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及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90130发布日期:2021-08-06 18:42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及组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及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在实际建造过程中,为高效建造缩短施工周期,船体建造按照模块化来进行施工。通过将整个船体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块体,在船舶建造领域俗称为分段,将整船划分为一个一个分段来进行制造。同时,在分段内为了提高分段内的建造效率,通常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来划分为几个更小的块体来建造,在本技术领域分段内的块体称为组件。组件内更加方便施工,施工效率更好,将仰焊转化为平焊或立焊等。分段内所属的组件完成后在依次吊装、焊接,形成一个完成的分段。

在组件吊装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分段内结构的安装误差及吊装精度影响,吊装过程中会有部分位置卡装,无法完整的按照理想状态完成分段内组件的吊装。因此,通常在吊装的过程中会有修割结构的情况,既耽误施工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能够减小分段内结构的安装误差,提高吊装精度,减少吊装过程中出现卡装的情况。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包括舷侧底边舱组件、双层底组件以及缓装机构,所述舷侧底边舱组件包括底边舱斜板,所述双层底组件包括内底板,所述底边舱斜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缓装机构上,所述内底板的一端伸入所述缓装机构,且所述底边舱斜板设置于所述缓装机构上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内底板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缓装机构包括缓装板,所述缓装板包括斜板支撑边以及底板插接槽,所述底边舱斜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斜板支撑边上,所述内底板的一端插入所述底板插接槽。

作为优选,所述双层底组件包括纵壁板,所述缓装板包括抵靠边,所述抵靠边能够抵接于所述纵壁板。

作为优选,所述双层底组件包括与所述纵壁板垂直设置的肋板,所述内底板设置于所述纵壁板以及所述肋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纵壁板设置有纵骨,所述舷侧底边舱组件包括底边舱隔板,所述底边舱隔板设置于所述底边舱斜板的下方,所述底边舱隔板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纵骨能够伸入所述卡接槽。

作为优选,所述底边舱隔板与所述缓装板一体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抵靠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插接槽的延伸方向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斜板支撑边与所述抵靠边之间的夹角α介于120°~150°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缓装板呈扇形、三角形或者四边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的组装方法,能够减小分段内结构的安装误差,提高吊装精度,减少吊装过程中出现卡装的情况。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的组装方法,包括:

根据船舶所需底边舱的尺寸分别对舷侧底边舱组件、双层底组件以及缓装机构分别进行装焊;

移动所述舷侧底边舱组件靠近所述双层底组件,所述双层底组件的纵骨伸入所述舷侧底边舱组件的卡接槽;

继续移动所述舷侧底边舱组件靠近所述双层底组件,所述双层底组件的内底板的一端伸入所述缓装机构的底板插接槽,所述舷侧底边舱组件的底边舱斜板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内底板的上方;

对所述舷侧底边舱组件与所述双层底组件进行合拢,然后对所述底边舱斜板与所述内底板进行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通过将船舶底边舱分为两段,一段为舷侧底边舱组件,另一段为双层底组件,舷侧底边舱组件与双层底组件通过缓装机构进行限位,底边舱斜板的一端设置于缓装机构上,内底板的一端伸入缓装机构,且底边舱斜板设置于缓装机构上的一端抵接于内底板的上方,缓装机构能够减小舷侧底边舱组件与双层底组件的安装误差,提高吊装精度,减少在吊装过程中出现卡装的情况,而且操作方便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底边舱斜板与内底板抵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缓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缓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缓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00、舷侧底边舱组件;101、底边舱斜板;102、底边舱隔板;1021、卡接槽;200、双层底组件;201、内底板;202、纵壁板;2021、纵骨;203、肋板;300、缓装机构;301、缓装板;3011、斜板支撑边;3012、底板插接槽;3013、抵靠边;3014、导向槽;302、支撑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包括舷侧底边舱组件100、双层底组件200以及缓装机构300,其中,舷侧底边舱组件100包括底边舱斜板101,双层底组件200包括内底板201,底边舱斜板10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缓装机构300上,内底板201的一端能够伸入缓装机构300,当内底板201伸入缓装机构300时,底边舱斜板101设置于所述缓装机构300上的一端抵接于内底板201的上方,此时舷侧底边舱组件100与双层底组件200之间完成合拢。

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通过将船舶底边舱分为两段,一段为舷侧底边舱组件100,另一段为双层底组件200,舷侧底边舱组件100与双层底组件200通过缓装机构300进行限位,底边舱斜板101的一端设置于缓装机构300上,内底板201的一端伸入缓装机构300,且底边舱斜板101设置于缓装机构300上的一端抵接于内底板201的上方,缓装机构300能够减小舷侧底边舱组件100与双层底组件200的安装误差,提高吊装精度,减少在吊装过程中出现卡装的情况,而且操作方便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缓装机构300包括缓装板301,其中,缓装板301包括斜板支撑边3011以及底板插接槽3012,底边舱斜板101的一端设置于斜板支撑边3011上,内底板201的一端能够插入底板插接槽3012,底板插接槽3012对双层底组件200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定,内底板201插入底板插接槽3012的过程中,能够减小舷侧底边舱组件100与双层底组件200之间合拢时发生卡接的情况,减少吊装过程中舷侧底边舱组件100与双层底组件200的临时修割,同时也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隐患,方便船舶高效的建造。

双层底组件200包括纵壁板202,缓装板301包括抵靠边3013,抵靠边3013能够抵接于纵壁板202,通过设置纵壁板202,一方面能够支撑内底板201,保证内底板201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纵壁板202能够用于与抵靠边3013抵接,纵壁板202又能够对缓装板301进行一定的支撑,保证了缓装板301以及底边舱斜板101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双层底组件200包括与纵壁板202垂直设置的肋板203,内底板201设置于纵壁板202以及肋板203上,通过设置肋板203,肋板203与纵壁板202之间相互支撑,纵壁板202的结构稳定性得到提升,同时,内底板201得到支撑,内底板201的结构稳定性得到提升,从而使得双层底组件200的稳定性得到提升。

本实施例中的纵壁板202设置有纵骨2021,舷侧底边舱组件100包括底边舱隔板102,底边舱隔板102设置于底边舱斜板101的下方,底边舱隔板102设置有卡接槽1021,卡接槽1021与纵骨2021配合使用,且纵骨2021能够伸入卡接槽1021,通过设置底边舱隔板102,底边舱斜板101得到底边舱隔板102的支撑,提升了底边舱斜板101的稳定性;通过纵骨2021以及与纵骨2021配合的卡接槽1021,在舷侧底边舱组件100与双层底组件200合拢时,纵骨2021伸入卡接槽1021内,防止舷侧底边舱组件100与双层底组件200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便于焊接,同时能够保证舷侧底边舱组件100与双层底组件200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底边舱隔板102可以与缓装板301采用分体设置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一体设置,将底边舱隔板102与缓装板301一体设置,能够便于在舷侧底边舱组件100组装阶段就对缓装板301进行配置,减少二次切割的繁琐程序,节省时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抵靠边3013的延伸方向与底板插接槽3012的延伸方向垂直,一方面便于内底板201伸入底板插接槽3012,使得整个伸入过程连贯顺畅,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抵靠边3013更好地与纵壁板202抵接,避免缓装板301发生晃动。可选地,斜板支撑边3011与抵靠边3013之间的夹角α介于120°~150°之间,以满足底边舱斜板101的支撑需求。缓装板301可以但不限于呈扇形、三角形或者四边形,优选为扇形。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缓装板301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缓装板301在底板插接槽3012的开口处设置有圆弧形的导向槽3014,通过设置圆弧形的导向槽3014,能够使得内底板201更加顺利地伸入底板插接槽3012。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缓装板301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缓装板30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翼302,支撑翼302能够与纵壁板202抵接,通过设置支撑翼302,能够提高纵壁板202对缓装板301的支撑效果,而且能够防止缓装板301向缓装板301的两侧发生晃动,提升了缓装板301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的组装方法,包括:

s1、根据船舶所需底边舱的尺寸分别对舷侧底边舱组件100、双层底组件200以及缓装机构300分别进行装焊;

s2、移动舷侧底边舱组件100靠近双层底组件200,双层底组件200的纵骨2021伸入舷侧底边舱组件100的卡接槽1021;

s3、继续移动舷侧底边舱组件100靠近双层底组件200,双层底组件200的内底板201的一端伸入缓装机构300的底板插接槽3012,舷侧底边舱组件100的底边舱斜板101的一端抵接于内底板201的上方;

s4、对舷侧底边舱组件100与双层底组件200进行合拢,然后对底边舱斜板101与内底板201进行焊接。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底边舱分段组装结构的组装方法,避免在吊装过程中舷侧底边舱组件100与双层底组件200卡装的情况,减少吊装过程中的临时修割。如果纵骨2021存在安装误差时,可以直接将舷侧底边舱组件100从上往下吊装,减少吊装平移误差,操作方便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