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潜水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29610发布日期:2021-11-17 21:3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潜水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潜水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户外潜水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潜水的原意是为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后潜水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以在水下活动为主要内容,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目的的休闲运动,广为大众所喜爱,在潜水运动中,如果遇到暗流或者涡流时,潜水人员会被水流拉走,甚至会撞击到礁石导致潜水人员受伤,因此潜水时采用保护装置对人进行保护。
3.现有的保护装置在对人进行保护时,通常会采用保护壳对潜水员进行保护,但是现有的保护壳体积较大,导致潜水时阻力较大,从而导致潜水员需要更多的耗氧量克服阻力,影响潜水,而且在遇到暗流时,人很容易随暗流移动,靠人的力很难脱离,从而导致潜水员需要花费较大的氧气与体力,导致潜水员容易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户外潜水安全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保护壳较大干扰潜水员移动、不能保护人从暗流中脱离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户外潜水安全保护装置,包括上环板与下环板,所述上环板与下环板之间连接有折叠气囊,所述上环板的顶端开设有两组进气口,每组所述进气口的内部皆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内部直线设置有多组通孔,每组所述进气口的外侧皆套接有控制环,所述控制环内壁连接有贯穿进气口的隔离板,且隔离板位于通孔的上方,所述下环板的内壁安装有喷气阀,所述喷气阀为单向阀门,所述下环板的内壁位于喷气阀的下方开设有排气嘴,所述喷气阀的底端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外侧位于喷气阀的下方开设有主动扇叶,所述传动杆的端部延伸至下环板的外侧连接有螺旋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潜水员遇到暗流时,通过对折叠气囊进气,使增加排水量,使折叠气囊形成向上的浮力,带动潜水员向上漂浮,且多余的气体能够通过喷气阀喷出,从而带动主动扇叶转动,从而带动螺旋桨转动对水进行推进,增加脱离速度。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环板的内环对称设置有两组突出板,每组突出板的外侧皆固定连接有橡胶条,且橡胶条的端部安装有连接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将装置与潜水员保护服上的扣环连接,从而避免装置与潜水员分离。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环板的底端位于螺旋桨的外侧固定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内部开设有多组通孔,所述下环板的侧面安装多组拉杆,所述拉杆的端面开设有卡槽,且每组所述控制环的外侧皆开设有与拉杆相匹配的限位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保护套对螺旋桨进行保护,并不妨碍水进入到
保护套内,且通过拉杆能够对上下环板进行连接,从而保证在不需要折叠气囊打开时,使折叠气囊不打开。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口的外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挡板的顶端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隔离板通过滑槽与进气口转动连接,所述进气口与外界的气管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隔离板在滑槽内滑动,方便对通孔关闭或者打开。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环的外壁开设有多组波纹槽,所述控制环的内壁位于限位杆的上方与下方皆开设有密封环,且进气口的外壁开设有与密封环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密封环与进气口外壁的凹槽卡合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的对控制环进行转动,并通过密封环对控制环进行密封,减少水进入到进气口中。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叠气囊的内部开设有充气腔,且充气腔位于上环板与下环板之间,所述折叠气囊为折叠波纹型,且折叠气囊的形状与上环板、下环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折叠气囊的外侧开设安装有多组对位芳纶片,每组所述对位芳纶片的外壁皆开设有波纹突出条,且每组贴合的对位芳纶片相接处皆开设斜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受到撞击时,对位芳纶片能够防止撞击时导致折叠气囊损坏,且通过折叠气囊对冲击力进行吸收
1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气阀由回位弹簧、斜面块以及压板构成,斜面块与压板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回位弹簧套接在连杆外侧,且斜面块位于下环板的外侧,所述下环板的底端开设有与斜面块相匹配的凹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多余的气体从喷气阀喷出,避免折叠气囊内部气压过大导致折叠气囊受损。
1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杆的顶端连接有球轴,所述传动杆通过球轴与斜面块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扇叶的外侧套接有圆环,所述主动扇叶通过圆环与下环板的外壁滑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环能够保证主动扇叶转动的稳定性,避免转动时发生过大的晃动。
21.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上环板、下环板以及折叠气囊,在潜水员正常潜水时,能够通过拉杆与限位杆的卡合对上下环板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减少装置的体积,减少对潜水员的干扰,且装置整体的形状为圆弧型,能够套在潜水员外侧,从而有效的减少对潜水员手部或者腿部的干扰,以解决保护壳较大干扰潜水员移动的问题。
23.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进气口、控制环、折叠气囊、喷气阀以及传动杆,在潜水员遇到暗流无法控制自身移动时,双手转动控制环,控制环转动时限位杆与拉杆分离,解除上环板与下环板之间的连接,隔离板从通孔上方离开,气瓶中的高压气体瞬间从通孔进入到充气腔内,折叠气囊展开将上下环板推开,从而增加了装置的排水量,装置向上浮动至潜水员的腋下,对潜水员产生向上的浮力,使潜水员能够向上移动从而从暗流中脱离,且在折叠气囊完全展开后,气瓶持续对充气腔内充入空气,使充气腔内的气压不断的增加,气压推通过压板推动喷气阀打开,使气流通过喷气阀喷出,避免折叠气囊内部气压过大,导致折叠气囊受损,且高速的气体推动主动扇叶转动,使主动扇叶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螺旋桨转
动,螺旋桨带动水在下环板下方喷出,从而对装置整体进行推动,从而能够通过螺旋桨的推力推动潜水员向上移动,使潜水员能够更加快速的向上移动,从而脱离险境,以解决不能保护人从暗流中脱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的折叠气囊闭合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的折叠气囊展开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的对位芳纶片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发明图6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31.图8为本发明图6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32.图9为本发明的喷气阀以及传动杆结构示意图;
33.图10为本发明的进气口剖面结构示意图;
34.图11为本发明的控制环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上环板;101、突出板;102、橡胶条;103、连接环;2、下环板;201、拉杆;202、保护套;203、排气嘴;3、进气口;301、挡板;302、通孔;303、滑槽;4、控制环;401、限位杆;402、隔离板;403、密封环;5、折叠气囊;501、充气腔;6、对位芳纶片;601、波纹突出条;602、斜面;7、喷气阀;701、回位弹簧;702、斜面块;703、压板;8、传动杆;801、主动扇叶;802、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7.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38.一种户外潜水安全保护装置,如图1至图11所示,包括上环板1与下环板2,上环板1与下环板2之间连接有折叠气囊5,折叠气囊5的内部开设有充气腔501,且充气腔501位于上环板1与下环板2之间,折叠气囊5为折叠波纹型,且折叠气囊5的形状与上环板1、下环板2的形状相匹配,折叠气囊5的外侧开设安装有多组对位芳纶片6,每组对位芳纶片6的外壁皆开设有波纹突出条601,且每组贴合的对位芳纶片6相接处皆开设斜面602,上环板1的顶端开设有两组进气口3,每组进气口3的内部皆安装有挡板301,且挡板301的内部直线设置有多组通孔302,每组进气口3的外侧皆套接有控制环4,控制环4内壁连接有贯穿进气口3的隔离板402,且隔离板402位于通孔302的上方,进气口3的外壁开设有滑槽303,且滑槽303与挡板301的顶端位于同一平面,隔离板402通过滑槽303与进气口3转动连接,进气口3与外界的气管固定连接,当潜水员在潜水时遇到了暗流或者涡流无法控制自身移动时,此时首先通过双手转动控制环4,控制环4转动时限位杆401与拉杆201分离,解除上环板1与下环板2之间的连接,使下环板2能够自由移动,且控制环4带动隔离板402转动,使隔离板402从通孔302
上方离开,气瓶中的高压气体瞬间从通孔302进入到充气腔501内,折叠气囊5展开将上下环板推开,从而增加了装置的排水量,使装置产生正浮力,且在折叠气囊5展开后,能够推动对位芳纶片6展开,对位芳纶片6能够有效的减少碰撞对折叠气囊5的摩擦,避免折叠气囊5在碰撞时发生破损;
39.下环板2的内壁安装有喷气阀7,喷气阀7为单向阀门,喷气阀7由回位弹簧701、斜面块702以及压板703构成,斜面块702与压板703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回位弹簧701套接在连杆外侧,且斜面块702位于下环板2的外侧,下环板2的底端开设有与斜面块702相匹配的凹面,下环板2的内壁位于喷气阀7的下方开设有排气嘴203,喷气阀7的底端连接有传动杆8,且传动杆8的外侧位于喷气阀7的下方开设有主动扇叶801,传动杆8的端部延伸至下环板2的外侧连接有螺旋桨802,下环板2的底端位于螺旋桨802的外侧固定有保护套202,保护套202内部开设有多组通孔,下环板2的侧面安装多组拉杆201,拉杆201的端面开设有卡槽,且每组控制环4的外侧皆开设有与拉杆201相匹配的限位杆401,气瓶持续对充气腔501内充入空气,使充气腔501内的气压不断的增加,气压推通过压板703推动喷气阀7打开,使气流通过喷气阀7喷出,避免折叠气囊5内部气压过大,导致折叠气囊5受损,且高速的气体推动主动扇叶801转动,使主动扇叶801带动传动杆8转动,传动杆8带动螺旋桨802转动,螺旋桨802带动水在下环板2下方喷出,从而对装置整体进行推动,从而能够通过螺旋桨802的推力推动潜水员向上移动,使潜水员能够更加快速的向上移动。
40.请参阅图1与图3,上环板1的内环对称设置有两组突出板101,每组突出板101的外侧皆固定连接有橡胶条102,且橡胶条102的端部安装有连接环103,能够方便的将装置与潜水员进行连接。
41.请参阅图10与图11,控制环4的外壁开设有多组波纹槽,控制环4的内壁位于限位杆401的上方与下方皆开设有密封环403,且进气口3的外壁开设有与密封环403相匹配的凹槽,密封环403与进气口3外壁的凹槽卡合连接,从而避免外界水进入到进气口3中,避免充气腔501内部进水。
42.请参阅图8,传动杆8的顶端连接有球轴,传动杆8通过球轴与斜面块702转动连接,主动扇叶801的外侧套接有圆环,主动扇叶801通过圆环与下环板2的外壁滑动。
4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在对装置进行使用前,首先潜水员将气瓶背起,随后将装置放置在潜水员前方位于腰部位置,使保护装置的开口与气瓶贴合,通过连接环103与潜水服外侧的扣环连接,从而对装置进行限位,随后将进气口3与气瓶的一组输出管连接,完成装置的安装;
44.随后潜水员下水,保护装置可以作为配重块为潜水员提供一定的负浮力,便于潜水员下沉,且在潜水员到达海底后,一般下潜时潜水员都是面部向下,保护装置位于潜水员与海床之间,对潜水员与海床之间进行隔离,从而能够减少潜水员与海床的接触;
45.当潜水员在潜水时遇到了暗流或者涡流无法控制自身移动时,此时首先通过双手转动控制环4,控制环4转动时限位杆401与拉杆201分离,解除上环板1与下环板2之间的连接,使下环板2能够自由移动,且控制环4带动隔离板402转动,使隔离板402从通孔302上方离开,气瓶中的高压气体瞬间从通孔302进入到充气腔501内,折叠气囊5展开将上下环板推开,从而增加了装置的排水量,使装置产生正浮力,使装置向上浮动至潜水员的腋下,对潜水员产生向上的浮力,使潜水员能够向上移动从而从暗流中脱离,且在折叠气囊5展开时,
会带动外侧连接的多组对位芳纶片6展开,对位芳纶片6附着在装置的外侧,如果潜水员在暗流的带动下与礁石发生碰撞,装置突出位置会先与礁石碰撞,对位芳纶片6能够有效的减少碰撞对折叠气囊5的摩擦,避免折叠气囊5在碰撞时发生破损,且折叠气囊5能够有效的对冲击进行吸收,减少冲击对潜水员的冲击,保证潜水员的安全;
46.且在折叠气囊5完全展开后,气瓶持续对充气腔501内充入空气,使充气腔501内的气压不断的增加,气压推通过压板703推动喷气阀7打开,使气流通过喷气阀7喷出,避免折叠气囊5内部气压过大,导致折叠气囊5受损,且高速的气体推动主动扇叶801转动,使主动扇叶801带动传动杆8转动,传动杆8带动螺旋桨802转动,螺旋桨802带动水在下环板2下方喷出,从而对装置整体进行推动,从而能够通过螺旋桨802的推力推动潜水员向上移动,使潜水员能够更加快速的向上移动,从而脱离险境;
47.当潜水员脱险上浮后,需要对装置进行收起,此时首先将进气口3与外界的管道分离,随后下压上环板1对折叠气囊5进行挤压,折叠气囊5在折叠时,会带动多组对位芳纶片6移动,且对位芳纶片6的外壁开设有斜面,能够减少对位芳纶片6重叠时对折叠气囊5折叠时的干扰,提高折叠气囊5的压缩率,使充气腔501内的空气排出,直至下环板2外侧的拉杆201移动到限位杆401位置,此时转动控制环4,带动限位杆401插入的拉杆201外侧的卡槽中,对上环板1与下环板2进行固定,完成对装置的收起,方便对装置进行运输或者保存。
4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