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作业石料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5206发布日期:2021-01-01 13:2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作业石料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作业石料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唯一能够实现深海精确抛石作业的船型为落管抛石船型。该船型可以实现由浅水到深水的各种精确抛石作业。

落管抛石船型一般配有大型石料舱及抛石作业系统,抛石作业系统通常包括挖掘机、输送带、抛石塔、抛石专用水下机器人等设备。其作业方式为:抛石塔内储存大量落石管段,落石管段一节节接长至海床作业位置上方,管线末端装有抛石专用水下机器人可以配合船舶自身的动力定位系统实现抛石管头的精确定位,石料舱里的石料通过挖掘机输送到输送带再输送到落石管,从而通过落石管抛落在海床上的指定位置,实现精确抛石作业。

目前,主流的抛石船一般采用中部月池抛石或舷侧抛石的单工位作业方式。因此,输送带通常采用固定输送带的形式实现单工位的供料。

这种固定式输送带对于单一工位的抛石作业是适用的。目前尚无月池和舷侧双工位作业的抛石船。如果沿用固定式输送带的方式,需要在船上布置2套固定式输送系统分别为双工位供料。这样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大大增加了输送设备的数量,进而增加了配置成本、维护成本。同时设备利用率较低。

2)抛石船甲板上设有大型石料舱、抛石塔等多种设施,甲板利用率很高,甲板面积十分珍贵,输送系统一般也需要布置在甲板面上,这种设计方式将使输送系统过多的占用甲板面积,对总布置十分不利。

3)为了实现双工位供料,输送带必然要到达抛石塔接管位置,即中间月池及舷侧,为实现作业功能,抛石塔作业时也必然也位于这两个位置,并需要在这两个工位间滑移,因此很可能与抛石塔的布置位置及运动路径发生冲突,很可能导致抛石塔的位置上移,使船舶整体重心提高,对稳性十分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作业石料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作业石料输送系统,其设于抛石船上;抛石船上设有月池和石料舱;月池的一侧设有用于将石料从石料舱输送至月池所在区域的固定式纵向输送带和用于将固定式纵向输送带输送来的石料输送至月池内落石管的第一可移动输料斗;第一可移动输料斗具有用于驱动第一可移动输料斗朝离开月池方向移动或朝靠近月池方向移动的第一动力部件;月池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石料输送至位于舷侧抛石作业工位的落石管内的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和用于将石料输送至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内的可移动伸缩输送带;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具有用于驱动第二可移动输料斗朝靠近月池方向移动或朝离开月池方向移动的第二动力部件;可移动伸缩输送带具有用于驱动可移动伸缩输送带朝靠近月池方向移动或朝离开月池方向移动的第三动力部件;可移动伸缩输送带还具有可跨过月池后延伸至固定式纵向输送带处承接石料并可缩回至月池另一侧的伸缩段。

石料舱为两个,分别为前石料舱和后石料舱,月池设于前石料舱和后石料舱之间,固定式纵向输送带为两个,其中一个固定式纵向输送带从前石料舱延伸至月池所在区域,另一个固定式纵向输送带从后石料舱延伸至月池所在区域。

固定式纵向输送带的位于月池所在区域的端部高于位于石料舱的端部。

固定式纵向输送带沿船舶纵向分布;可移动伸缩输送带沿船舶横向分布。

可移动伸缩输送带还包括不可伸缩段;伸缩段设于不可伸缩段的上方。

可移动伸缩输送带和第二可移动输料斗位于月池和右舷之间;固定式纵向输送带和第一可移动输料斗位于月池和左舷之间。

可移动伸缩输送带和第二可移动输料斗位于月池和左舷之间;固定式纵向输送带和第一可移动输料斗位于月池和右舷之间。

第一动力部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电机驱动的第一转动轮。

第二动力部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的第二转动轮。

第三动力部件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电机驱动的第三转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月池工位抛石作业及舷侧工位抛石作业,可以实现不同水深及作业类型的兼顾与覆盖,实现抛石作业能力的提升。本实用新型节省了配置成本及维护成本,提高了输送带的利用率;还大大降低了甲板占用面积,对总布置十分有利。本实用新型大大增加了布置的灵活性,为抛石塔的布置及滑移运动提供更多可调节的空间,降低抛石塔布置压力,抛石塔不需要抬高布置,对降低船舶重心十分有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月池工位作业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舷侧工位作业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非作业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作业石料输送系统,其设于抛石船10上;抛石船10上设有月池11和石料舱。

月池11的一侧设有:用于将石料从石料舱输送至月池所在区域的固定式纵向输送带20和用于将固定式纵向输送带输送来的石料输送至月池内落石管15的第一可移动输料斗31。

第一可移动输料斗31具有用于驱动第一可移动输料斗朝离开月池方向移动或朝靠近月池方向移动的第一动力部件41。

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部件41包括第一电机51和第一电机驱动的第一转动轮61。

月池11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石料输送至位于舷侧抛石作业工位的落石管16内的第二可移动输料斗32和用于将石料输送至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内的可移动伸缩输送带30。

第二可移动输料斗32具有用于驱动第二可移动输料斗朝靠近月池方向移动或朝离开月池方向移动的第二动力部件42。

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部件42包括第二电机52和第二电机驱动的第二转动轮62。

可移动伸缩输送带30具有用于驱动可移动伸缩输送带朝靠近月池方向移动或朝离开月池方向移动的第三动力部件43。

本实施例中,第三动力部件43包括第三电机53和第三电机驱动的第三转动轮63。

可移动伸缩输送带30还具有可跨过月池后延伸至固定式纵向输送带处承接石料并可缩回至月池另一侧的伸缩段40。

可移动伸缩输送带30还包括不可伸缩段50;伸缩段40设于不可伸缩段50的上方。

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为明显区分伸缩段40和不可伸缩段50,伸缩段40特以虚线方式表示。需要说明的是,该虚线并非表示该部件看不见。

固定式纵向输送带20的位于月池所在区域的端部高于位于石料舱的端部。

固定式纵向输送带20沿船舶纵向分布。可移动伸缩输送带30沿船舶横向分布。在船舶中,船首到船尾的方向为纵向,左舷到右舷的方向为横向。

本实施例中,石料舱为两个,分别为前石料舱12和后石料舱13;月池11设于前石料舱12和后石料舱13之间,固定式纵向输送带20为两个,其中一个固定式纵向输送带从前石料舱延伸至月池所在区域,另一个固定式纵向输送带从后石料舱延伸至月池所在区域。

本实施例中,可移动伸缩输送带30和第二可移动输料斗32位于月池和右舷之间;固定式纵向输送带20和第一可移动输料斗31位于月池和左舷之间。

在另外的实施中,可移动伸缩输送带和第二可移动输料斗位于月池和左舷之间;固定式纵向输送带和第一可移动输料斗位于月池和右舷之间。

本实施例的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作业石料输送系统,其有两种作业状态,分别为月池工位作业状态和舷侧工位作业状态。

月池工位作业状态,如图1所示,先对位于月池内的抛石塔(图上未示出)进行落石管的接管,待月池内的落石管接管完毕后,第一可移动输料斗朝月池方向移动,直至位于固定式纵向输送带的石料出口端的下方,第一可移动输料斗的出料口对准落石管;第一可移动输料斗在该位置锁定;石料从石料舱通过固定式纵向输送带输送至第一可移动输料斗内,然后进入落石管,这样,向落石管供料,并完成抛石。

月池工位作业状态时,可移动伸缩输送带的伸缩段缩回不可伸缩段的上方,可移动伸缩输送带和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均位于月池的另一侧。

舷侧工位作业状态,如图2和图3所示,先对位于舷侧的抛石塔(图上未示出)进行落石管的接管,待舷侧的落石管接管完毕后,第一可移动输料斗朝离开月池的方向移动,离开固定式纵向输送带的石料出口端的位置;可移动伸缩输送带的伸缩段向固定式纵向输送带方向伸出,可移动伸缩输送带的伸缩段跨过月池,并与固定式纵向输送带的石料出口端衔接,然后在该位置锁定;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向舷侧作业工位方向移动,直至第二可移动输料斗的出料口对准落石管,然后在该位置锁定;石料从石料舱通过固定式纵向输送带输送并经过可移动伸缩输送带,进而输送至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内,然后进入落石管,这样,向落石管供料,并完成抛石。

舷侧工位作业完成后,如图4所示,可移动伸缩输送带的伸缩段缩回到不可伸缩段的上方,可移动伸缩输送带和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均移动并锁定于月池和舷侧之间的收存位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条船上实现中部月池和舷侧双工位的抛石作业供料和供料切换作业;采用固定式输送带和移动式输动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双工位供料。

本实用新型的石料输送系统,作为抛石船的抛石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采用可移动的组合式设计形式,实现抛石塔在不同工位作业时的石料供应,从而保障月池及舷侧双工位作业功能的实现,提升落管抛石船型的适用性及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月池工位抛石作业及舷侧工位抛石作业,可以实现不同水深及作业类型的兼顾与覆盖,实现抛石作业能力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与两套固定式输送带相比,节省了配置成本及维护成本,提高了输送带的利用率;还大大降低了甲板占用面积,对总布置十分有利。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带可移动的布置方式及相叠的储存方式,大大增加了布置的灵活性,为抛石塔的布置及滑移运动提供更多可调节的空间,降低抛石塔布置压力,抛石塔不需要抬高布置,对降低船舶重心十分有利。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