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涉及水上运动的冲浪板,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搬运的水上运动的冲浪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冲浪板多以无动力滑板为主,需要借助海浪才能进行冲浪运动,各种条件限制了冲浪运动不能广泛普及。近年出现的水上动力冲浪板适用于各种水域,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无动力冲浪板的缺陷,已被市场广泛接受。
动力冲浪板主要有电机驱动动力冲浪板和汽油机驱动动力冲浪板两种,通过轴系将动力传送给泵推或螺旋桨。
利用电动冲浪板进行水上冲浪是一项专业运动,需要经过特殊的培训和长期练习,这限制了该运动的进一步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置有浮力装置的电动冲浪板,能增加电动冲浪板的浮力,降低冲浪运动的专业性,使初学者也能参与冲浪运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配置有浮力装置的电动冲浪板,包括冲浪板本体和浮力装置,所述的浮力装置包括至少位于冲浪板本体外侧的浮力部,所述的浮力部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所述的冲浪板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浮力装置包括冲浪板本体两侧的侧部浮力部和冲浪板本体前端的联接浮力部,所述的联接浮力部与两侧浮力部的端部联接,使所述的联接浮力部与所述的侧部浮力部形成一u形浮力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浮力装置还包括位于冲浪板本体底部的浮力垫,所述的浮力垫与u形浮力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两侧的浮力部挤压于所述的冲浪板本体的侧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u型浮力体为充气式浮力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还包括一充气泵,所述的冲浪板本体的电力供应部上设有一充气泵的电连接端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u形浮力体通过连接带组件与所述的冲浪板本体联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充气式浮力圈的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题为:浮力装置,包括与冲浪板本体的外轮廓吻合的浮力部和用于容置冲浪板本体的容置区域,所述的浮力部上设有用于连接于冲浪板本体上的可拆卸式连接带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题为:所述的浮力部包括侧部浮力部和联接浮力部,所述的联接浮力部与两侧浮力部的端部联接,使所述的联接浮力部与所述的侧部浮力部形成一u形浮力体;所述的u形浮力体还包括位于电动冲浪板底部的浮力垫,所述的浮力垫与u形浮力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冲浪板本体外侧布置有浮力部,浮力部可拆卸方式连接于冲浪板本体上,为电动冲浪板增加了浮力,降低了冲浪运动的难度,也适合于初学者;另在洪涝灾害时,冲浪板本体与浮力装置的配置,可以当作救生工具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7所示,电动冲浪板包括冲浪板本体100和浮力装置200。冲浪板本体100用于承载使用者,其可以浮于水上,并且冲浪板本体100配置有驱动装置以及电力供应部,驱动装置运行从而对电动冲浪板产生一推力,推动所电动冲浪板向前运动。电力供应部设置在冲浪板本体100内并与驱动装置电连接,以为驱动装置提供电能。
浮力装置200的设置是为增加电动冲浪板的浮力,降低冲浪运动的专业性,使初学者也能参与冲浪运动。所述的浮力装置200包括至少位于冲浪板本体100外侧的浮力部10,浮力部10可拆卸方式连接于冲浪板本体100上。
浮力装置200与冲浪板本体100拆卸式地连接方式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电动冲浪板的需求。当使用者专业能力较强时,其可将浮力装置200从冲浪板本体100上拆卸下来;而当该电动冲浪板被初学者使用时,则可以将浮力装置200安装至冲浪板本体100上,从而增加电动冲浪板的浮力以降低了冲浪运动的难度。另在洪涝灾害时,冲浪板本体100与浮力装置200的配置,还可以当作救生工具使用。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浮力装置200包括冲浪板本体100两侧的侧部浮力部10a和冲浪板本体100前端的联接浮力部10b,联接浮力部10b与两侧浮力部10的端部联接,使联接浮力部10b与侧部浮力部10a形成一u形浮力体101。
浮力装置200还包括位于冲浪板本体100底部的浮力垫102,浮力垫102与u形浮力体101连接。具体地,浮力垫102覆盖冲浪板本体100底部,且周侧部与u形浮力体101的底部的周侧部连接。
进一步地,冲浪板本体100为硬质的板体,其具有刚性、不易弯折;浮力装置200为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材料制成实心浮体或为带有中空腔体的浮体。
优选地,u型浮力体为充气式浮力圈,浮力垫102为充气式浮力板,两者均具有中空的充气腔。进一步优选地,u型浮力体或浮力垫102可由橡胶、聚乙烯等制成的软皮材质制成。
进一步优选地,u型浮力体和浮力垫102的充气腔相互联通。充气式浮力圈的截面为圆形。
应当被理解的是,u型浮力体和浮力垫102充气方式可以包括人工、电动等多种方式,也就是说,浮力装置200还可以包括一充气泵,充气泵通过电力驱动马达运转将外部气体就抽入u型浮力体和浮力垫102中。
优选地,驱动装置和浮力装置200的充气泵均由冲浪板本体100的电力供应部供电,电力供应部上设有一充气泵的电连接端口。
如图1、6所示,优选地冲浪板本体上具有一电池仓k,电力供应部位于该电池仓k内。优选地,充气泵也可以位于该电池仓k内。
电池仓k上部开口且用盖板k1盖合,盖板k1与冲浪板本体的上壳体上表面齐平,盖板k1可用来承载使用者。
如图1-7所示,优选地,两侧的侧部浮力部10a挤压于冲浪板本体100的侧部;进一步优选地,浮力垫102紧贴冲浪板本体100底部,联接浮力部10b挤压冲浪板本体100的侧部的前端部,从而使浮力部10与冲浪板本体100的外轮廓吻合,侧部浮力部10a、联接浮力部10b和浮力垫102围合形成容置冲浪板本体100的容置区域s。
如图5所示,浮力部10上设有用于连接于冲浪板本体100上的可拆卸式连接带组件,u形浮力体101通过连接带组件与冲浪板本体100联接。
具体地,冲浪板本体100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系绑连接带30的连接耳组件,连接耳组件位于冲浪板本体100上表面中间区域,且沿冲浪板本体100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两侧对称分布。从u形浮力体101延伸出的连接带30分别与对应的连接耳20系绑固定,从而将浮力装置200与冲浪板本体100稳固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配置有浮力装置的电动冲浪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