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RCS隐身及防弹功能的船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08204发布日期:2022-04-16 16:2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具备RCS隐身及防弹功能的船用窗的制作方法
具备rcs隐身及防弹功能的船用窗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船舶隐身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rcs隐身及防弹功能的船用窗。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于军、辅舰船上需要电磁屏蔽及隐身的船用窗,因结构、工艺等限制,过去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功能,要么选择电磁屏蔽,要么选择隐身功能,两者无法兼备。并且电磁屏蔽窗的功能为将电磁波反射,不具备rcs隐身功能,因此急需一种适用于军工的具有隐身及防弹功能的船用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备rcs隐身及防弹功能的船用窗,解决现有磁屏蔽窗不具有隐身功能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具备rcs隐身及防弹功能的船用窗,其包括窗框、rcs隐身防弹玻璃、电连接件和压紧组件。窗框的内侧具有一安装槽,安装槽具有一侧壁和一底壁。rcs隐身防弹玻璃设置于安装槽内,rcs隐身防弹玻璃的外侧设置于底壁,rcs隐身防弹玻璃具有隐身层、加热层和电磁屏蔽层,隐身层具有吸收电磁波功能。电连接件与rcs隐身防弹玻璃连接,电连接件包括电加热线和屏蔽网,电加热线的一端与电加热层电性连接,屏蔽网的一端与电磁屏蔽层电性连接,电加热线和屏蔽网的另一端引出窗框。压紧组件与窗框连接,压紧组件包括压板件和锁紧件,压板件的一端压在rcs隐身防弹玻璃上,压板件的另一端通过锁紧件与窗框固定连接。
6.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紧固件,窗框远离防弹玻璃的一侧设置有与紧固件对应的紧固孔,窗框通过紧固件与船体固定连接。
7.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紧固件使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紧固孔为螺栓孔。
8.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多个胶条,多个胶条对应设置于rcs隐身防弹玻璃与底壁和压板件之间。
9.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导电胶条,导电胶条套装于窗框的外侧,且与屏蔽网连接。
10.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窗框与底壁邻接的外侧呈锥形,且其表面喷涂有隐身涂料。
11.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隐身层是带有隐身图案的ito膜,ito膜位于rcs隐身防弹玻璃的表面。
12.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电磁屏蔽层包括ito膜和导电网,ito膜设置于rcs隐身防弹玻璃上,导电网设置于ito膜上,且与屏蔽网连接。
13.在第一方面的第八可能实现方式中,rcs隐身防弹玻璃包括硼硅玻璃、超白玻璃和pc板,超白玻璃设置于硼硅玻璃上,pc板设置于超白玻璃上。
14.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锁紧件使用十字沉头螺钉。
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
16.本技术的具备rcs隐身及防弹功能的船用窗,其使用具有电磁波吸收功能的隐身层,减低反射波,实现rcs隐身功能。同时本技术还通过改变玻璃表面镀ito膜方阻,改变防护电磁波的透过率,通过对加热层进行电加热丝布丝设计,满足电加热功能要求。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具备rcs隐身及防弹功能的船用窗的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0.请参阅图1,其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具备rcs隐身及防弹功能的船用窗的部分示意图。如图所示,具备rcs隐身及防弹功能的船用窗1包括窗框2、rcs隐身防弹玻璃3、电连接件4和压紧组件5。窗框2的内侧具有一安装槽21,如图1所示,安装槽21位于窗框2的右侧。安装槽21具有一侧壁211和一底壁212。窗框2在制作时,采用定制铝型材,按照设计尺寸、经过煨弯模具煨弯成型后,再将各段型材对应拼接焊接成型,打磨光滑后,制得窗框2。
21.在本实施例中,窗框2与底壁212邻接的外侧呈锥形,换句话说,窗框2的外侧呈锥形,通过将窗框2的外侧设计成锥形,可以对电磁波进行散射,增加其隐身功能。同时窗框2的表面喷涂有隐身涂料,以最大程度降低电磁波的反射,进一步增加其隐身性能。隐身涂料的主要材料选择为磁损性涂料,船用窗1在船厂安装后,对船总体喷涂隐身材料,但不以此为限。
22.rcs隐身防弹玻璃3设置于安装槽21内。rcs隐身防弹玻璃3的外侧设置于底壁212。在本实施例中,rcs隐身防弹玻璃3的边缘采用胶条6包裹,rcs隐身防弹玻璃3的外侧通过胶条6设置于底壁212上。rcs隐身防弹玻璃3包括硼硅玻璃、超白玻璃和pc板,超白玻璃设置于硼硅玻璃上,pc板设置于超白玻璃上。硼硅玻璃作为迎弹层,超白玻璃作为过渡层以增加透光率,保护层使用pc板,至于各层玻璃的厚度需经过仿真测试确定结构,然后经过防弹测试进行验证,最终合理的确定防弹玻璃结构。
23.rcs隐身防弹玻璃3具有隐身层31、加热层32和电磁屏蔽层33。隐身层31是带有隐身图案的ito膜,ito膜位于rcs隐身防弹玻璃3的表面。具体而言,先在玻璃面镀ito膜,根据隐身图案制作丝网,然后将制作好的丝网进行触摸,按照这个方式制作形成的玻璃具有吸收电磁波的功能,从而达到rcs隐身效果,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玻璃镀ito膜的图形,来改变不同波段的吸波能力,其相较于现有电磁波反射实现隐身功能的玻璃而言,吸收电磁波隐身方式是船舶行业的首次使用。
24.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层32通过布丝机,根据客户要求的功率进行设计,确定其电加
热功能,然后将电加热丝布置于rcs隐身防弹玻璃3内,实现电加热功能。电磁屏蔽层33包括ito膜和导电网,ito膜设置于rcs隐身防弹玻璃3上,导电网设置于ito膜上,且与屏蔽网42连接。具体而言,在玻璃内侧玻璃面镀ito膜,通过镀ito膜的层数来增加方阻,优选的,镀ito膜的层数为两层。在达到固定方阻后,玻璃镀膜面粘接导电网,导电网与窗框连接,窗框通过导电胶条与船体连接,从而达到透波率功能。
25.电连接件4与rcs隐身防弹玻璃3连接。电连接件4包括电加热线41和屏蔽网42,电加热线41的一端与电加热层32电性连接,屏蔽网42的一端与电磁屏蔽层33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屏蔽网42的一端是与导电网连接的。电加热线41和屏蔽网42的另一端引出窗框2。在本实施例中,侧壁211上设有一通孔22,电加热线41经由通孔22引出而与船体电加热系统连接,屏蔽网42设置于压紧组件5与窗框2之间引出。
26.压紧组件5与窗框2连接。压紧组件5包括压板件51和锁紧件52,压板件51的一端压在rcs隐身防弹玻璃3上,在本实施例中,压板件51的一端压在胶条6上。压板件51的另一端通过锁紧件52与窗框2固定连接,如此将rcs隐身防弹玻璃3牢牢固定于安装槽21内。锁紧件52使用十字沉头螺钉,但不以此为限。
27.在本实施例中,船用窗1还包括紧固件7。窗框2远离防弹玻璃的一侧设置有与紧固件7对应的紧固孔23,如图1所示,紧固孔23位于窗框2的左侧。窗框2通过紧固件7与船体s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7使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紧固孔23为螺栓孔,如此,窗框2为螺栓式安装,这样可以避免采用焊接安装结构在焊接时的高温对玻璃造成破坏。
28.承上所述,船用窗1还包括导电胶条8。导电胶条8套装于窗框2的外侧,且与屏蔽网42连接。具体而言,屏蔽网42与去除氧化层的窗框2连接,使用十字沉头螺钉将压板件51安装上窗框2上,将导电胶条8套装于窗框2的外侧,使船用窗1与船体s导电,船用窗1与船体s非导电面用胶条隔开,使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将窗框2与船体s紧固,并完成组装。
2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船用窗1的整体设计按照gb/t5746-2014船用固定矩形窗标准执行,防弹按照gjb3030-1997标准执行,rcs隐身按照hjb180-1998标准执行,透波率按照gjb7954-2012标准执行。
30.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rcs隐身及防弹功能的船用窗,其使用具有电磁波吸收功能的隐身层31,减低反射波,实现rcs隐身功能。同时本技术还通过改变玻璃表面镀ito膜方阻,改变防护电磁波的透过率,通过对加热层32进行电加热丝布丝设计,满足电加热功能要求。并且本技术的窗框设计为螺栓式安装,避免焊接安装结构在焊接时高温对于玻璃的破坏。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