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胀救生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4276发布日期:2021-05-28 14:4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气胀救生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事救助领域,尤指一种气胀救生平台。
背景技术
: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旅游、客运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海上事故也在不断增多,海事救助部门肩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在实施海事救助任务时,救助设备与装备的选择与使用,将直接影响救助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关乎失事船舶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现有的救助设备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吊运及布放困难、使用面积需求大的问题,影响救助的效率和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胀救生平台,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吊运及布放困难、使用面积需求大的问题。同时,为了适用于不同干舷高度的船舶,提供了不同的产品组合,特殊的滑道结构特点,增加了滑道强度与刚度,提高了安全性和救援有效性。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气胀救生平台,包括:可充气式的救生滑梯,充气后所述救生滑梯的顶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失事船舶;可充气式的救生筏,所述救生筏充气后漂浮于水面上,且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救生滑梯的底端和救援船舶之间;供容纳未充气的救生滑梯和救生筏的收纳包,所述收纳包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可断裂的易断绳缝合连接。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救生滑梯的顶端设有自锁挂钩,所述救生滑梯通过所述自锁挂钩和所述失事船舶连接。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救生滑梯的底端设有登山扣;所述救生筏设有连接环,通过所述连接环和所述登山扣连接实现所述救生滑梯和所述救生筏连接。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救生筏的第一筏绳揽,所述第一筏绳揽和所述失事船舶连接。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救生筏的第二筏绳揽,所述第二筏绳揽和所述救援船舶连接。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救生滑梯包括:供充气的滑梯气室,设有第一排气阀;内置高压气体且连接于所述滑梯气室的滑梯气瓶;连接于所述滑梯气瓶的供控制所述滑梯气瓶对所述滑梯气室充气的第一释放首揽。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梯气室包括:上下相对设置且连接的多个长条形的上梯气室和下梯气室;交叉连接于所述上梯气室和下梯气室的加强梯气室。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救生筏包括:环形的筏气室,设有第二排气阀;内置高压气体且连接于所述筏气室的筏气瓶;连接于筏气瓶的供控制筏气瓶对筏气室充气的第二释放首揽。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收纳包包括:供容纳未充气的救生滑梯的滑梯袋;供容纳未充气的救生筏的筏袋,所述筏袋和所述滑梯袋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筏袋的相对两侧设有横向的固定带;所述滑梯袋的相对两侧设有竖向的吊带;所述筏袋设于所述滑梯袋的上方,所述吊带穿设于所述固定带从而连接所述筏袋和所述滑梯袋。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救生滑梯和救生筏收纳于收纳包,便于一同吊放到失事船舶上提高效率,一起吊运可避免单独吊运降低吊运效率。充气后进行使用,遇险船舶上的人员可以依次顺着救生滑梯转移到救生筏上,从而实现逃生目的,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救生平台的结构复杂、吊运及布放困难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收纳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救生滑梯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救生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收纳包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包括:可充气式的救生滑梯20,充气后救生滑梯20的顶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失事船舶;可充气式的救生筏30,救生筏30充气后漂浮于水面上,且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救生滑梯20的底端和救援船舶之间;供容纳未充气的救生滑梯20和救生筏30的收纳包40,收纳包40设有开口,开口通过可断裂的易断绳50缝合连接。本发明通过将救生滑梯和救生筏收纳于收纳包,便于一同吊放到失事船舶上提高效率,一起吊运可避免单独吊运降低吊运效率。充气后进行使用,遇险船舶上的人员可以依次顺着救生滑梯转移到救生筏上,从而实现逃生目的,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救生平台的结构复杂、吊运及布放困难的问题。作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所示,将救生滑梯20的顶端抵靠于失事船舶的甲板10的一侧。失事船舶的甲板10的一侧设有围栏11。作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3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救生滑梯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救生筏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救生滑梯20的顶端设有自锁挂钩60,救生滑梯20通过自锁挂钩60和失事船舶的甲板10上的围栏11连接。具体地,自锁挂钩60的一端通过金属卸扣与救生滑梯20连接,自锁挂钩60的另一端可快速与失事船舶的围栏11连接,并且自带的锁紧装置可在连接后自动锁紧,避免由于风浪的影响出现脱钩现象,增加连接安全与可靠性。作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包括设于救生滑梯20的顶部的连接绳索61,通过连接绳索61也能将救生滑梯20和失事船舶连接。为了适应不同失事船舶的结构特点,救生滑梯20的顶部设置有备用的连接绳索61,可实现无法使用挂钩的船舷结构连接;该救生滑梯下部设置有金属登山扣,滑梯气胀后可实现与救生筏的快速连接。作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救生滑梯20的底端设有登山扣62;救生筏30设有连接环63,通过连接环63和登山扣62连接实现救生滑梯20和救生筏30连接。连接环63通过软质材料与救生筏30连接,待气胀后可实现救生筏30与救生滑梯20的底端的登山扣62快速连接,使救生滑梯与救生筏组合成一个整体,避免救生筏受波浪漂移而不稳定。进一步地,在登山扣62与连接环63预连接后,通过绳揽收紧器64进行收紧,使救生滑梯20与失事船舶之间无相对移动,减少救生滑梯20的串动。作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包括连接于救生筏30的第一筏绳揽70,第一筏绳揽70和失事船舶连接。具体地,将第一筏绳揽70和失事船舶的甲板10的围栏11连接。作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包括连接于救生筏30的第二筏绳揽71,第二筏绳揽71和救援船舶连接。在救生平台与救援船舶之间设置有绳揽,以降低救生平台受海上风浪的影响,增加可靠性与安全性。作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3所示,救生滑梯20包括:供充气的滑梯气室21,设有第一排气阀;内置高压气体且连接于滑梯气室21的滑梯气瓶22;连接于滑梯气瓶22的供控制滑梯气瓶22对滑梯气室21充气的第一释放首揽23。滑梯气室21为橡胶布。滑梯气瓶22内装有高压压缩气体。滑梯气瓶22通过高压软管把压缩气体快速输送至滑梯气室21内。作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滑梯气室21包括:上下相对设置且连接的多个长条形的上梯气室210和下梯气室211;交叉连接于上梯气室210和下梯气室211的加强梯气室212。滑梯气室21包括上下两个独立的气室,每一个气室可承载滑梯的正常支撑结构和使用,任一气室出现问题时,救生滑梯仍可正常使用,增加滑梯的安全系数。通过设置有若干个加强作用的三角形状的加强梯气室212,以解决滑梯的长度过长、中间部分容易变形而无法使用的问题。作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救生筏30包括:环形的筏气室31,设有第二排气阀;内置高压气体且连接于筏气室的筏气瓶32;连接于筏气瓶32的供控制筏气瓶32对筏气室31充气的第二释放首揽。通过设第二排气阀,可排出气体,避免压力过大造成的损坏。进一步地,还包括连通于环形的筏气室中间的加强筏气室33,能够加强救生筏整体的强度和浮力。进一步地,救生筏30上设置有扶手绳34,便于攀爬,保障安全性。具体地,扶手绳34附着于加强筏气室33的侧部。进一步地,救生筏30上设置有反光帖,以便易被发现。作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收纳包40包括:供容纳未充气的救生滑梯20的滑梯袋41;供容纳未充气的救生筏30的筏袋42,筏袋42和滑梯袋41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作为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筏袋42的相对两侧设有横向的固定带43;滑梯袋41的相对两侧设有竖向的吊带44;筏袋42设于滑梯袋41的上方,吊带44穿设于固定带43和筏袋42侧部之间的缝隙,从而连接筏袋42和滑梯袋41。筏袋42和滑梯袋41形成一个整体,一起吊运可避免单独吊运降低吊运效率。气胀滑梯和救生筏有多种规格配置,可以根据船舶干舷高度和船上人员数量进行自由组合。具体地,为了适应不同干舷高度和不同数量人员的船舶,提供多种规格的配置,具体配置如下:滑梯规格mes-d6.5mes-d9.0mes-d10.0存放高度m6.59.010.0救生筏规格aor-10aor-30aor-50aor-100aor-152额定乘员103050100152质量kg60110175300450下面对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使用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在遇险后,通过救援船上的吊机或直升飞机把内放救生滑梯和救生筏的收纳袋一次吊运到遇险船舶的甲板上。救生筏和救生滑梯分别收纳在筏袋和滑梯袋内,将救生筏连接的第二筏绳揽和救援船舶保持连接。通过自锁挂钩把滑梯袋连接在遇险船舶的甲板围栏上。把释放首缆和救生筏的控制绳揽固定在遇险船舶的甲板围栏上。向遇险船舶和救援船舶之间的水域投放筏袋。待筏袋抛投到水面后,通过拉动第二释放首缆,释放筏气瓶的压缩气体且通过高压软管输送到筏气室中,救生筏开始气胀撑断易断绳。接着通过第一释放首缆释放滑梯气瓶,通过高压软管把压缩气体输送到上梯气室和下梯气室及加强梯气室中,完成救生滑梯的充气。待救生滑梯和救生筏完全气胀后,将救生滑梯的登山扣与救生筏的连接圆环连接,使救生滑梯和救生筏形成一个整体。通过拉紧绳揽收紧器,使救生滑梯和救生筏之间连接且无相对移动,位置稳定。遇险船舶上的人员可以依次顺着救生滑梯转移到救生筏上,从而实现逃生目的。本发明气胀救生平台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将救生滑梯和救生筏收纳于收纳包,便于一同吊放到失事船舶上提高效率,一起吊运可避免单独吊运降低吊运效率。充气后进行使用,遇险船舶上的人员可以依次顺着救生滑梯转移到救生筏上,进行逃生。储存、吊运、释放、人员转移各个环节的快速实施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救生平台的结构复杂、吊运及布放困难的问题。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