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搁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3983发布日期:2020-11-27 10:0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搁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的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搁墩,用于造船行业中搁置支承船体的分段和总段。



背景技术: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在船体片段完工、分段完工、总段建造完成之后,都需要进行搁置支承。

搁墩作为常用的搁置支承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段式建造中,然而因为搁置支承位置经常需要变动,当建造施工场所的地面不平整时,则在总段施工时需要对搁置支承的水平高度进行调整。目前,通常采用是垫木板的方式进行调整,使各段的高度保持一致,这种方式不仅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且工作效率较低,费时费力,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目前移动搁墩的方式往往是通过叉车进行移动,移动方式不便捷,且成本较大,通过叉车移动对搁墩的定位也不易准确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搁墩,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搁墩高度不易调整以及搁墩移动不便捷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搁墩,包括搁架和支撑体,所述搁架的中心设有竖向的用于放置所述支撑体的导向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和/或所述搁架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体高度的调节单元。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与所述搁架之间,使所述支撑体的下端面高于所述搁架底面;和至少一个调节件,为设置于所述支撑体外侧的突出物,且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通过配合所述复位弹簧调节支撑体高度。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搁墩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体顶端用于对所述支撑体高度进行水平微调的螺旋头,所述螺旋头与所述支撑体螺纹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搁架的侧面设有侧板,与所述搁架固定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件对应的用于限制所述调节件行程的竖向的滑槽。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体侧面的第一插销孔,以及与所述第一插销孔对应的设置于所述侧板上的第二插销孔,通过在所述第一插销孔与所述第二插销孔之间插入插销,实现所述支撑体在所述搁架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等间隔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二插销孔。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插销孔中至少包括一个当所述支撑体与地面贴合时能插入插销以固定所述支撑体与所述搁架间相对位置的第二插销孔。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搁架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移动所述搁墩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滚轮以及滚轮适配的刹车装置。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搁架底部和所述滚轮轴部之间的滚轮弹簧。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11)为通孔,所述搁架于所述导向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搁架固定连接用于承载所述支撑体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搁架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所述滚轮弹簧受压变形后的最大压缩长度。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搁架上还焊接有扶手。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搁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移动所述调节件,并配合所述复位弹簧可以便捷地实现对所述支撑体于所述导向孔内的上下移动,从而对所述搁墩的支承高度进行调节;并且通过插销固定所述支撑体和所述搁架之间相对位置,可以实现所述搁墩支承高度的固定,防止弹簧失去压力后突然弹起或者弹簧脱落后支撑体掉落;此外,所述搁墩还可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高度微调,即在高度粗调后可进行高度细调,使所述搁墩能更好地满足支承的高度要求。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搁墩,可以避免在船舶建造时所采用的调整垫板数量的方式来调整各分段的支承高度的工作方式,有效地提升了调整搁墩支承高度的工作效率,以及该工作环节的安全性。此外,通过在搁架底部加装滑动装置,可以方便短距离的支承位置移动和位置调整,更好地保证了船体片段、分段、总段的搁置水平,使现场施工人员省时省力,提高了劳动效率,更好地满足船舶建造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搁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搁墩中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搁墩中支撑体的俯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搁墩中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搁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搁墩中搁架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搁架

11导向孔

12侧板

13第二插销孔

14滑槽

15底座

16加强肘板

2支撑体

21复位弹簧

22调节件

23螺旋头

24叉车孔

25第一插销孔

3滑动组件

31滚轮

32刹车装置

33滚轮弹簧

4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1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搁墩的一种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搁墩,用于搁置支承船体分段。所述搁架包括:搁架1和支撑体2;所述搁架1的中心设有竖向的导向孔11,用于放置并约束所述支撑体2在所述搁架1内的位置,防止移动过程中支撑体2晃动。所述支撑体2同轴置于所述导向孔11内,与所述搁架1滑动配合。所述支撑体2和/或所述搁架1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体2高度的调节单元。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体2与所述搁架1之间的复位弹簧21,和设置于所述支撑体2外侧的至少一个调节件22。

其中,所述复位弹簧21的一端与所述搁架1的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体2的外侧面下部连接,使所述支撑体2受到复位弹簧21所产生的向上的拉力。或所述复位弹簧21的一端连接所述搁架1的底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体2的下端面,使所述支撑体2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或者所述复位弹簧21与所述支撑体2和所述搁架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使所述支撑体2受到等效的作用力,从而使所述支撑体的下端面在无外力作用时高于所述搁架底面。

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调节件22,各调节件22为设置于所述支撑体2外侧的突出物,且与所述支撑体2固定连接,通过与所述复位弹簧21配合,可以对所述支撑体2的高度进行一定范围调节,具有便捷、省力的效果。于一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调节范围为0~200mm。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22包括脚踏装置;当踩下所述脚踏装置后,所述支撑体2受到向下的压力沿所述导向孔11向下滑动;当松开后,所述支撑体2在复位弹簧21的作用下回复至原位。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调节也可以为同样具有调节功能的其他组件,如把手等。

于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加快速、便捷地对所述支撑体的高度进行上下调节,并对调节后的高度进行固定,于所述支撑体2的侧面开设第一插销孔25;所述搁架的侧面还设有与所述搁架1固定连接的侧板12,并于所述侧板12上的与所述第一插销孔25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插销孔13,所述第二插销孔13与所述第一插销孔25位置和大小适配。即通过移动所述调节件22使所述支撑体2于所述导向孔11内竖向滑动后,可以实现所述第一插销孔25和所述第二插销孔13位置的重合,则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一插销孔25与所述第二插销孔13之间插入插销,实现所述支撑体2在所述导向孔11内相对位置的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插销孔25和所述第二插销孔13的个数不做限定,可以为多个。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侧板12上设置有等间隔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二插销孔13,相邻的两个第二插销孔13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12上设置有呈竖向排布且间隔距离相等的多个所述第二插销孔13,从而在实现固定所述支撑体2与所述搁架1间的相对位置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对支撑体2高度的精准调节。此外,也可以防止在所述搁墩撤除承载力后,导致复位弹簧21突然收缩或弹起;以及复位弹簧21损坏或脱落后,所述支撑体2往下滑落。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二插销孔1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cm;例如所述侧板12在距离底面50mm、100mm、150mm和200mm的垂直距离上分别开有四个所述第二插销孔13。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搁架1的所述侧板12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件22对应的竖向滑槽14。所述调节件22通过且突出于滑槽14面,通过在滑槽14内滑动所述调节件22,可以限制所述调节件22的滑动行程和左右偏移,防止支撑体2的转动。

于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所述支撑体高度的水平微调,所述搁墩还设置于所述支撑体2顶端用于对所述支撑体2高度进行水平微调的螺旋头23,所述螺旋头23的顶面大小不小于所述支撑体2的横截面大小,从而可以更好地对船体底部进行支撑。通过旋转螺旋头23,可以对支撑体2高度微调。于一具体实现过程中,通过旋转所述螺旋头23,可以实现0~50mm的高度微调,从而实现对所述支撑体2高度的精确调整。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2的侧面设有对称布置的叉车孔24,方便通过叉车对移动式搁墩长距离搬运。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搁墩进行船体分段承载的方法如下:将所述搁墩搬移至指定的位置后,当所述搁墩中支撑体2的顶端高于预设的支承高度时,通过踩踏所述脚踏装置,使所述支撑体2在向下压力的作用下沿所述导向孔11往下移动,降低所述支撑体2高度来进行高度方向的调节,并将插销插所述第一插销孔25与所述第二插销孔13内,实现所述支撑体2与所述搁架1间相对高度的固定,即所述支撑体2相对于所述底座的相对高度的固定。当船体分段压载到所述搁墩上时,在船体重力作用下,搁墩被压下抵住地面,搁墩的支撑体2将承载的压力传递至所述搁架,搁架底部抵住地面,从而通过支撑体2支承船体分段。当所述搁墩中支撑体2的顶端低于所述船体的底部时,将所述脚踏装置通过油泵等顶升装置往上顶升,从而将所述支撑体2沿所述导向孔11往上移动,将插销插所述第一插销孔25与所述第二插销孔13内,实现所述支撑体2于所述搁架的相对高度的固定,即所述支撑体2相对于所述底座15的相对高度的固定,再通过对高度微调,使所述支撑体2能贴合船体底端。当船体分段压载到所述搁墩上时,在船体重力作用下,搁墩的支撑体2将承载的压力传递至所述搁架,搁架底部抵住地面,从而通过支撑体2支承船体分段。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利用搁墩进行船体分段承载的方法也可以包括:当所述预定的支承高度不大于所述支撑体自身的高度时,可不需要通过插入插销固定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搁架的高度;当船体分段压载到所述搁墩上时,在船体重力作用下,搁墩中的支撑体被压下,且支撑体的下端面、搁架底面与地面贴合,或者支撑体的下端面与地面贴合,所述支撑体2将承载的压力传递至地面,从而通过支撑体2支承船体分段。

实施例2

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搁墩的另一种实施例。

请参阅图5,在实施例1中所述搁墩基础上,所述搁架1还包括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移动所述搁墩的滑动组件3,所述滑动组件3包括滚轮31以及与所述滚轮31适配的刹车装置32。

其中,所述滚轮31为万向轮,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滑动。所述刹车装置32上设有一可以转动的吸铁石(图上未标注),当转动吸铁石后可以吸附在滚轮31上,起到固定的作用。通过所述滑动组件3可以实现所述搁墩支承位置的便捷移动、位置微调以及调整后的位置固定。于一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搁架1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滑动组件3,每个滑动组件3呈90°夹角,且离中心线成45°夹角,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滑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组件3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搁架1底部和所述滚轮31轴部之间的滚轮弹簧33。

对应的,所述搁架1中导向孔为通孔,且所述导向孔11的底部设有底座15,与所述搁架1固定连接,用于承载所述支撑体2。所述底座15为水平设置,且所述底座15的底端高度低于所述搁架1底端,所述底座15与所述搁架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所述滚轮弹簧33受压变形后的最大压缩长度。当船体分段压载至所述搁墩后,所述支撑体2将受到的压力传递至所述搁架1的滑动组件3,所述滚轮弹簧33受压收缩,从而使所述搁墩高度降低,使所述底座15的底端接触地面,将承载的压力传递至地面,从而实现搁墩受力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5与所述搁架1之间焊接有若干加强肘板16。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5的形状与所述导向孔11的水平横截面的形状相同。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体2顶端用于对所述支撑体2高度进行水平微调的螺旋头23。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2的侧面设有对称布置的叉车孔24,方便通过叉车对移动式搁墩长距离搬运。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搁墩还包括扶手4,与所述搁架1焊接相连,用于推动小车移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搁墩进行船体分段承载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s1、打开多个移动式搁墩的刹车装置32,用叉车叉入叉车孔24移动到船体分段底部的指定位置。

s2、利用支柱弹簧23和脚踏装置25踩踏配合,进行大致的高度方向调节,并将插销插所述第一插销孔25与所述第二插销孔13内,实现所述支撑体2于所述导向孔11内相对高度的固定,即所述支撑体2相对于所述底座15的相对高度的固定。

s3、旋转多个螺旋头23,结合水平测量进行支撑体2高度的微调。

s4、当进行船体分段支承时,搁墩置于船体底部,当船体分段压载到搁墩上时,在船体重力作用下,搁墩的支撑体2将承载的压力传递至所述搁架1,所述搁架1的滚轮弹簧33受力被压缩,使所述搁架1和所述支撑体2质心点向下移动并使所述底座15抵住地面,从而底座15受力支撑并通过支撑体2来支承船体分段,在实现对搁墩支承高度便捷调节的同时,可以保证支撑体2在支承船体分段时的稳定性、可靠型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利用搁墩进行船体分段承载的方法也可以包括:当所述预定的支承高度不大于所述支撑体自身的高度时,可不需要通过插入插销固定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搁架的高度;当船体分段压载到所述搁墩上时,在船体重力作用下,搁墩中的支撑体被压下,

搁墩的支撑体2将承载的压力传递至所述搁架1,所述搁架1的滚轮弹簧33受力被压缩,使所述搁架1和所述支撑体2质心点向下移动并使所述底座15抵住地面,使支撑体的下端面、底座与地面贴合,从而底座15受力支撑并通过支撑体2来支承船体分段,从而通过支撑体2支承船体分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搁墩,可以便捷地实现支承高度的调节,并且可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高度精调,避免了在船舶建造时所采用的调整垫板数量的方式来调整各分段的支承高度的工作方式,有效地提升了调整搁墩支承高度的工作效率,以及该工作环节的安全性。此外,通过在搁架1底部加装滑动组件3,可以方便短距离的支承位置移动和位置调整,更好地保证了船体片段、分段、总段的搁置水平,使现场施工人员省时省力,提高了劳动效率,更好地满足船舶建造精度要求。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