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的通道梯结构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8675发布日期:2020-10-09 18:2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船舶的通道梯结构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的通道梯结构及包括该种通道梯结构的船舶。



背景技术:

在船舶的压载舱和货舱需要设置通道,船员通过通道进出压载舱或货舱船。为确保船员便捷、安全的进入到压载舱或货舱中,需要在通道与压载舱之间或通道与货舱之间设置通道梯结构。具体地,参照图1,通道梯结构包括多个梯本体1’和多个平台,梯本体1’与平台交错连接,其中,最靠近通道开口端的梯本体1’的上端与通道开口端连接,下端与其中的一个平台连接,其余的梯本体1’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平台与平台之间。对于内部具有液体的压载舱或货舱,为避免液体淤积在平台以及保证平台的结构强度,通常在平台上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方钢3’,梯本体1’的下端与方钢3’之间焊接有垫板2’,垫板2’横跨两根方钢3’,使得梯本体1’能稳定固定在方钢3’上。但是,由于相邻的两根方钢3’之间的较小(通常相邻的两根方钢3’之间的间距为60mm~70mm),将垫板2’同时与两个方钢3’焊接,当垫板2’焊接完成后,不方便对方钢3’进行打磨,影响平台的外观。此外,垫板2’与方钢3’之间焊接面积较小,在焊接的过程垫板2’与方钢3’之间上容易预留孔隙,无法保障焊接质量以及梯结构的结构强度,安全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的通道梯结构和船舶,其安全性能高、外观均良好,且便于加工。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船舶的通道梯结构,包括梯本体、两个垫板以及位于所述梯本体下方的平台,所述梯本体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垫板一一对应,所述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周部的框架,所述平台本体包括有多个间隔分布方钢,所述框架包括分别沿所述方钢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两个第一框架板,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板上,至少有两个所述方钢的一端通过所述垫板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框架板焊接,所述方钢远离所述垫板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框架板焊接,所述支撑脚至少部分对应抵接在所述垫板的上表面。

作为所述的船舶的通道梯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垫板的一端叠置在所述第一框架板的上表面,所述垫板的一端与所述方钢叠置。

作为所述的船舶的通道梯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框架板下表面朝向远离所述梯本体的方向凸出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垫板位于所述支撑块的上方,且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垫板的下表面抵接。

作为所述的船舶的通道梯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脚靠近所述平台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支撑脚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垫板的上表面。

作为所述的船舶的通道梯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凸出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垫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至少两个加强筋沿所述垫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所述安装板的厚度,所述安装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

作为所述的船舶的通道梯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支撑脚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作为所述的船舶的通道梯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凹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方钢与所述垫板连接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作为所述的船舶的通道梯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方钢的厚度。

作为所述的船舶的通道梯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框架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垫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深度等于所述垫板的厚度。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船舶,包括上述的通道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道梯结构,将现有技术中垫板仅仅与方钢焊接盖改变为垫板同时与方钢和第一框架板焊接,在保证垫板与平台之间的焊接强度的基础上,减少垫板与方钢之间的焊接面积,从而减少焊接完成后对方钢的打磨工作。此外,垫板的一端焊接第一框架板上,利用框架也为垫板提供支撑力,使得梯本体对垫板作用的力被分散在框架和方钢上,减小了方钢的受力,避免由于方钢的受力过程而导致方钢被压弯或者断裂的可能,提高了通道梯结构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所述船舶的通道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船舶的通道梯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垫板与平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仅示出一个第二框架板)。

图1中:

1’、梯本体;2’、垫板;3’、方钢。

图2至图3中:

1、梯本体;11、支撑脚;12、踏脚板;13、安装板;2、垫板;3、方钢;4、框架;41、第一框架板;42、第二框架板;43、框架支脚;5、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的通道梯结构,包括梯本体1、两个垫板2以及位于所述梯本体1下方的平台,所述梯本体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脚11,所述支撑脚11与所述垫板2一一对应。所述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周部的框架4,所述平台本体包括有多个间隔分布方钢3,所述框架4包括两个第一框架板41、两个第一框架板42和至少三个框架支脚43,两个第一框架板41相对设置,两个第一框架板42相对设置,且第一框架板分别与第二框架连接,第一框架板41沿方钢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框架支脚43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板41和第二框架4的底部,用于支撑整个框架4。所述垫板2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板41上,至少有两个所述方钢3的一端通过所述垫板2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框架板41焊接,所述方钢3远离所述垫板2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框架板41焊接,所述支撑脚11至少部分抵接在所述垫板2的上表面。由于第一框架板41具有较大的平坦空间,两个垫板2的一端分别焊接在同一个第一框架板41上,两个垫板2的另一端分别焊接有一个方钢3,可以有效地提高垫板2与平台之间的焊接面积,减少垫板2与平台之间的焊接缝隙,可以缩短方钢3的长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道梯结构,将现有技术中垫板2仅仅与方钢3焊接改变为垫板2同时与方钢3和第一框架板41焊接,在保证垫板2与平台之间的焊接强度的基础上,减少垫板2与方钢3之间的焊接面积,从而减少焊接完成后对方钢3的打磨工作,有利于提高通道梯结构的整体外光,提升船东的满意度。此外,垫板2的一端焊接第一框架板41上,利用框架4也为垫板2提供支撑力,使得梯本体1对垫板2作用的力被分散在框架4和方钢3上,减小了方钢3的受力,避免由于方钢3的受力过程而导致方钢3被压弯或者断裂的可能,提高了通道梯结构的安全性能。

具体地,所述垫板2的一端叠置在所述第一框架板41的上表面,所述垫板2的另一端叠置在所述方钢3的下表面,垫板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框架板41和方钢3叠置,保证了垫板2与第一框架板41和方钢3之间的焊接面积,有利于防止垫板2从平台上脱落。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垫板2叠置在方钢3的下表面。

本实施例中,支撑脚11同时与第一框架板41和垫板2抵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支撑脚11抵接在垫板2与第一框架板41叠置的部分,或者所述支撑脚11抵接在所述垫板2位于第一框架板41与所述垫板2之间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11与垫板2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使支撑脚11垂直或倾斜地设置在平台上。

为了增强垫板2承重能力,所述第一框架板41下表面朝向远离所述梯本体1的方向凸出设置有支撑块5,所述垫板2位于所述支撑块5的上方,且所述支撑块5与所述垫板2的下表面抵接。具体地,所述支撑块5与第一框架板41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或者支撑块5通过焊接与第一框架板41连接。在垫板2下方设置支撑块5,利用支撑块5为垫板2提供支撑力。

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11靠近所述平台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远离所述支撑脚11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垫板2的上表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先将安装板13与支撑脚11连接,然后再将安装板13远离梯本体1的一端与垫板2的表面焊接,避免了支撑脚11直接与垫板2焊接而导致支撑脚11被高温损害。或者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先将安装板13焊接在垫板2的上表面,再将梯本体1的支撑脚11与安装板13远离垫板2的一端连接,通过预先将安装板13安装在垫板2上,可以预先确定支撑脚11的安装位置,以及方便对安装板13的打磨,防止焊接时在安装板13外表面产生焊接瑕疵,有利于保持安装板13外观的良好。

一实施例中,为提高垫板2的结构强度,所述垫板2的上表面凸出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垫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图中未示出),至少两个加强筋沿所述垫板2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所述安装板13的厚度,所述安装板13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所述安装板13的厚度,利用相邻两个加强筋之间的间隙避让安装板13。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垫板2的上表面凹设有第一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安装板13远离所述支撑脚11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将安装板13的一端抵接在第一凹槽内,一方面,便于在垫板2上确定安装板13的安装位置,另一方面,焊接安装板13与垫板2时,防止安装板13在垫板2上发生移位,可利用第一凹槽对安装板13进行定位。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垫板2的上表面凹设有第二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方钢3与所述垫板2连接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第二凹槽的设置主要是确定方钢3在垫板2上的焊接位置,以及在焊接方钢3时防止方钢3相对于垫板2移位。具体地,所述第二凹槽具有供方钢3的一端插入的开口,方钢3从开口端插入到第二凹槽内,且方钢3靠近梯本体1的端部与第二凹槽的侧壁焊接,增加垫板2与方钢3的焊接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方钢3的厚度,此设计使第二凹槽的侧壁不凸出于方钢3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4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垫板2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深度等于所述垫板2的厚度。设置安装凹的深度等于垫板2的厚度,将垫板2放置在安装槽内时,垫板2的上表面与第一框架板41的上表面平齐,避免垫板2凸出于第一框架4。

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通道梯结构包括有一个梯本体1和一个平台,梯本体1的支撑脚11上端与通道开口端连接,支撑脚11下端至少部分抵接在垫板2上。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通达梯结构包括有至少两个梯本体1和至少两个平台,各个梯本体1和平台相互交错设置,最靠近通道开口端的梯本体1的支撑脚11的上端与通道开口连接,支撑脚11下端至少部分抵接在垫板2上,其余的梯本体1的支撑脚11的上端与平台连接,所有的支撑脚11下端至少部分抵接在垫板2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船舶,该种船舶包括上述任一种结构的通道梯结构。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