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3296发布日期:2020-12-22 14: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水上轻质浮体平台由多个单元模块拼接而成,相邻两个单元模块之间均采用卡箍带或者束扎带相互连接固定,且在该水上轻质浮体平台的四个边角处用四个锚固定;

每个单元模块均由一块闭孔泡沫板、隔膜和多根玻璃钢拉挤型材组成;隔膜包覆在闭孔泡沫板的外表面之上,玻璃钢拉挤型材用环氧树脂粘贴在包覆有隔膜的闭孔泡沫板的12条边之上;

隔膜采用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pp平纹布增强的树脂复合材料与铝箔、锡箔或石墨纸膜复合成膜状;

玻璃钢拉挤型材的横断面呈角铁形状,每个单元模块的8个边角处的玻璃钢拉挤型材相互叠置,并在每个边角处的周边三个面上分别采用螺钉进行固定;

在每个单元模块的周边沿其厚度方向均间隔设置有适合卡箍带或者束扎带穿过的通孔,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单元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采用玻璃纤维和尼龙纤维pa6平纹布增强的树脂复合材料替代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pp平纹布增强的树脂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孔泡沫板为聚乙烯闭孔泡沫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拉挤型材采用阻燃型不饱和树脂复合材料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拉挤型材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玻璃纤维平纹布进行增强,且玻璃纤维平纹布的体积含量超过玻璃钢拉挤型材体积的3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用于建设水上光伏电站、浮桥或者人工码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用于搭建经过雨后泥地或者沼泽地段的过路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其特征在于:单块闭孔泡沫板的长×宽×厚为6000mm×1200mm×150mm,隔膜的厚度为0.2~2.0mm,玻璃钢拉挤型材的平均厚度为4~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均位于包覆有隔膜的闭孔泡沫板之上,且相邻两通孔之间间隔200~4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水上轻质浮体平台的面积为1000~50000m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单元水上轻质浮体平台,相邻两个单元模块之间均用卡箍带或者束扎带连接,每个单元模块均由一块闭孔泡沫板、隔膜和多根玻璃钢拉挤型材组成;玻璃钢拉挤型材粘贴在包覆有隔膜的闭孔泡沫板的12条边上;隔膜用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PP平纹布增强的树脂复合材料与铝箔、锡箔或石墨纸膜复合而成;玻璃钢拉挤型材的横断面呈角铁状,每个单元模块8个边角处的玻璃钢拉挤型材相互叠置并用螺钉固定;由于采用了模块化的闭孔泡沫板包覆复合材料隔膜,结合角铁状的玻璃钢拉挤型材增加整体刚度,并利用卡箍带或者束扎带相连接,和利用锚固定,从而制备出大面积的浮体区域,且材料成本低廉、施工效率高、安装方便,并可回收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胡炜杰;门金龙;纪红兵;郭鹏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9.17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