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于浮动平台的水下控制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1625发布日期:2019-06-05 23:0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于浮动平台的水下控制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于浮动平台的水下控制房。



背景技术:

浮动平台,是指漂浮在水面可以承受一定重量物体的平台,可以用作浮动码头,停靠中小型船艇,大型需要起重机的货运码头除外;平台也可以作辅助工具维护或维修船舶、艇具及其它水运工具;还可以帮助实施水上作业工程,搭建浮动平台辅助其它机械设备作业;还可以作为水上舞台,进行水上演出。

当浮动平台应用于水秀表演时,常常包括浮架、安装在浮架上的水秀表演部件、安装于浮架并用于控制水秀表演部件运作的控制房。则由于控制房周围都是水,易有水汽通过进口进至控制房内,导致控制房内湿度过高,而控制房内安装有各种电器设备,过高的湿度将影响各种电器部件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浮动平台的水下控制房,通过将控制房设于水下,可对其起到较好的降温作用,而且控制房内的干燥件可降低控制房内的湿度,以使各电器件能正常运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于浮动平台的水下控制房,包括浮架,所述浮架下侧固定有控制房,浮架上固定有连通管道,连通管道下端连通进控制房内,连通管道上端伸出水面,且连通管道伸出水面一端开有用于供操作者爬进连通管道内的进口,进口处设有盖板;控制房内安装有用于对控制房内进行干燥的干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控制房周围都是水,则周围水汽很容易进至控制房内,导致控制房内湿度较高,而干燥件可提高控制房内的干燥程度,降低各电器件故障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房内安装有用于增强控制房内空气流动的引风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风件可带动控制房内空气流动,以提高空气与干燥件的接触频繁程度,从而加快干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房内设有用于检测控制房内湿度从而控制引风件通断电的引风电路,引风电路包括:

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控制房内,用于检测控制房内的湿度,并输出湿度检测值;

比较单元,耦接于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以接收湿度检测值,当湿度检测值大于比较单元的预设值时,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

控制单元,耦接于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以接收比较信号,从而控制引风件的供电回路的通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房内湿度较高时,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湿度检测值大于比较单元的预设值,则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控制单元控制引风件工作。同理,当控制房内的湿度较低时,引风件不工作,则此时也足以保持控制房内的干燥。通过设有引风电路,可在高湿度情况下加快室内湿度的降低,在低湿度情况下,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房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两端均穿出控制房并与控制房密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管可吸收控制房内各部件工作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控制房内的温度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管上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串联于引风件的供电回路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引风件得电工作时,电磁阀得电关闭,即此时,换热管的冷却作用降低,控制房内温度较原先有所升高。目的在于,温度升高之后,控制房内空气中各分子活动更活跃,即空气循环、流动更剧烈,再加上引风件的引风作用,使得控制房内的空气内循环更剧烈,其中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引风机往往不能带动控制房内边角处的空气流动,而控制房内温度上升之后,边角处的空气流动也会更加剧烈,从而整个控制房内的空气内循环更加彻底,干燥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管在控制房内呈蜿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提高换热管在控制房内的接触面积,提高降温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风件的出风口对准于干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控制房内的空气流经干燥件的频率,从而提高干燥件的干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管道的下端设有集液环槽,且集液环槽外周固定在连通管道的内周壁上,集液环槽的底部开有出液孔,出液孔位于干燥件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则部分从进口处流进连通管道内的水可沿着连通管道的管壁下流至集液环槽内,并从出液孔下漏至干燥件上,被干燥件内的干燥剂吸收,从而更为直接的吸收进至控制房内的水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方案中,通过将控制房设于水下,可对其起到较好的降温作用,而且控制房内的干燥件可降低控制房内的湿度,以使各电器件能正常运作;

2、本方案中,通过设有引风电路、引风件、换热管、电磁阀,可自行根据控制房内的湿度,实现快速或低速除湿,即在湿度高时,快速除湿,降低电器件受损的概率;湿度低时,慢速除湿,以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控制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引风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施例二中的控制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浮架;2、控制房;21、换热管;22、引风件;23、干燥件;24、电磁阀;3、连通管道;31、盖板;32、集液环槽;4、引风电路;41、湿度传感器;42、比较单元;43、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安装于浮动平台的水下控制房,参考图1,包括浮架1,浮架1上安装有用于形成水秀的各种部件(图中未示出),浮架1由若干根空心管连接而成。浮架1下侧固定有控制房2,即控制房2位于液面之下,浮架1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连通管道3,连通管道3下端连通进控制房2内,连通管道3上端伸出水面,且连通管道3伸出水面一端开有进口,进口处设有盖板31。水秀表演时,工作人员可开启盖板31,并从进口爬进连通管道3内,最终进至控制房2内。

参考图2,控制房2内设有换热管21,换热管21两端均穿出控制房2,并与控制房2密封连接,则控制房2外的水不易进至控制房2内。控制房2外的水可流过换热管21内,以对换热管21进行冷却,而换热管21可吸收控制房2内各部件工作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控制房2内的温度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降低。而且换热管21在控制房2内呈蜿蜒设置,以提高换热管21在控制房2内的接触面积,提高降温效率。

控制房2内安装有干燥件23,干燥件23用于对控制房2内进行干燥,干燥件23为一个装有干燥剂的箱体,并安装在控制箱顶部靠近连通管道3位置。干燥剂可为吸水树脂或其他具有吸水能力的物质。控制房2内安装有引风件22,引风件22为风扇,引风件22的出风口对准于干燥件23,则引风件22可带动控制房2内空气流动,从而加快干燥。

参考图2和图3,控制房2内设有引风电路4,引风电路4用于检测控制房2内湿度从而控制引风件22通断电,即当控制房2内湿度较大时,引风件22得电工作;当控制房2内湿度较低时,引风件22断电不工作。从而在高湿度情况下加快房内湿度的降低,在低湿度情况下,节省能源。其中引风电路4包括:

湿度传感器41,安装于控制房2内,用于检测控制房2内的湿度,并输出湿度检测值;

比较单元42,耦接于湿度传感器41的输出端以接收湿度检测值,当湿度检测值大于比较单元42的预设值时,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

控制单元43,耦接于比较单元42的输出端以接收比较信号,从而控制引风件22的供电回路的通断。

比较单元42包括比较器A、电阻R1和电阻R2,比较器A的正向端耦接于湿度传感器41的输出端,电阻R1串接于比较器A的反相端与直流电VCC之间,电阻R2串接于比较器A的反相端和地之间,电阻R2两端的电压值即为比较单元42的预设值。

控制单元43包括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续流二极管D1、继电器KM1。

电阻R3的一端耦接于比较器A的输出端,电阻R3的另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4串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与地之间,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1具有线圈和常开触头,继电器KM1的线圈串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直流电VCC之间,继电器KM1的常开触头串接于引风件22的供电回路中,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耦接于直流电VCC。

其中,换热管21上安装有电磁阀24,电磁阀24串联于引风件22的供电回路中。则当引风件22得电工作时,电磁阀24得电关闭,即此时,换热管21的冷却作用降低,控制房2内温度较原先有所升高。目的在于,温度升高之后,控制房2内空气中各分子活动更活跃,即空气循环、流动更剧烈,再加上引风件22的引风作用,使得控制房2内的空气内循环更剧烈,其中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引风件22往往不能带动控制房2内边角处的空气流动,而控制房2内温度上升之后,边角处的空气流动也会更加剧烈,从而整个控制房2内的空气内循环更加彻底,干燥效率更高。

具体实施原理:干燥件23可对控制房2内的空气进行吸湿,从而提高控制房2内的干燥程度,降低水汽对各电器件的不良影响。而且引风电路4可控制引风件22和电磁阀24启闭,从而提高控制房2内空气流动程度,加速空气的干燥。

实施例二:参考图4,与实施例一唯一的区别在于,连通管道3的下端设有集液环槽32,且集液环槽32外周固定在连通管道3的内周壁上,集液环槽32的底部开有出液孔(图中未示出),出液孔(图中未示出)位于干燥件23的上方。则部分从进口处流进连通管道3内的水可沿着连通管道3的管壁下流至集液环槽32内,并从出液孔(图中未示出)下漏至干燥件23上,被干燥件23内的干燥剂吸收,从而更为直接的吸收进至控制房2内的水分。

具体实施原理:同实施例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