实现升降平台2升降。

升降平台2上安装有一部斜梯10,方便人员上下升降平台2。

登船梯1的梯架为框架形式,并采用高强度铝型材制作,既可保证梯架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又可减轻重量,方便移动和收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当船舶停泊码头需要登船梯1时,码头保障人员先将该登船装置移动到船舶预定停泊位置附近。

2、当船舶与码头系泊牢固后,码头保障人员将登船装置移到船舶准备搭放登船梯1的登船口处。启动该装置的液压动力单元9和电控模块8,控制液压缸4驱动X形机构3上升,并带动升降平台2和登船梯1升至船上跳板搭放位置高度;然后移动登船装置,使登船梯前端逐渐靠近登船口,到位后就可实现人员通过登船梯1、升降平台2和斜梯10上下船舶。

3、登船梯的撤收与搭放方式相同,过程相反。

综上所述,本移动升降式码头登船装置的梯架采用耐腐蚀、比重轻的高强度铝型材制作,装置下方装有小车轮6,方便移动;登船装置采用电液控制方式驱动运动机构,实现平台平稳灵活地升降;升降平台的斜梯能根据平台高度调节斜度,并保证斜梯踏步始终水平;另外登船装置自带电源,可为液压动力单元和电控模块供电,不必受码头供电设备条件限制。

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