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浪舷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2015发布日期:2021-08-20 16:4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防风浪舷灯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风浪舷灯箱。



背景技术:

舷灯作为船舶航行信号灯的一种,是所有船舶必须配备的设备,左舷为红灯,右舷为绿灯,在视线不理想的情况下,可给其他船舶提供示宽和航行信息,以避免与其他船只碰撞。舷灯箱作为舷灯的收纳和保护装置,其形式和位置是否合适对舷灯能否发挥作用起决定作用。

对于舷灯的设置位置,规范规定应安装在舷侧或接近舷侧处,高度范围应不超过前桅灯高度的四分之三,并且不应低到受甲板灯光的干扰。另外,规范要求舷灯在112.5°的水平弧内显示不间断的灯光,其装置(如舷灯箱)要使灯光从船的正前方到各自一舷的正横后方22.5°内显示,并在正前方在1°到3°范围内切断,其垂向光弧应保证从水平上方5°到水平下方5°的所有角度内,至少保持所要求的最低发光强度,即应保证舷灯在水平上、下方各5°的垂向范围内不被遮挡。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目前的解决方案都是非常规做法,方法一是将舷灯布置于首楼甲板上或者主甲板0.25l范围内;方法二是提高舷灯高度,抬高至甲板设备和货物的高度以上;方法二是采用钢管或其他装置将舷灯伸出至最大船宽之外。

如图1所示,舷灯箱体10类似于半开口的盒子,内设有舷灯安装座20舷灯(未示出)裸露在箱内,如位于船首,易于被风浪侵袭,舷灯易损坏,而将舷灯箱至于上建甲板处,可以避免风浪,但易被船体结构、甲板设备等遮蔽,不能满足规范对可视角度的要求;如一味的抬高舷灯箱的高度,将直接影响前桅的高度;如将舷灯箱伸出舷外,则涉及舷灯箱的紧固等要求,在通过对于船宽有严格要求的航道时,将不能满足当局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浪舷灯箱,以缓解了现有的舷灯箱的舷灯裸露在箱内,如位于船首,易于被风浪侵袭,舷灯易损坏,而将舷灯箱至于上建甲板处,可以避免风浪,但易被船体结构、甲板设备等遮蔽,不能满足规范对可视角度的要求;如一味的抬高舷灯箱的高度,将直接影响前桅的高度;如将舷灯箱伸出舷外,则涉及舷灯箱的紧固等要求,在通过对于船宽有严格要求的航道时,将不能满足当局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风浪舷灯箱,包括灯箱本体和透明保护罩;

所述灯箱本体上设有一开口,以使安装在所述灯箱本体内的舷灯的灯光能够从该开口照射出去;

所述透明保护罩设置在该开口处,用于防止风浪进入所述灯箱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保护罩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舷灯位于所述透明保护罩的圆心处。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保护罩为玻璃或者有机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保护罩与所述灯箱本体的相接处设有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为橡胶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灯箱本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所述顶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连接,所述顶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翼板;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翼板;

所述透明保护罩分别与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二翼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翼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灯箱本体内部,所述第二翼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灯箱本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翼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背向所述灯箱本体内部,所述第二翼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背向所述灯箱本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风浪舷灯箱,包括灯箱本体和透明保护罩;所述灯箱本体上设有一开口,以使安装在所述灯箱本体内的舷灯的灯光能够从该开口照射出去;所述透明保护罩设置在该开口处,用于防止风浪进入所述灯箱本体内。

灯箱本体的开口处设有透明保护罩,能够避免风浪进入灯箱本体内而损坏舷灯,因此该防风浪舷灯箱可以布置于主甲板易受风浪侵袭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于船体的首楼最前端靠近最大船宽的地方,从而满足垂向正负5°范围内光线不被遮挡的要求,透明保护罩能够保证灯箱本体内的舷灯的正常工作,不易被破坏,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舷灯箱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风浪舷灯箱的第一种形式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风浪舷灯箱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风浪舷灯箱的第二种形式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风浪舷灯箱的首楼应用示意图。

图标:10-舷灯箱体;20-舷灯安装座;

100-灯箱本体;110-底板;120-第一侧板;130-第二侧板;140-顶板;150-左侧板;160-右侧板;170-第一翼板;180-第二翼板;200-透明保护罩;300-舷灯;400-密封结构;500-首楼;510-首楼边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风浪舷灯箱,包括灯箱本体和透明保护罩200。

舷灯300安装在灯箱本体100内,灯箱本体100上设有一开口,以使安装在灯箱本体内的舷灯300的灯光能够从该开口照射出去。

透明保护罩200设置在该开口处,用于防止风浪进入灯箱本体100内。

灯箱本体100的开口处设有透明保护罩200,能够避免风浪进入灯箱本体100内而损坏舷灯300,因此该防风浪舷灯箱可以布置于主甲板易受风浪侵袭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于船体的首楼500最前端靠近最大船宽的地方,从而满足垂向正负5°范围内光线不被遮挡的要求。透明保护罩200能够保证灯箱本体100内的舷灯300的正常工作,不易被破坏,提高了安全性。

具体地,灯箱本体100包括底板110、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和顶板140;第一侧板120和第二侧板130间隔设置,第一侧板120和第二侧板130的底部均与底板110连接,第一侧板120的高度大于第二侧板130的高度,顶板140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20的顶部连接,顶板14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翼板170;第二侧板130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翼板180。

同时,灯箱本体100包括左侧板150和右侧板160,且左侧板150和右侧板160间隔设置在第一侧板120和第二侧板130之间,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左侧板150和右侧板160均与底板110垂直。

透明保护罩200分别与第一翼板170和第二翼板180连接,同时,透明保护罩200还与左侧板150和右侧板160的内侧壁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顶板140和第二翼板180分别与底板110平行设置,且顶板140朝向第二侧板130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第一翼板170远离顶板140的一端朝向灯箱本体100内部,第二翼板180远离第二侧板130的一端朝向灯箱本体100内部。

具体地,灯箱本体100内的舷灯300的位置与保护罩和第二翼板180的交点之间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在90°~91°之间,通常情况下,夹角a可以选择为91°,以使在正前方在规定的范围内切断,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该夹角的大小,以使该防风浪舷灯箱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以及实际使用。另外,第一翼板170也倾斜设置,且舷灯300的位置与保护罩和第一翼板170的交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b至少为22.5°。

本实施例中,因透明保护罩200与第一翼板170和第二翼板180之间通过密封结构400连接,上述的夹角a和夹角b均是透明保护罩200的净透光角度,保证舷灯300的灯光透过透明保护罩200的角度满足规范要求的112.5°的要求。

普通的舷灯箱作为半开口的箱式结构,其基本尺寸可参见标准sc152.6-86,如图1所示,传统的舷灯箱的长度l’和宽度w’分别为1100mm和315mm,高度h’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通过也接近700mm。本实施例中,该防内浪舷灯箱的长度l为450mm,高度h为380mm,相对于传统的舷灯箱,在满足舷灯300水平光弧的要求的前提下,减小舷灯箱尺寸,使其更加轻巧灵便。

如图4、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翼板170远离顶板140的一端背向灯箱本体100内部,第二翼板180远离第二侧板130的一端背向灯箱本体100内部,即将该防风浪舷灯箱设置为内嵌式结构型式。可以将第一翼板170和第二翼板180分别与船体结构直接连接,当该防风浪舷灯箱布置于首楼500时,将该防风浪舷灯箱调整为内嵌式结构型式进行安装使用,类似于车辆的“大灯”,可根据船体外板型式进行调整,可与外板保持高度的完整性,从而达到美观可靠的目的。

优选地,透明保护罩200为圆弧形。进一步的,舷灯300位于透明保护罩200的圆心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透明保护罩200为圆弧形,且舷灯300的光源位置处于透明保护罩200的圆心位置,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不仅可以保证了舷灯300的可视范围,还可以有效减小波浪的冲击,能够有效地提高透明保护罩200的安全使用性。

进一步的,透明保护罩200为玻璃或者有机材料。

具体地,舷灯箱的透明保护罩200可采用防浪透光玻璃、防弹玻璃、透光性较高的有机材料等,从而保证舷灯300的光照强度,即3海里内舷灯300光照强度不得衰减。

进一步的,透明保护罩200与灯箱本体100的相接处设有密封结构400,以将该透明保护罩200和灯箱本体100之间进行密封,防止风浪进入该灯箱本体100内部,从而将其内部的舷灯300损坏,影响正常使用。因此,该防风浪舷灯箱可以设置在船体的船首位置或者主甲板易受风浪侵袭的位置,也可以采用嵌入式结构型式设置于首楼500最前端靠近最大船宽的地方,从而满足垂向正负5°范围内光线不被遮挡的要求,打破了传统舷灯箱对其安装位置的约束,更为灵便轻巧。

优选地,密封结构400为橡胶密封条。

具体地,防内浪舷灯箱的透明保护罩200通过橡胶密封条与灯箱本体100紧密相连,从而保证该防风浪舷灯箱的水密性。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的密封结构400将透明保护罩200和灯箱本体100之间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防风浪舷灯箱,还包括灯箱门,该灯箱门可拆卸地连接在灯箱本体100的侧壁上。

具体地,灯箱门可以安装在灯箱本体100的底板110上,可以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方便灯箱本体100内的舷灯300的更换和维修。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风浪舷灯300,可设置于船舶的任何部分,透明保护罩200用以保证舷灯300的正常高效工作,具有防风浪性能,同时提高了可靠性:位于首楼500,且靠近首楼边线510,便于船员在首楼500内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舷灯300,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风浪舷灯箱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满足最为苛刻的舷灯300垂向角度的限制,其结构型式更为灵巧,便于操作。透明保护罩200的设计为舷灯箱的布置提供了多种安装渠道,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风浪舷灯300,不受风浪载荷影响。可以采用正常结构型式和内嵌式结构型式保证舷灯300与船体结构保持高度的完整性,同时提高舷灯箱维护的安全性。而上述布置使得舷灯300能够满足规范关于舷灯300最为严苛的要求,即舷灯300在垂向正负5°范围内无遮挡的要求,且该防风浪舷灯箱的结构型式打破了传统舷灯箱对其尺寸的约束,更为灵便轻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风浪舷灯箱,包括灯箱本体100和透明保护罩200,舷灯300安装在灯箱本体100内,灯箱本体100上设有一开口,以使舷灯300的灯光能够从该开口照射出去;透明保护罩200设置在该开口处,用于防止风浪进入灯箱本体100内。灯箱本体100的开口处设有透明保护罩200,能够避免风浪进入灯箱本体100内而损坏舷灯300,因此该防风浪舷灯箱可以布置于主甲板易受风浪侵袭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于船体的首楼500最前端靠近最大船宽的地方,从而满足垂向正负5°范围内光线不被遮挡的要求,透明保护罩200能够保证灯箱本体100内的舷灯300的正常工作,不易被破坏,提高了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