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及船舶。
背景技术:2.目前,水上作业时,如果船只发生故障,通常使用拖船拖拽故障船只,使其回到码头或其他维修地点。拖船上设置有气动弹簧拖钩,弹簧拖钩连接于绳索的一端,绳索另一端与被拖船只连接,当被拖船只无需被拖拽时,绳索能够脱离弹簧拖钩。弹簧拖钩通常包括基座、钩体和弯钩头,钩体的一端连接有弯钩头,弯钩头能够上下摆动,以实现与绳索分离。钩体的另一端通过垂直于甲板面的转轴与基座转动连接,使得当被拖船只因水上的波动偏转时,钩体能够转动至与被拖船只的船体中心线重合,使绳索和钩体位于同一直线内。钩体底部通常滚动连接有滚轮,滚轮与甲板面接触,减少钩体与甲板面之间的摩擦力。
3.现有技术中,弹簧拖钩的基座与固定在甲板面上的支撑座固定连接,钩体与甲板面平行设置,而且将弯钩头伸出甲板,使弯钩头外露于舷侧,保证弯钩头在上下摆动时具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也避免了弯钩头与甲板之间发生磕碰,降低了甲板变形的可能性。但弯钩头伸出甲板的长度较小,弯钩头上下摆动时,仍然会磕碰甲板边缘,提高了船舶的维护成本。目前的支撑座能够适用的船型范围较小,不能适用于不便外露弯钩头的船型。而且,在船舶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对于甲板表面的平面度要求不高,而且在安装船上的其他设备时,均需踩踏甲板或对甲板产生磨损,使得甲板表面通常存在凹坑。当滚轮在甲板上滚动时,若滚动至凹坑内,凹坑会限制滚轮继续滚动,阻碍弹簧拖钩的左右摆动,导致钩体与绳索之间形成夹角,易损坏弯钩头,缩短了弹簧拖钩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耐用性。
4.基于此,亟需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及船舶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以实现将弹簧拖钩完全放置在甲板上,扩大了支撑组件适用的船型的范围,又保证弹簧拖钩的弯钩头能够顺利上下摆动,钩体能够顺利左右摆动,降低了船舶的维护成本。
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以避免甲板被弯钩头磕碰变形,降低了船舶的维护成本。
7.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弹簧拖钩,所述弹簧拖钩包括基座和钩体,所述基座与所述钩体通过竖直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9.连接座,底面能够与船舶的甲板连接,所述连接座的侧壁与所述基座连接;
10.滑道座,包括连接板和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圆心均位于所述转轴的轴线上,两个所述弧形板沿径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水平设置且连接在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所述连接板将两个所述弧形板均划分为上下排布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两个所述第一板段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围成滑道,且所述第二板段的底部与所述甲板连接,所述钩体底
部的滚轮置于所述连接板上并能够沿所述滑道滑动。
11.作为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滑道座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顶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底面,所述加强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弧形板连接。
12.作为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板沿所述弧形板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强板均平行设置。
13.作为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滑道座还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封板,两个所述封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且每个所述封板的两侧均分别与两个所述弧形板连接,每个所述封板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甲板,所述封板的顶部凸出于所述连接板设置。
14.作为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包括竖板、横板和竖直设置的肘板,所述横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竖板一侧的顶部,所述竖板另一侧的侧壁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肘板位于所述横板下方且与所述甲板、所述横板和所述竖板均连接。
15.作为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肘板沿所述竖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其中一个所述肘板与所述甲板下方连接的强纵桁正对设置。
16.作为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钩体的两侧且均能够与所述钩体抵接,所述限位件呈倒u型,所述滑道座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限位件底部的开口内,所述限位件能够沿所述滑道座滑动,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能够固定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滑道座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结构。
17.作为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通孔和固定件,所述第一板段上沿所述滑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件的侧臂,另一端可选择地穿设于任一所述通孔。
18.作为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述侧臂后螺纹连接有螺母,另一端可选择地穿设于任一所述通孔后设置所述螺栓的螺头。
19.一种船舶,包括弹簧拖钩以及如上所述的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其包括连接座和滑道座。连接板将弧形板划分为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即连接板与甲板之间间隔设置,使得放置在连接板上的钩体与甲板之间间隔设置,利于实现将弹簧拖钩完全放置在甲板上,扩大了支撑组件和弹簧拖钩适用的船型的范围,避免了弯钩头在上下摆动时与甲板边缘以及甲板表面发生磕碰,保证了弹簧拖钩的耐用度,也避免了甲板被弯钩头磕碰变形,降低了船舶的维护成本,同时保证了绳索能够及时脱离弹簧拖钩,使得被拖船只能够及时与拖船脱离,保证了拖船能够尽快进行后续的拖拽工作,提高了效率,同时在紧急情况时,也保护了拖船的安全,而且连接板与甲板之间间隔设置,也避免了甲板上的凹坑阻碍滚轮移动,保证了滚轮能够顺利地滑动,从而当被拖船只发生偏转时,弹簧拖钩的钩体能够左右摆动直至与被拖船只的船体中心线重合,保证了弹簧拖钩的钩体与绳索在同一条直线上,降低了弯钩头损坏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了维护成本。此外,两个弧形板的圆心均位于弹簧拖钩的转轴的轴线上,且第一板段高于连接板,进一步避免了弧形板阻挡滚轮移动,第一板段也避免了滚轮与滑道座脱离,保证了耐用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船舶,包括上述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实现将弹簧拖钩完全放置在甲板上,避免了弯钩头在上下摆动时与甲板边缘以及甲板表面发生磕碰,避免了甲板被弯钩头磕碰变形,降低了船舶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与弹簧拖钩装配后的俯视图;
2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与弹簧拖钩装配后的侧视图;
2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道座的底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道座的剖视图;
2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肘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的侧视图。
31.图中:
32.10、弹簧拖钩;101、基座;102、钩体;103、转轴;104、滚轮;105、弯钩头;20、甲板;30、强纵桁;40、加强梁;
33.1、连接座;11、竖板;12、横板;13、肘板;
34.2、滑道座;21、连接板;22、弧形板;23、加强板;24、封板;200、滑道;
35.3、限位件;31、侧臂;311、穿孔;32、连接臂;
36.4、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4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如图1和图2所示的弹簧拖钩
10。弹簧拖钩10包括基座101和钩体102,钩体102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上下摆动的弯钩头105,基座101与钩体102的另一端通过竖直设置的转轴103转动连接。钩体102底部滚动连接有滚轮104。在本实施例中,钩体102的两侧均设置一个滚轮104,滚轮104通过滚轮架与钩体102连接,图中未示出滚轮架。其中,弹簧拖钩10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不是本实施例的保护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42.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支撑组件包括连接座1和滑道座2。连接座1底面能够与船舶的甲板20连接,连接座1的侧壁与弹簧拖钩10的基座101连接;滑道座2包括连接板21和两个弧形板22,两个弧形板22的圆心均位于转轴103的轴线上,两个弧形板22沿径向间隔设置,连接板21水平设置且连接在两个弧形板22之间,即连接板21呈扇环形。连接板21将两个弧形板22均划分为上下排布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两个第一板段与连接板21之间围成滑道200,且第二板段的底部与甲板20连接,钩体102底部的滚轮104置于连接板21上并能够沿滑道200滑动。
43.本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其包括连接座1和滑道座2。连接板21将弧形板22划分为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即连接板21与甲板20之间间隔设置,使得放置在连接板21上的钩体101与甲板20之间间隔设置,利于实现将弹簧拖钩10完全放置在甲板20上,扩大了弹簧拖钩10和支撑组件适用的船型的范围,避免了弯钩头105在上下摆动时与甲板20边缘以及甲板20表面发生磕碰,保证了弹簧拖钩10的耐用度,也避免了甲板20被弯钩头105磕碰变形,降低了船舶的维护成本,同时保证了绳索能够及时脱离弹簧拖钩10,使得被拖船只能够及时与拖船脱离,保证了拖船能够尽快进行后续的拖拽工作,提高了效率,同时在紧急情况时,也保护了拖船的安全。而且连接板21与甲板20之间间隔设置,也避免了甲板20上的凹坑阻碍滚轮104移动,保证了滚轮104能够顺利地滑动,从而当被拖船只发生偏转时,弹簧拖钩10的钩体102能够左右摆动直至与被拖船只的船体中心线重合,保证了弹簧拖钩10的钩体102与绳索在同一条直线上,降低了弯钩头105损坏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了维护成本。此外,两个弧形板22的圆心均位于弹簧拖钩10的转轴103的轴线上,且第一板段高于连接板21,进一步避免了弧形板22阻挡滚轮104移动,第一板段也避免了滚轮104与滑道座2脱离,保证了耐用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44.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弧形板22均竖直设置,保证了与甲板20和连接板21之间的垂直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滑道座2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避免了因滑道座2倒塌导致的弯钩头105与甲板20表面发生磕碰,保证了弹簧拖钩10的耐用度。进一步地,两个弧形板22的高度相同。
45.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滑道座2还包括加强板23,加强板23的顶部连接于连接板21底面,加强板2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弧形板22连接。设置加强板23,进一步提高了滑道座2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滑道座2的结构稳定性以及耐用性,进一步避免了因滑道座2倒塌导致的弯钩头105与甲板20表面发生磕碰,降低了维护成本,也保证了拖船能够尽快进行后续的拖拽工作,提高了效率,同时在紧急情况时,也保护了拖船的安全。
46.进一步地,加强板23沿弧形板22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加强板23均平行设置。设置多个加强板23,能够进一步提高了滑道座2的结构强度,且多个加强板23之间平行设置,也便于加工,避免了逐个调整每个加强板23的角度,加快了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3竖直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板23还可沿弧形板22的径向设置,加强板23也可倾斜于
甲板20设置,在此均不作限定。
47.优选地,滑道座2还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封板24,两个封板24分别连接于连接板21的两端,且每个封板24的两侧均分别与两个弧形板22连接,每个封板24的底部均连接于甲板20,封板24的顶部凸出于连接板21设置。设置封板24,进一步提高了滑道座2的结构强度,保证了耐用性。而且封板24和弧形板22以及连接板21底面也能够围成封闭空间,避免了水汽和杂质进入封闭空间,即封板24与弧形板22仅有一侧与水汽以及杂质接触,延缓了水汽和杂质对于滑道座2的腐蚀作用,保证了滑道座2的耐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也避免了对于封闭空间的清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使用便利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48.在本实施例中,封板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板22同一侧的端部连接,避免了弧形板22的端部凸出于封板24而导致的对船上人员的剐蹭,保证了船上人员的安全性。
49.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3设置有三个,处于中间位置的加强板23连接于两个弧形板22的中部,且此加强板23沿弧形板23的径向延伸,此加强板23与每个封板24之间所夹的角度均为45
°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加强板23与两个封板24之间的角度可不同也可为其他数值,在此不作限定。
50.具体地,连接板21、弧形板22、加强板23以及封板24均为金属板,滑道座2上的各个连接处均通过焊接连接,弧形板22和封板24也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甲板20连接。具体地,弧形板22和封板24位于封闭空间外侧的外侧壁的底部均开设有坡口,保证了焊接强度。且每个加强板23的底面均高于弧形板22的底面,使得甲板20与加强板23不接触,避免了因加强板23的尺寸精度较差而导致的甲板20与封板24和弧形板22之间不能完全贴合,从而降低了对于甲板20与封板24以及甲板20与弧形板22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影响,也降低了对于加强板23的加工精度的需求,利于生产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51.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连接座1包括竖板11、横板12和竖直设置的肘板13,横板12垂直连接于竖板11一侧的顶部,竖板11另一侧的侧壁与基座101连接,肘板13位于横板12下方且与甲板20、横板12和竖板11均连接。上述结构设置,保证了连接座1结构强度,保证了弹簧拖钩10与甲板20之间的稳定连接,提高了连接座1的结构稳定性以及耐用性,避免了因连接座1倒塌导致的弹簧拖钩10与甲板20表面发生磕碰,降低了维护成本,也保证了拖船能够尽快进行后续的拖拽工作,提高了效率,同时在紧急情况时,也保护了拖船的安全。
52.在本实施例中,肘板13呈梯形,三条直边分别与横板12、竖板11以及甲板20连接,肘板13的小端设置在顶部,大端设置在底部,小端与横板12连接,大端与甲板20连接,增大了肘板13与甲板20之间的连接面积,进一步保证了肘板13的支撑作用,保证了连接座1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因连接座1倒塌导致的弹簧拖钩10与甲板20表面发生磕碰。
53.优选地,肘板13沿竖板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其中一个肘板13与甲板20下方连接的强纵桁30正对设置。设置多个肘板13,进一步保证了连接座1的结构强度。当弹簧拖钩10拖拽被拖船只时,肘板13与强纵桁30之间的正对设置,也避免了连接座1对于甲板20拉扯导致的甲板20变形,进一步降低了船舶的维护成本,而且也避免了因甲板20变形导致的弹簧拖钩10倾斜,降低了弹簧拖钩10对于滑道座2过大导致的滑道座2倒塌,避免了弹簧拖钩10与甲板20表面发生磕碰。需要说明的是,以图1中的方向为例,在图1中的上下方向为竖板11的宽度方向。
54.在本实施例中,肘板13设置有三个,位于中间的肘板13与强纵桁30正对设置。甲板20下方连接有两个加强梁40,另两个肘板13与两个加强梁40一一正对设置,进一步降低了甲板20变形的可能性,降低了船舶的维护成本。
55.具体地,竖板11、横板12和肘板13均为金属材质,肘板13与竖板11、横板12和甲板20均焊接连接,竖板11与横板12和甲板20之间均焊接连接。肘板13的三个直边上均开设有坡口,保证了焊接连接的连接强度。竖板11底部也开设有坡口,保证竖板11与甲板20之间的焊接连接的连接强度。且竖板11位于三个肘板13的同一侧,也使得肘板13相背于竖板11的一侧呈开放式结构,便于清理甲板20上的杂质。
56.现有技术中,基座101通常为金属材质,可通过螺栓与竖板11连接,或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竖板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01的边缘开设有坡口,并通过焊接与竖板11连接。
57.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图2、图7、图8所示,支撑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件3,两个限位件3分别位于钩体102的两侧且均能够与钩体102抵接,限位件3呈倒u型,滑道座2至少部分置于限位件3底部的开口内,限位件3能够沿滑道座2滑动,限位件3上设置有能够固定限位件3与滑道座2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结构。当弹簧拖钩10拖拽被拖船只时,弹簧拖钩10需要能够沿滑道200滑动,此时两个限位件3分别固定在滑道座2的两端,避免了弹簧拖钩10与滑道座2脱离,避免了甲板20被弯钩头105磕碰而变形,降低了船舶的维护成本,同时保证了弯钩头105能够顺利上下摆动,使得绳索能够及时脱离弹簧拖钩10,使得被拖船只能够及时与拖船脱离,保证了拖船能够尽快进行后续的拖拽工作,提高了效率,同时在紧急情况时,也保护了拖船的安全。当弹簧拖钩10无需拖拽被拖船只时,弹簧拖钩10不需要能够沿滑道200滑动,此时两个限位件3分别位于钩体102的两侧且与钩体102抵接,且两个限位件3均与滑道座2固定,同时也避免了弹簧拖钩10与滑道座2脱离,避免了弹簧拖钩10与限位件3发生碰撞,保证了限位件3的耐用性。
58.可以理解的是,限位件3包括两个侧臂31以及连接于两个侧臂31之间的连接臂32。当限位件3与滑道座2固定时,两个侧臂31分别对应与两个弧形板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滚轮架位于连接臂32下方,滚轮104连接于滚轮架端部的底面上,即滚轮架的端部以及滚轮104能够穿过限位件3,使得限位件3直接与钩体102抵接。
59.具体地,固定结构包括通孔和固定件4,第一板段上沿滑道200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固定件4的一端穿过限位件3的侧臂31,另一端可选择地穿设于任一通孔。
60.在本实施例中,侧臂31上开设有穿孔311,固定件4通过穿孔311穿过侧臂31。每个侧臂31上均开设有两个穿孔311,每个穿孔311内均设置有一个固定件4,即每个限位件3上均连接于四个固定件4。此种结构设置,避免了限位件3绕固定件转动,保证了限位件3对于钩体102的限位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侧臂31上开设的穿孔311数量可适应性调整,在此不作限定。
61.两个弧形板22上均开设有四组孔组,每组孔组均包括两个通孔,其中两组孔组位于对应弧形板22的两端,另两组孔组位于对应弧形板22的中部,两个弧形板22上的四组孔组一一对应设置。当弹簧拖钩10拖拽被拖船只时,两个限位件3位于弧形板22的两端,且每个侧臂31上的两个穿孔311分别与对应弧形板22端部的孔组的两个通孔正对,使每个限位件3上的四个固定件4分别穿设于一个通孔和一个穿孔311,将两个限位件3固定在滑道座2的两端。当弹簧拖钩10无需拖拽被拖船只时,两个限位件3位于弧形板22的中部,且每个侧
臂31上的两个穿孔311分别与对应弧形板22中部的孔组的两个通孔正对,使每个限位件3上的四个固定件4分别穿设于一个通孔和一个穿孔311,将两个限位件3固定在滑道座2的中部。
62.在本实施例中,当限位件3通过固定件4固定在滑道座2上时,限位件3的两个侧臂31的内侧面分别与滑道座2的弧形板22贴合,且限位件3的连接臂32高于滑道座2的顶部,即连接臂32与弧形板22的顶部之间间隔设置,在保证限位件3与固定件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减少了滑道座2与限位件3的接触面积,降低了限位件3因与滑道座2磕碰变形的可能性,进一步保证了支撑组件的耐用性。
63.进一步地,固定件4为螺栓,固定件4的一端穿过限位件3的侧臂31后螺纹连接有螺母,另一端可选择地穿设于任一通孔后设置螺栓的螺头。上述结构设置,简化了固定结构的结构,成本较低,而且将螺母置于限位件3的外侧,也便于使用扳手等工具拧紧,保证了限位件3的限位作用,防止弹簧拖钩10脱离滑道座2。
6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船舶。具体地,船舶包括弹簧拖钩10以及如前文中描述的弹簧拖钩的支撑组件。船舶实现了将弹簧拖钩完全放置在甲板20上,避免了弯钩头105在上下摆动时与甲板20边缘以及甲板20表面发生磕碰,避免了甲板20被弯钩头105磕碰变形,降低了船舶的维护成本。
65.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