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回转拖船艏部带缆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6256发布日期:2019-10-22 21:33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全回转拖船艏部带缆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全回转拖船带缆桩,尤其是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好的全回转拖船带缆桩,属于船舶拖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回转拖船具有操作灵活,能够按任意方向进行船舶运动的特点,主要用于船舶拖带和顶推,被广泛运用于港口进行大型船舶靠离码头的协助、消防、引航等各种作业。拖船拖带作业时,缆绳从拖船艏部的锚绞机上出来后,穿过艏部带缆桩上的导缆孔,绑在被拖船舶上,从而完成拖带任务。由于被拖船舶相对于拖船来说体积较大,缆绳在拖船和被拖船舶之间形成高低差,缆绳主要通过拖船艏部带缆桩上的导缆孔来改变方向。现有拖船上带缆桩的导缆孔是将导缆件铸造成型后焊接在带缆桩上形成,由于导缆件为铸件,不仅成本高,而且导缆件铸造成型后无法根据缆绳尺寸进行调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在拖船拖带过程中缆绳在导缆孔中极易晃动,导致拖带稳定性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拖带稳定性好的全回转拖船艏部带缆桩。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全回转拖船艏部带缆桩,包括两根立柱、两根横杆、数个三角环、数对封板和两个系缆柱;所述两根立柱垂直固定在拖船甲板上,两根横杆平行横置在两根立柱之间,二者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固连,数个三角环并排固定在两根横杆之间,形成数个三角形导缆孔;数对封板分别封住两根立柱与数个三角环之间的数个空档,两个系缆柱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柱上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全回转拖船艏部带缆桩,其中所述的三角环三角处分别设有导向面。

前述的全回转拖船艏部带缆桩,其中所述的导向面宽度a为70mm~80mm。

前述的全回转拖船艏部带缆桩,其中所述的三角环为正三角环,三角环采用管件焊连而成。

前述的全回转拖船艏部带缆桩,其中每对封板分别设置在两根横杆正面和背面,并分别与两根横杆和相邻三角环焊连。

本实用新型的带缆桩上通过数个三角环形成数个三角形导缆孔,结构非常简单,且由于三角环三角处分别设有导向面,拖带大型船舶时缆绳在顶角导向面导向作用下进行拖带,拖带小型船舶时缆绳在两个底角导向面导向作用下进行拖带,两种情况下缆绳均拖带平稳,不会发生晃动,提高了拖带的稳定性,拖带安全可靠。此外由于三角环采用管件焊接而成,不仅成本低,还可在现场焊接时根据缆绳尺寸调整导向面宽度,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其导向作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艏部锚绞机的规格设置单三角导缆孔形式,或双三角导缆孔形式,使用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当拖船停靠时,可将缆绳系在两个系缆柱上对其进行固定,数对封板可提高装置的支撑强度,保证三角形导缆孔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图面为正面,反之为背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根立柱1、两根横杆2、两个三角环3、三对封板4和两个系缆柱5。两根立柱1垂直焊接固定在拖船甲板6上,两根横杆2平行横置在两根立柱1之间,二者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1焊连,两个三角环3并排焊接固定在两根横杆2之间,形成两个三角形导缆孔31。三对封板4分别封住两根立柱1与两个三角环3之间的三个空档,每对封板4分别设置在两根横杆2正面和背面,并分别与两根横杆2和相邻三角环3焊连,两个系缆柱5分别焊接固定在两根立柱1上端上。其中三角环3为正三角环,采用六个管件焊接而成,三角环三角处分别设有导向面32,导向面32的宽度a为70mm~80mm,本实施例中a为75mm。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