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碳纤维螺旋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2813发布日期:2019-08-16 22:08阅读:1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用碳纤维螺旋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船舶用碳纤维螺旋桨。



背景技术:

船舶推进器是推动船舶前进的机构,它是将自然力、人力或机械能转换成船舶推力的能量转换器。船舶推进器按作用方式可分为主动式和反应式两类,依靠人力或风力驱船前进的纤帆为主动式推进器,依靠桨、橹、明轮、螺旋桨驱船前进的为反应式推进器。现代的运输船舶大多采用反应式推进器,其中以螺旋桨应用最为广泛。螺旋桨是一种可在空气或水中转动,并能够将电机的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设备,在轮船中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螺旋桨一般都由不锈钢材质制造而成,螺旋桨重量较大,且螺旋桨存在性能较低、振动高、噪音大、声阻尼性能较差的缺点,影响了螺旋桨的使用效果。由于螺旋桨一般体积和重量都很大,在进行搬运时,通常会在螺旋桨的轮毂上开设螺纹孔,然后将带有吊环的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在吊运螺旋桨时,只需将吊钩穿过吊环即可,而由于吊环通常位于螺旋桨轮毂正上方的中心位置,因此吊运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而且吊环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船舶用碳纤维螺旋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用碳纤维螺旋桨,包括螺旋桨叶主体,所述螺旋桨叶主体包括浆毂,浆毂的圆周中部开设有主轴孔,其圆周外侧边等距离焊接有三个桨叶片结构,且三个桨叶片结构的桨叶片边缘处到叶根处厚度依次递增;所述浆毂外侧边的中部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桨叶片结构之间,调节槽为一后端封闭,前端开口朝向浆毂外侧的半封闭腔体,调节槽内设置有调节块,调节块远离调节槽后端的一侧固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伸出调节槽外,其顶端固定焊接有起吊环;所述调节块靠近调节槽后端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装置,弹性装置包括底筒,底筒外套接有弹簧,其内伸出有顶杆,顶杆可沿底筒筒腔前后移动,其顶端与调节块固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桨叶片结构外表覆盖有保护层,保护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金属合金层、耐腐蚀层以及碳纤维层,且碳纤维层的厚度大于金属合金层与耐腐蚀层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浆毂靠近主轴孔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竖直连通调节槽,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底端正对调节杆,其顶端固接限位杆,限位杆顶部沿与调节杆垂直方向向上延伸并穿过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调节块可在调节槽槽腔内前后滑动,其靠近调节槽槽壁的两侧边设置有橡胶缓冲垫,橡胶缓冲垫起缓冲作用,避免调节块在调节槽中滑动速度过快突然撞击弹性装置而变形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限位块与调节块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成本适中,性能稳定,可以有效增加旋桨叶片的强度性能,避免其产生形变,提高螺旋桨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螺旋桨在运输或安装时吊运,提高了螺旋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浆毂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螺旋桨叶主体;2、浆毂;21、主轴孔;3、桨叶片结构;31、金属合金层; 32、耐腐蚀层;33、碳纤维层;4、调节槽;41、调节块;411、橡胶缓冲垫;42、调节杆;43、起吊环;44、弹性装置;441、底筒;442、弹簧;443、顶杆;5、限位槽;51、限位块;52、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用碳纤维螺旋桨,包括螺旋桨叶主体1,所述螺旋桨叶主体1包括浆毂2,浆毂2的圆周中部开设有主轴孔21,其圆周外侧边等距离焊接有三个桨叶片结构3,且三个桨叶片结构3的桨叶片边缘处到叶根处厚度依次递增;所述浆毂2外侧边的中部开设有调节槽4,调节槽4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桨叶片结构3 之间,调节槽4为一后端封闭,前端开口朝向浆毂2外侧的半封闭腔体,调节槽4内设置有调节块41,调节块41远离调节槽4后端的一侧固接有调节杆42,调节杆42伸出调节槽4外,其顶端固定焊接有起吊环43;所述调节块41靠近调节槽4后端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装置44,弹性装置44包括底筒441,底筒441外套接有弹簧442,其内伸出有顶杆443,顶杆443可沿底筒441筒腔前后移动,其顶端与调节块41固接。

桨叶片结构3外表覆盖有保护层,保护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金属合金层31、耐腐蚀层32以及碳纤维层33,且碳纤维层33的厚度大于金属合金层31与耐腐蚀层32的厚度。

浆毂2靠近主轴孔21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竖直连通调节槽4,限位槽5内设置有限位块51,限位块51底端正对调节杆42,其顶端固接限位杆52,限位杆52顶部沿与调节杆42垂直方向向上延伸并穿过限位槽5。

调节块41可在调节槽4槽腔内前后滑动,其靠近调节槽4槽壁的两侧边设置有橡胶缓冲垫411。

限位块51与调节块41相配合。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桨叶片结构3外表覆盖有保护层,保护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金属合金层31、耐腐蚀层32以及碳纤维层33,且碳纤维层33的厚度大于金属合金层31 与耐腐蚀层32的厚度,保护层可以有效增加旋桨叶片的强度性能,避免其产生形变,提高螺旋桨的使用寿命。

起吊环43与调节杆42在不使用时被隐藏在调节槽4内,调节杆42前端的调节块41被限位块51限位固定;当需要吊运螺旋桨时,使用者沿限位槽5竖直向上方向抽出限位杆52,限位块51随限位杆52向上移动并与调节块41分离,没有了限位块51的限位束缚,调节块 41后端的弹性装置44推动调节块41沿槽壁向调节槽4前端移动,并使调节杆42前端设置的起吊环43伸出调节槽4,使用者可以将吊钩放入起吊环43上,由于调节槽4设置有两个,且每个调节槽4内均设置有调节杆42与起吊环43,两个起吊环43能够保障螺旋桨吊起时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常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