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1175发布日期:2020-04-17 17:0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产品,尤其是涉及一种能保证浮球密封管口的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潜水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以水下活动为主要内容,是一种能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目的的休闲运动,广为大众所喜爱。现在的潜水呼吸器根据呼吸模式主要分为咬嘴式呼吸和全面罩呼吸两种方式,采用全面罩呼吸方式,由于全面罩紧贴潜水员的面部,并通过通气接口进行通气,因此能够提高水下呼吸的舒适性,这二种方式都会有一用二进气的呼吸管。为了在海浪过大或者潜水过深时防止水从吸气管进入,会在呼吸管前端的进气腔设置有浮球,一般潜水者在水中浮潜时,潜入水中后,当呼吸管的进气腔部分沉到水面下时,浮球会封住进气口,不让外面的水进入。但是在进气腔倾斜进入水下时,浮球倾斜上浮的,浮球的球心无法正对进气口的圆心,浮球无法贴合换气口表面,在刚进入水下时会有漏水风险。且当换气口表面与平滑的浮球球面贴合时,在水作用下对浮球会有粘性吸力,当进气腔伸出水面浮球在失去浮力时无法掉落,不能及时打开换气口,使使用者有窒息和溺水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浮球密封管口的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呼吸管上方的有排水孔的进气腔,所述进气腔上方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连通呼吸管的胶体管口,所述进气腔内活动设置有一浮球,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胶体管口的直径,所述胶体管口向内延伸有一防水性凸起圈。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胶体管口内壁通过一圈弹性连接片连接防水性凸起圈,所述弹性连接片的厚度薄于防水性凸起圈。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胶体管口面向浮球的一面为喇叭型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防水性凸起圈面向浮球的一面为扩散型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胶体管口和防水性凸起圈为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胶体管口、弹性连接片和防水性凸起圈为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二个胶体管口,对应各胶体管口分别设置有浮球。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胶体管口和防水性凸起圈为硅胶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防水性凸起圈向内径向延伸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厚度薄于防水性凸起圈。

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胶体管口向内延伸有一防水性凸起圈,当呼吸管的进气腔以倾斜方向进入水下时,浮球斜向上浮动胶体管口,由于胶体管口内壁向内设置有防水性凸起圈,浮球一点首先碰触在防水性凸起圈的一点上并使防水性凸起圈变形,防水性凸起圈变形的同时会给浮球一个反作用力,对浮球纠偏,但因这个时间很短,浮球仍然会斜向上抵压向胶体管口,由于防水性凸起圈的口径小于浮球的直径,浮球会弹性抵压防水性凸起圈并密封胶体管口,从而避免因浮球斜向上造成的密封不严的问题,当进气腔伸出水面时,其内的水从排水孔排出,浮球失去浮力,防水性凸起圈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下压浮球,使其下落,使呼吸管的气道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盖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盖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取下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使用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参考图1至图6,包括设置在呼吸管500上方的有排水孔的进气腔400,所述进气腔400上方盖设有盖板200,所述盖板200上设置有连通呼吸管的胶体管口201,所述进气腔内活动设置有一浮球100,所述浮球100的直径大于胶体管口201的直径,所述胶体管口201向内延伸有一防水性凸起圈202。

本管口防水结构的盖板200的胶体管口201向内延伸有一防水性凸起圈202,当呼吸管500的进气腔400以倾斜方向进入水下时,浮球100斜向上浮动胶体管口201,由于胶体管口201内壁向内设置有防水性凸起圈202,浮球100一点首先碰触在防水性凸起圈202的一点上并使防水性凸起圈202变形,防水性凸起圈202变形的同时会给浮球100一个反作用力,对浮球100纠偏,但因这个时间很短,浮球100仍然会斜向上抵压向胶体管口201,由于防水性凸起圈202的口径小于浮球100的直径,浮球100会弹性抵压防水性凸起圈202并密封胶体管口201,从而避免因浮球100斜向上造成的密封不严的问题,当进气腔400伸出水面时,其内的水从排水孔排出,浮球100失去浮力,防水性凸起圈202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下压浮球100,使其下落,使呼吸管500的气道流通。

在一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胶体管口201内壁通过一圈弹性连接片203连接防水性凸起圈202,所述弹性连接片203的厚度薄于防水性凸起圈202。在胶体管口201内壁和防水性凸起圈202设置有一圈薄片式的弹性连接片203,在保证防水性凸起圈202与浮球100密封性良好的同时保证了它的变形度和回弹能力。

在一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胶体管口201面向浮球100的一面为喇叭型开口204,从而能引导浮球100滑入胶体管口201内。

在一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防水性凸起圈202面向浮球100的一面为扩散型开口,从而增加了与浮球100的接触面积,保证了密封性。

在一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胶体管口201和防水性凸起圈202为硅胶一体成型。

在一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胶体管口201、弹性连接片203和防水性凸起圈202为硅胶一体成型。

在另一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的实施例中,参考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防水性凸起圈202向内径向延伸有垫圈205,所述垫圈205的厚度薄于防水性凸起圈202。更薄更软的垫圈205使与其接触的浮球100的密封性更好。

在再一应用于吸入和呼出为二条相互独立的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的实施例中,参考图4至图6,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盖板300上设置有二个胶体管口301,二胶体管口301分别对应不同的管口,对应各胶体管口301分别设置有浮球。盖板300上设置有连通呼吸管胶体管口301向内延伸有一防水性凸起圈302,胶体管口301内壁通过一圈弹性连接片303连接防水性凸起圈302。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呼吸管的管口防水结构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