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船舶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船体封闭的多向动力调整多用途救生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船舶;使用情况单一,没有救生功能;
没有助力功能;
没有阻挡浪花的功能;
同时没有仿生技术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基于船体封闭的多向动力调整多用途救生系统和方法,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基于船体封闭的多向动力调整多用途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含船体本体1,船体本体1的船边沿2两侧通过铰接位置3铰接着边扇5,在船体本体1中部的驾驶舱上方包含集中处理部分4,集中处理部分4中布置有卷扬机结构,卷扬机结构能收放收放线路23,收放线路23为钢丝,该钢丝固定在拉住孔10上,拉住孔10在边扇5的边沿,边扇5的面为弧形部分;整个边扇为空心轻质材质制造而成;
当收放线路23放下来边扇5的时候,两个边扇位于船体本体的边侧;相对浮动于水面,双翅局部空心浮力免于翻船;
当收放线路23拉起来边扇5的时候,两个边扇相对包覆,构成相对的阻挡面,保护船体;阻挡海浪打上甲板。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铰接位置3的具体结构如下,边扇5边侧包含边扇铰接圈33,船体本体1固定着连接块34,连接块34连接着中部转轴32,中部转轴32中部包含孔,还包含锁定螺栓31,锁定螺栓31能够固定边扇铰接圈33;挡拆出锁定螺栓31,能够打开铰接结构;放下来边扇5;放下来边扇5后能够作为漂浮救生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在边扇5上包含辅助安装孔7,辅助安装孔7中安装有辅助单元6,辅助单元6上包含风叶。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边扇5边侧包含边扇侧边遮挡9,两个边扇侧边遮挡9对接的位置包含相对封闭对接边11。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安装孔7包含多个,多个安装孔7并列布置,辅助单元6的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固定的动力部分的端部,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二者固定连接起来;风叶安装以及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和动力轴14连接起来,动力轴14端部包含动力锥齿轮13,动力锥齿轮13啮合着锥齿轮12,锥齿轮12位于统一调配轴8上,所述的统一调配轴8上包含多个锥齿轮12;统一调配轴8内嵌安装在边扇5中,能够被内嵌的电机提供能量。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风叶安装在外圈19固定连接着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能够螺纹安装在动力轴14上的基本圆盘15上的安装孔16中,所述的安装孔16为螺纹孔。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基本圆盘15、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位于辅助孔中。
双翅边侧模式仿生浮动拍打翅的船体的安全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救生系统,
收放线路23为钢丝,该钢丝固定在拉住孔10上,拉住孔10在边扇5的边沿,边扇5的面为弧形部分;整个边扇为空心轻质材质制造而成;
当收放线路23放下来边扇5的时候,两个边扇位于船体本体的边侧;相对浮动于水面;
仿生一双位于水中的翅膀,浮于水面;船体上方能照射到阳光,增加整体的船体的浮动力;风叶全部开启提供水流动力。
半封闭模式仿生船体的安全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救生系统,
收放线路23为钢丝,该钢丝固定在拉住孔10上,拉住孔10在边扇5的边沿,边扇5的面为弧形部分;整个边扇为空心轻质材质制造而成;
当收放线路23拉起来边扇5的时候,两个边扇相对包覆,构成相对的阻挡面,保护船体;同时避免浪花冲击到船体;风叶全部开启提供空气动力。
救生模式船体的安全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救生系统,
铰接位置3的具体结构如下,边扇5边侧包含边扇铰接圈33,船体本体1固定着连接块34,连接块34连接着中部转轴32,中部转轴32中部包含孔,还包含锁定螺栓31,锁定螺栓31能够固定边扇铰接圈33;挡拆出锁定螺栓31,打开铰接结构;放下来边扇5;放下来边扇5后能够作为漂浮救生装置;人整体浮在该边扇5上;风叶全部开启提供水流动力。
方案二:
一种多用途船舶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边扇5的面为弧形部分;整个边扇为空心轻质材质制造而成;边扇5的面为弧形部分;整个边扇为空心轻质材质制造而成;
铰接位置3的具体结构如下,边扇5边侧包含边扇铰接圈33,船体本体1固定着连接块34,连接块34连接着中部转轴32,中部转轴32中部包含孔,还包含锁定螺栓31,锁定螺栓31能够固定边扇铰接圈33;挡拆出锁定螺栓31,能够打开铰接结构;放下来边扇5;放下来边扇5后能够作为漂浮救生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在边扇5上包含辅助安装孔7,辅助安装孔7中安装有辅助单元6,辅助单元6上包含风叶。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边扇5边侧包含边扇侧边遮挡9,两个边扇侧边遮挡9对接的位置包含相对封闭对接边11。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安装孔7包含多个,多个安装孔7并列布置,辅助单元6的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固定的动力部分的端部,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二者固定连接起来;风叶安装以及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和动力轴14连接起来,动力轴14端部包含动力锥齿轮13,动力锥齿轮13啮合着锥齿轮12,锥齿轮12位于统一调配轴8上,所述的统一调配轴8上包含多个锥齿轮12;统一调配轴8内嵌安装在边扇5中,能够被内嵌的电机提供能量。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风叶安装在外圈19固定连接着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能够螺纹安装在动力轴14上的基本圆盘15上的安装孔16中,所述的安装孔16为螺纹孔。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基本圆盘15、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位于辅助孔中。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风叶的电源线21穿过基本圆盘15连接蓄电池,蓄电池置于其中,处于防水结构中,蓄电池能够充电。
调整方向提供推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用途船舶救生单元,包含如下步骤;
统一调配轴8上包含多个锥齿轮12,动力锥齿轮13啮合着锥齿轮12,进一步能带动风叶稍微改变风向;进而调整风向;
风叶能够通过边扇5提供推力;位于水中和位于空气中均可提供推力。
基于浮生结构的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用途船舶救生单元,包含如下步骤;
放下来边扇5后能够作为漂浮救生装置;人整体浮在该边扇5上;通过风叶转动提供推力。
方案三:
远洋发电深海逃生船,其特征在于,系统包含船体本体1,船体本体1的边沿包含一圈的围圈栏杆27,围圈栏杆27通过竖直栏杆28固定在船体本体1上,在竖直栏杆28的间隙间布置着辅助单元6,辅助单元6上包含风叶;风叶的端部为发电结构,发电结构能够发电;或者辅助单元6的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固定的动力部分的端部,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二者固定连接起来;风叶安装以及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和动力轴14连接起来,动力轴14端部包含动力锥齿轮13,动力锥齿轮13啮合着锥齿轮12,锥齿轮12位于统一调配轴8上,所述的统一调配轴8上包含多个锥齿轮12;统一调配轴8内嵌安装在围圈栏杆27中,能够被内嵌的电机提供能量。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风叶安装在外圈19固定连接着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能够螺纹安装在动力轴14上的基本圆盘15上的安装孔16中,所述的安装孔16为螺纹孔。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基本圆盘15、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位于辅助孔中。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风叶的电源线21穿过基本圆盘15连接蓄电池,蓄电池置于其中,处于防水结构中,蓄电池能够充电。
阻挡海浪的同时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远洋发电逃生船,海浪或者冲击风叶的同时,进行发电;
当需要逃生的时候,通过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拧动脱落下来;自身带动力,为游泳辅助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统一调配轴8上包含多个锥齿轮12,动力锥齿轮13啮合着锥齿轮12,进一步能带动风叶稍微改变方向。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以上专利同时起到如下效果:1.仿生一双位于水中的翅膀,浮于水面,避免船舶翻覆;2.避免浪花冲击到船体;风叶全部开启提供空气动力;3.风叶位于水中能够提供水流动力;4.放下来边扇5;放下来边扇5后能够作为漂浮救生装置;5.能取下来风叶作为单独的救生动力装置,用于保持人在水中的行动力。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两个边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两个边扇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两个边扇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5为动力部分实现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方放大图;
图7为图5组合后的结构图;
图8为多个辅助单元并列布置的位态图;
图9为去掉边扇局部的示意图;
图10为单元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拍水防翻覆状态示意图;
图12为远洋发电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远洋发电船的栏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铰接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15为铰接位置具体连接图;
其中:1.船体本体;2.船边沿;3.铰接位置;4.集中处理部分;5.边扇;6.辅助单元;7.辅助安装孔;8.统一调配轴;9.边扇侧边遮挡;10.拉住孔;11.相对封闭对接边;12.锥齿轮;13.动力锥齿轮;14.动力轴;15.基本圆盘;16.安装孔;17.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8.中空手持手柄;19.外圈;20.电机;21.电源线;22.蓄电池;23.收放线路;27.围圈栏杆;28.竖直栏杆;29.可拆卸救生系统;31.锁定螺栓;32.中部转轴;33.边扇铰接圈;34.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专利提供多种并列方案,不同表述之处,属于基于基本方案的改进型方案或者是并列型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方案一:
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
基于船体封闭的多向动力调整多用途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含船体本体1,船体本体1的船边沿2两侧通过铰接位置3铰接着边扇5,在船体本体1中部的驾驶舱上方包含集中处理部分4,集中处理部分4中布置有卷扬机结构,卷扬机结构能收放收放线路23,收放线路23为钢丝,该钢丝固定在拉住孔10上,拉住孔10在边扇5的边沿,边扇5的面为弧形部分;整个边扇为空心轻质材质制造而成;
当收放线路23放下来边扇5的时候,两个边扇位于船体本体的边侧;相对浮动于水面,双翅局部空心浮力免于翻船;
当收放线路23拉起来边扇5的时候,两个边扇相对包覆,构成相对的阻挡面,保护船体;阻挡海浪打上甲板。
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任意之一:
a.双翅边侧模式仿生浮动拍打翅的船体的安全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救生系统,
收放线路23为钢丝,该钢丝固定在拉住孔10上,拉住孔10在边扇5的边沿,边扇5的面为弧形部分;整个边扇为空心轻质材质制造而成;
当收放线路23放下来边扇5的时候,两个边扇位于船体本体的边侧;相对浮动于水面;
仿生一双位于水中的翅膀,浮于水面;船体上方能照射到阳光,增加整体的船体的浮动力;风叶全部开启提供水流动力。
b.半封闭模式仿生船体的安全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救生系统,
收放线路23为钢丝,该钢丝固定在拉住孔10上,拉住孔10在边扇5的边沿,边扇5的面为弧形部分;整个边扇为空心轻质材质制造而成;
当收放线路23拉起来边扇5的时候,两个边扇相对包覆,构成相对的阻挡面,保护船体;同时避免浪花冲击到船体;风叶全部开启提供空气动力。
c.救生模式船体的安全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救生系统,
铰接位置3的具体结构如下,边扇5边侧包含边扇铰接圈33,船体本体1固定着连接块34,连接块34连接着中部转轴32,中部转轴32中部包含孔,还包含锁定螺栓31,锁定螺栓31能够固定边扇铰接圈33;挡拆出锁定螺栓31,打开铰接结构;放下来边扇5;放下来边扇5后能够作为漂浮救生装置;人整体浮在该边扇5上;风叶全部开启提供水流动力。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专利同时起到如下效果:1.仿生一双位于水中的翅膀,浮于水面,避免船舶翻覆;2.避免浪花冲击到船体;风叶全部开启提供空气动力;3.风叶位于水中能够提供水流动力;4.放下来边扇5;放下来边扇5后能够作为漂浮救生装置;5.能取下来风叶作为单独的救生动力装置,用于保持人在水中的行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的多个模块属于现有技术的模块的整合,并不涉及新的模块。
实施例二: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铰接位置3的具体结构如下,边扇5边侧包含边扇铰接圈33,船体本体1固定着连接块34,连接块34连接着中部转轴32,中部转轴32中部包含孔,还包含锁定螺栓31,锁定螺栓31能够固定边扇铰接圈33;挡拆出锁定螺栓31,能够打开铰接结构;放下来边扇5;放下来边扇5后能够作为漂浮救生装置。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能够作为救生装置。
实施例三: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在边扇5上包含辅助安装孔7,辅助安装孔7中安装有辅助单元6,辅助单元6上包含风叶。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参考全部附图,辅助单元6能够提供能量。
实施例四: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所述的边扇5边侧包含边扇侧边遮挡9,两个边扇侧边遮挡9对接的位置包含相对封闭对接边11。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结合图4,能够起到相对封闭的效果。当然也可以不包含相对封闭对接边11,直接有边扇就行。
实施例五: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所述的安装孔7包含多个,多个安装孔7并列布置,辅助单元6的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固定的动力部分的端部,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二者固定连接起来;风叶安装以及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和动力轴14连接起来,动力轴14端部包含动力锥齿轮13,动力锥齿轮13啮合着锥齿轮12,锥齿轮12位于统一调配轴8上,所述的统一调配轴8上包含多个锥齿轮12;统一调配轴8内嵌安装在边扇5中,能够被内嵌的电机提供能量。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统一调配轴8转动,带动多个锥齿轮12转动,能够调整风叶的朝向位置,进而调整其导向的水流方向或者气流方向。
实施例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风叶安装在外圈19固定连接着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能够螺纹安装在动力轴14上的基本圆盘15上的安装孔16中,所述的安装孔16为螺纹孔。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还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结构,让本专利能够被用来去救生。使用的方式是,挡风叶安装在其上的时候,实现前边说的全部的技术效果,求生的时候,人在水里边没有体力,当需要逃生的时候,通过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拧动脱落下来;自身带动力,为游泳辅助装置。
实施例七: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基本圆盘15、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位于辅助孔中。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具体的视线方式和结构。
方案二:
实施例八: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多用途船舶救生单元,其特征在于,边扇5的面为弧形部分;整个边扇为空心轻质材质制造而成;边扇5的面为弧形部分;整个边扇为空心轻质材质制造而成;
铰接位置3的具体结构如下,边扇5边侧包含边扇铰接圈33,船体本体1固定着连接块34,连接块34连接着中部转轴32,中部转轴32中部包含孔,还包含锁定螺栓31,锁定螺栓31能够固定边扇铰接圈33;挡拆出锁定螺栓31,能够打开铰接结构;放下来边扇5;放下来边扇5后能够作为漂浮救生装置。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拆除和安装的结构,迅速拆除,平时固定稳固,用的时候能不影响紧急逃生。
实施例九: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在边扇5上包含辅助安装孔7,辅助安装孔7中安装有辅助单元6,辅助单元6上包含风叶。
实施例十: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所述的边扇5边侧包含边扇侧边遮挡9,两个边扇侧边遮挡9对接的位置包含相对封闭对接边11。
实施例十一: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所述的安装孔7包含多个,多个安装孔7并列布置,辅助单元6的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固定的动力部分的端部,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二者固定连接起来;风叶安装以及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和动力轴14连接起来,动力轴14端部包含动力锥齿轮13,动力锥齿轮13啮合着锥齿轮12,锥齿轮12位于统一调配轴8上,所述的统一调配轴8上包含多个锥齿轮12;统一调配轴8内嵌安装在边扇5中,能够被内嵌的电机提供能量。
实施例十二: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风叶安装在外圈19固定连接着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能够螺纹安装在动力轴14上的基本圆盘15上的安装孔16中,所述的安装孔16为螺纹孔。
实施例十三: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基本圆盘15、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位于辅助孔中。
实施例十四: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风叶的电源线21穿过基本圆盘15连接蓄电池,蓄电池置于其中,处于防水结构中,蓄电池能够充电。
实施例十五: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调整方向提供推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用途船舶救生单元,包含如下步骤;
统一调配轴8上包含多个锥齿轮12,动力锥齿轮13啮合着锥齿轮12,进一步能带动风叶稍微改变风向;进而调整风向;
风叶能够通过边扇5提供推力;位于水中和位于空气中均可提供推力。
实施例十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基于浮生结构的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用途船舶救生单元,包含如下步骤;
放下来边扇5后能够作为漂浮救生装置;人整体浮在该边扇5上;通过风叶转动提供推力。
方案三:
实施例十七: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远洋发电深海逃生船,其特征在于,系统包含船体本体1,船体本体1的边沿包含一圈的围圈栏杆27,围圈栏杆27通过竖直栏杆28固定在船体本体1上,在竖直栏杆28的间隙间布置着辅助单元6,辅助单元6上包含风叶;风叶的端部为发电结构,发电结构能够发电;或者辅助单元6的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固定的动力部分的端部,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二者固定连接起来;风叶安装以及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和动力轴14连接起来,动力轴14端部包含动力锥齿轮13,动力锥齿轮13啮合着锥齿轮12,锥齿轮12位于统一调配轴8上,所述的统一调配轴8上包含多个锥齿轮12;统一调配轴8内嵌安装在围圈栏杆27中,能够被内嵌的电机提供能量。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实施例参考图12和图13;阻挡海浪的同时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远洋发电逃生船,海浪或者冲击风叶的同时,进行发电;
当需要逃生的时候,通过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拧动脱落下来;自身带动力,为游泳辅助装置。
实施例十八: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风叶安装在外圈19固定连接着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空心外螺纹安装轴17能够螺纹安装在动力轴14上的基本圆盘15上的安装孔16中,所述的安装孔16为螺纹孔。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实施例提供了具体的可拆卸结构,类似的实现结构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十九: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基本圆盘15、风叶安装在外圈19和中空手持手柄18位于辅助孔中。
实施例二十: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风叶的电源线21穿过基本圆盘15连接蓄电池,蓄电池置于其中,处于防水结构中,蓄电池能够充电。
实施例二十一: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统一调配轴8上包含多个锥齿轮12,动力锥齿轮13啮合着锥齿轮12,进一步能带动风叶稍微改变方向。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新型船舶。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