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漂浮衣、布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73761发布日期:2020-10-09 22:0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防溺漂浮衣、布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救生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溺漂浮衣。



背景技术:

在炎炎夏日,到水边戏水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夏日的乐趣之一。但是,每年都有很多儿童乃至成人因戏水溺亡,给无数个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0-14岁儿童意外身亡中溺水身亡占比68.2%,溺水已成为青少年意外身亡的头号杀手。

目前市场上缺乏一种使用方便、价格适中,性能优异的漂浮(救生)装置。现有的救生衣大多存在如下缺陷:①现有的救生衣大多以泡沫浮块或充气气囊为浮力来源,外表多为尼龙面料或橡胶材质。而且其浮块或气囊较大,全身的浮力来源于几个浮块或气囊,这样的浮力分布太集中,不合理也不安全,一旦有一个气囊或一个浮块出问题,整件救生衣即失去作用。②以二氧化碳压缩瓶为气源的腕带式救生装置,需要使用者主动启动开关,才能在危急时刻将人带出水面,如果人在水中抽筋或失去行动能力,不能打开这个开关,则该装置等同虚设。③现有的救生衣多为背心式,若穿戴不当会造成落水后救生衣与人体脱离而无法发挥作用;④现有的救生衣外形臃肿,美观度差,人们不愿意穿戴;⑤现有的救生衣的浮力大小不易调节,而每个使用者的体重各不相同,救生衣的浮力如果固定不变,难以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期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溺漂浮衣。

本发明的防溺漂浮衣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包括上衣和裤子中的至少一种,还包括若干相互独立的浮力增加部,所述浮力增加部用于增大所述衣服本体的浮力,所述浮力增加部与所述衣服本体连接,且所述浮力增加部的设置位置随机。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浮力增加部,且各个浮力增加部相互独立设置,因而,漂浮衣整体不再臃肿,而且,即便部分浮力增加部破损或脱落,漂浮衣整体性能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仍能保持较大的浮力,并继续发挥救生功能。

更进一步的,所述浮力增加部为气囊,所述气囊的囊壁为具有抗刺穿性能的囊壁。

更进一步的,所述浮力增加部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外表面。通过设置多个浮力增加部而减小每个浮力增加部的占用体积,从而实现化整为零的效果,避免了漂浮衣整体过分臃肿,增加了漂浮衣的美观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浮力增加部与所述衣服本体可拆卸连接。因而,设置于衣物本体上的浮力增加部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并根据使用者的体重调节至最佳浮力,并能满足不同阶段的使用需求。

更进一步的,在每个所述浮力增加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圈,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能穿过所述固定圈的固定带,所述浮力增加部通过所述固定带与所述衣服本体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浮力增加部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表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衣服本体包括内层和外层,在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中间形成夹层,所述浮力增加部设置在所述夹层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浮力增加部为扁平状。因而,在将浮力增加部设置于衣服本体的内侧或是夹层内时,漂浮衣整体体积较小巧,美观度高。

在所述衣服本体的腕部区域还设置有限位部。因而,可防止手腕部和脚腕部的衣服本体在气囊的浮力作用下沿手臂或小腿向上滑动而影响漂浮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布料,在其表面设置有若干气囊。因而,可直接利用该布料进行本发明的防溺漂浮衣的制作,这样便于快速生产漂浮衣并大大简化生产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为衣服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为裤子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夹层内的浮力增加部的一种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夹层内的浮力增加部的又一种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遮挡布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遮挡布粘合于衣服本体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衣服本体、11-内层、12-外层、13-夹层、14-开口、2-浮力增加部、3-固定圈、4-固定带、5-拉链、6-遮挡布、7-限位部、8-布料、81-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和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防溺漂浮衣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其包括衣服本体1,还包括若干相互独立的浮力增加部2。浮力增加部2在使用时的密度小于水,浮力增加部2可以为泡沫等材质的一体成型的轻质结构,也可以为中空的气囊。在浮力增加部2为气囊时,其材质采用具有抗刺穿性能的材料制成。在浮力增加部2为气囊时可通过将其内部抽真空或在其内填充气体而实现增大浮力的效果。本实施例列举的衣服本体包括上衣和裤子,裤子可以为长裤也可以为短裤。穿戴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仅穿着上衣或将上衣和裤子一起穿着。本发明的衣服本体1的手腕部、脚腕部区域还设置有限位部7。本实施例中,上衣的限位部7为设置于袖口端部的漏指手套状,因而在穿戴者将手插入上衣的限位部7时,能防止在游泳时上衣的袖口部位向上臂滑动。裤子的限位部设置于脚腕部,本实施例的裤子的限位部7为能套在穿戴者脚上的固定环,因而,在穿戴者穿戴本发明的裤子时将裤子的限位部7套于脚上即可防止在游泳时裤子的小腿部位向大腿根部滑动。因而,通过设置限位部7能够避免在游泳时漂浮衣滑离腕部而给穿戴者带来不适感。

本实施例的浮力增加部2设置于衣服本体1的外表面。本实施例列举的浮力增加部2为草莓形状,显然其也可以为其他的蔬菜、水果或卡通等其他任意的形状。因而,在将浮力增加部2设置于衣服本体1的外表面后,还能对防溺漂浮衣起到装饰的效果,增加其美观度。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浮力增加部2可分别单独的与衣服本体1连接。优选的,本发明的各个浮力增加部2的体积较小,以不超过200ml为宜,因而,在将浮力增加部2设置于衣服本体1上时,不会使漂浮衣过于臃肿。本发明通过设置若干小浮力增加部2,而改变了传统方式中的一体式气囊,因而在个别浮力增加部2被扎破或受损、意外掉落的情况下漂浮衣仍能继续发挥作用。

本实施例的浮力增加部2可预制于衣服本体1的外表面,便于加工。很显然,浮力增加部2也可与衣服本体1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因而增加了本发明的防溺漂浮衣的使用灵活性。将浮力增加部2与衣服本体1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采用任意现有技术中的方式,本实施例是通过在每个浮力增加部2上设置一个固定圈3,在衣服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能穿过固定圈3的固定带4,浮力增加部2通过固定带4而被固定于衣服本体1的外表面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可在衣服本体1的内表面设置多个浮力增加部2,其可采用与设置于衣服本体1的外表面上的浮力增加部2的设置方式相类似的方式进行设置。设置于衣服本体1的内表面的浮力增加部2整体形状可设置为扁平状,因而,能够确保穿戴者的穿着舒适度。

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随意选择在衣服本体1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置浮力增加部2,浮力增加部2的设置数量和位置也可随意调整。

本实施例例举的衣服本体由致密的布制作而来,很显然,也可以采用具有网状的布料或网状物制备而来,因而便于将浮力增加部2与衣服本体连接。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溺漂浮衣的衣服本体1包括内层11和外层12,在内层11和外层12中间形成夹层13,在夹层13内设置有若干浮力增加部2。参见附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衣服本体1的外层12上设置有可闭合的开口14,因而,可经开口14将浮力增加部2在夹层13中取放。本实施仅在衣服本体1的外侧设置一个开口14,很显然,其数量可以为多个,其也可设置在衣服本体1的内层11,或沿着内层11与外层12中间的边缘设置。优选的,以将开口14设置于靠近衣服本体1的上边缘设置为宜,因而可防止水流入夹层13内。本实施例的开口14通过拉链5闭合。为了避免水通过开口14流入夹层13内,还可在开口14表面覆盖一层遮挡布6,遮挡布6的一条边缘固定于衣物本体1上,其他的边缘可通过魔术贴或其他方式实现与衣物本体1的可拆离连接。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夹层13内的浮力增加部2也为扁平状。本实施例中的浮力增加部2可直接放入夹层13内,或可通过将浮力增加部2与夹层13内的固定带4进行固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一种布料8,在其上设置有若干气囊81。优选的,气囊以密布于布料的表面为宜。气囊81优选采用与布料8一体连接的方式设置,其也可以与布料8为分体连接。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