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皮救生艇自动充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44640发布日期:2022-09-17 00:5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皮救生艇自动充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皮艇,尤其涉及一种橡皮救生艇自动充气结构。


背景技术:

2.橡皮艇现有的充气方式一般为手动充气,就是用打气筒或者脚踩是打气筒充气或者采用外置的电动充气泵进行充气。这些充气方式中手动或者脚踩打气筒的充气方式速度比较慢。
3.外置充气泵的方式需要单独的车载电源,或者外置电池提供电源进行充气,这种充气方式需要外购单独的充气泵,还需要匹配气嘴类型,紧急情况下尤其是水域救援时,不能满足快速充气的需要。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橡皮救生艇自动充气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的橡皮救生艇自动充气结构,包括自动充气装置,所述自动充气装置与橡皮救生艇设计为一体,并通过充气管与橡皮救生艇的各个气室线性连接;
8.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其外部有箱体,箱体外壳两侧呈双曲线面,双曲线面与橡皮救生艇尾部的圆柱形气室内侧粘贴在一起,箱体外壳固定于橡皮救生艇尾部内侧;
9.橡皮救生艇共设计有四个气室,包括左右两个主气室和底部两个辅助气室,橡皮救生艇呈u型,左右两个主气室位于u型结构两侧并通过隔膜隔开。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橡皮救生艇自动充气结构,橡皮救生艇抛入水中时能够遇水自动充气,能快速的对橡皮救生艇进行充气,满足在救援领域或紧急情况下需要快速充气的场景。是对传统充气方式的创新。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橡皮救生艇自动充气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v-v剖视示意图;
13.图中:
14.1、气室一,2、气室二,3、气室三,4、气室四,5、手持遥控器,6、气室三气阀,7、气室四气阀,8、等径三通接头,9、小气管,10、气管外螺纹接头,11、气管内螺纹接头,12、供电模块,13、充气泵,14、金属触点,15、等径三通接头,16、小气管,17、大气管,18、气室一气阀,19、气室二气阀,20、t型三通接头,21、控制模块,22、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6.首先对本文中可能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说明:
17.术语“和/或”是表示两者任一或两者同时均可实现,例如,x和/或y表示既包括“x”或“y”的情况也包括“x和y”的三种情况。
18.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具有”或其它类似语义的描述,应被解释为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括某技术特征要素(如原料、组分、成分、载体、剂型、材料、尺寸、零件、部件、机构、装置、步骤、工序、方法、反应条件、加工条件、参数、算法、信号、数据、产品或制品等),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列出的某技术特征要素,还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本领域公知的其它技术特征要素。
19.术语“由
……
组成”表示排除任何未明确列出的技术特征要素。若将该术语用于权利要求中,则该术语将使权利要求成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明确列出的技术特征要素以外的技术特征要素,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如果该术语只是出现在权利要求的某子句中,那么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明确列出的要素,其他子句中所记载的要素并不被排除在整体权利要求之外。
20.除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
21.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3.本实用新型的橡皮救生艇自动充气结构,包括自动充气装置,所述自动充气装置与橡皮救生艇设计为一体,并通过充气管与橡皮救生艇的各个气室线性连接;
24.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其外部有箱体,箱体外壳两侧呈双曲线面,双曲线面与橡皮救生艇尾部的圆柱形气室内侧粘贴在一起,箱体外壳固定于橡皮救生艇尾部内侧;
25.橡皮救生艇共设计有四个气室,包括左右两个主气室和底部两个辅助气室,橡皮救生艇呈u型,左右两个主气室位于u型结构两侧并通过隔膜隔开。
26.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包括设于箱体内部左右两侧各一个自动充气泵,通过底部的固
定支架用螺丝连接紧固于箱体外壳底部两侧突出矩形螺纹孔上,自动充气泵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出气管与各个气室连接,进气管通过箱体上方的进气口与空气联通。
27.所述箱体外壳双曲线的壳壁面上左右两侧各开有两个圆孔,充气泵的出气管穿过圆孔并通过两个大气管分别与左右两个主气室的气阀连接;
28.两个大气管的中间连接有t型三通接头,t型两端连接大气管,中部端口连接小气管,小气管分别连接底部两个辅助气室的气阀。
29.气管与气阀连接处为螺纹连接,螺纹处设有密封圈,气阀内部有硅胶气垫,气阀类型为止回阀。
30.在所述箱体内部,两个自动充气泵的中间位置设有供电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供电模块的中间位置为两个金属触点,这个金属触点为入水传感器的探测点,探测点突出于箱体外壳底部表面。
31.所述控制模块设有自动充气时间控制单元和充气饱满程度控制单元,并配有有线或无线手持遥控器。
32.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橡皮救生艇自动充气结构,其自动充气装置和橡皮救生艇设计为一体,通过充气管和橡皮救生艇各个气室进行线性连接。橡皮救生艇抛入水中时能够遇水自动充气,能快速的对橡皮救生艇进行充气,满足在救援领域或紧急情况下需要快速充气的场景。是对传统充气方式的创新。
33.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及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进行详细描述。
34.实施例1
35.如图1、图2所示,自动充气装置其外部有箱体外壳,箱体外壳两侧呈双曲线造型,双曲线面和橡皮救生艇尾部的圆柱形气室内侧粘贴在一起,自动充气装置外壳固定于橡皮救生艇尾部内侧。
36.橡皮艇呈u型,左右两个气室(气室一1和气室二2)位于u形两侧通过隔膜22隔开,橡皮救生艇共设计有四个气室,左右两个气室为主气室,提供主要浮力,底部两个气室 (气室三3和气室四4)为辅助气室。设计多气室的意义在于,即使有一个气室漏气,橡皮救生艇也不会沉没。
37.自动充气泵13通过底部的固定支架用螺丝连接紧固于箱体外壳底部两侧突出矩形螺纹孔上,左右各有一个。充气泵13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形状为圆形,出气管上连接有大气管17。大气管17套接在出气管上,并用扎带固定,防止漏气。进气管在箱体内部没有套管,通过箱体空腔,通过箱体空腔上方的进气口和空气联通。
38.箱体外壳内部左右两侧各自安装有一个充气泵13,分别通过大气管17连接左右两个橡皮救生艇气室气阀,采用两个充气泵13可以快速把气充满,满足紧急情况下的充气需求。
39.箱体外壳内部双曲线的壳壁面上左右两侧各开有两个圆孔,充气泵13的出气管穿过圆孔和左右两个橡皮救生艇的左右气室的气阀连接。连接处为螺纹连接,螺纹处分布有密封圈,防止漏气,气阀内部有硅胶气垫,防止反向漏气,气阀类型为止回阀。充满气后即使充气泵13停止工作,橡皮救生艇也不会漏气。
40.左右大气管17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气阀连接到橡皮救生艇的左右气室,左右两个大
气管17中间连接有t型三通接头20,t型两边连接大气管17,另一端连接小气管9,小气管9 通过气阀分别连接底部两个气室气阀。
41.在箱体外壳内部,左右气泵的中间位置为电池组,为充气泵13和橡皮艇提供供电模块12。电池组下方为控制模块21,控制模块21和电池组中间位置为两个金属触点14,这个金属触点14为入水传感器的探测点,探测点突出于箱体外壳底部表面,当橡皮救生艇开机后,控制模块21启动,把橡皮救生艇抛入水中后,入水传感器动作,信号传回控制模块21,控制模块21控制充气泵13工作,对橡皮救生艇进行充气。
42.通过控制模块21可以设定自动充气时间,也可以根据充气饱满程度通过遥控器控制随时进行补气。
43.连接左右主气室的大气管17都在箱体外壳内部,连接底部气室的小气管9通过安装于箱体外壳外壁的内外双螺纹连接后突出于箱体外壳表面连接到底部气室的气阀上,气阀用螺纹连接底部气室,气阀类型同为止回阀。
44.手持遥控器5连接线连接并穿过箱体外壳侧壁后连接到箱体外壳内部的控制电路上,可以对充气泵13进行充气操作或补气操作等。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