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串联式快速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8513发布日期:2022-08-31 12:1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串联式快速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换气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串联式快速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船舱中一般会设置有换气装置,用于改善船舱内的空气质量。通过将船舱内的气体排出,并吸取外界的新鲜空气来实现换气。
3.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换气装置,容易将外界湿度较大的空气吸入到船舱中,影响船舱中的环境。并且在长期工作之后,船舱中的换气风机温度会升高,长期工作之后影响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4.因此需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串联式快速换气装置。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船用串联式快速换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端部可拆卸连接,进气管底部和排气管底部分别设置有送气口和吸气口,换气装置还包括,快拆机构,用于连接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风机,设置在进气管中用于吸取外界空气并通过送气口排出;排气风机,设置在排气管中用于从吸气口中吸入空气并送入外界;干燥机构,设置在进气管中用于对空气进行干燥,干燥机构包括设置有网孔的干燥箱,干燥箱中填充干燥剂,干燥箱和进气管可拆卸连接;冷却机构,设置在排气管中用于对进气风机和排气风机进行冷却,冷却机构包括循环管路和设置在排气管中的冷却箱。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结构,通过快拆机构可以实现快速的拼装连接,增加了干燥机构,通过添加干燥剂并和进气管可拆卸连接,在进气管进气时实现了对气体的干燥;并且通过进气管和排气管分开的结构,在使用时先将干燥的气体送入船舱,再通过排气管将舱内污浊的气体排出,当室内空气较干燥时,还可以将干燥机构拆卸下,使用更加方便。
8.更进一步的,所述快拆机构包括设置在排气管端部的插接杆、转动安装在进气管端部的转盘以及设置在进气管上的定位件;转盘上设置有供插接杆通过的通孔,插接杆上设置有弯曲的导向槽,通孔内壁上设置有和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进气管端部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上开口供插接杆通过;环形板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定位件用于固定滑块的位置;转盘上设置有驱动滑块移动的驱动件。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快拆机构采用插接杆和转盘配合的结构,进气管和排气管相互靠近时,插接杆进入到转盘中,导向块和导向槽相互配合,在导向杆前进时会带动转盘进行转动,通过驱动件带动滑块进行滑动,用于进行定位。
10.更进一步的,环形板上设置有两处固定块,两处固定块以环形板的中心线为中心堆成设置,固定块内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块的外部,螺杆一端连接锥
齿轮,驱动件包括设置在转盘上的卡齿,卡齿和锥齿轮啮合;环形板上设置有两处滑槽,滑槽与螺杆长度方向相同,两处滑槽中分别安装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以及第二滑块部分位于滑槽中并沿着滑槽滑动;螺杆穿过滑块并和滑块螺纹配合;第一滑块上连接有活动杆,进气管上设置有和活动杆配合的插槽,定位件用于固定定位杆的位置。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了螺杆和锥齿轮的结构,在转盘转动时会带动锥齿轮转动,带动螺杆转动,因为滑块被滑槽导向了,因此两处滑块会沿着滑槽进行相互靠近和远离的移动,在插接杆前进时,第一滑块带动活动杆向着进气管内壁的方向移动,活动杆和插槽配合,再对活动杆进行定位,就可以实现对活动杆、滑块以及插接杆的定位。
12.更进一步的,进气管侧壁开设有定位槽,定位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定位槽中的定位杆,定位杆滑动安装在定位槽中,定位槽中设置有复位件,复位件一端连接定位杆,另一端连接定位槽的端部内壁;定位杆端部延伸至定位槽外部,活动杆上设置有定位杆配合的卡槽;定位杆端部设置有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逐渐靠近插槽并向远离进气管中心的方向倾斜。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定位槽和定位杆的结构,在活动杆进入到插槽中之后,会挤压定位杆的端部,是的定位杆朝着定位槽中移动,继续移动时,定位杆和卡槽的位置对应,在复位件的作用下使得定位杆和卡槽配合,实现了对定位杆的定位,完成了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的连接,拼接过程中,只需要将插接杆送入到转盘中前进一端路径即可,使用更加方便。
14.更进一步的,复位件包括设置在定位槽中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定位杆,另一端连接定位槽的端部内壁;定位槽上设置有和外部连通的条形孔,条形孔中设置有延伸杆,条形孔和定位槽的长度方向相同,延伸杆延伸至条形孔的外部并沿着条形孔滑动。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结构,在进行进气管和排气管的拆卸时,通过滑动延伸杆就可以带动定位杆移动,使得定位杆端部和活动杆分离,向外拉动排气管和插接杆就可以实现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的分离,操作方便。
16.更进一步的,循环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包括设置在进气管内壁上的冷却管一和冷却管二,冷却管一以及冷却管二的一端开口设置在进气管端部内壁上,冷却管一以及冷却管二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第一连接管中部环绕进气风机设置;第二管路包括设置在排气管内壁上的冷却管三以及冷却管四,冷却管三和冷却管四一端开口延伸至排气管端部之外且设置为锥形管,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第二连接管中部环绕排气风机设置;冷却箱两侧设置有延伸管,延伸管分别连接至冷却管三和冷却管四,延伸管上设置有水泵;冷却管三与冷却管一插接,冷却管四与冷却管二插接。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管和排气管采用同一套冷却系统,在进行进气管和排气管的拼接时,将冷却管一和冷却管三插接,冷却管四和冷却管二插接,将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的冷却管道连接在一起,使用更加方便。
18.更进一步的,进气管内壁设置有安装通道用于安装冷却管一和冷却管二,进气管中设置有封堵件,安装通道中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中设置有环形气囊,冷却管三与冷却管一的插接处与一个环形气囊内侧相抵,冷却管四与冷却管二的插接处与另一个环形气囊内侧相抵。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安装通道的结构,在安装通道上设置环形槽和环形气囊的结构,当进气管和排气管上的冷却管相互插接之后,通过环形气囊的封堵,可以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
20.更进一步的,进气管内壁上设置有挤压管,进气管内壁设置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和挤压管连通,并且进气通道的两端延伸至环形槽处;环形气囊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安装在进气通道内壁并将进气通道封堵。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挤压管和进气通道的结构,通过进气通道的结构向着环形气囊中充气,就可以使得气囊膨胀,使得气囊内壁将冷却管的连接处抵紧,实现了较好的密封效果。
22.更进一步的,第二滑块上设置有挤压杆,挤压管的端部开口朝向挤压杆设置,挤压杆端部滑动安装在挤压管中并连接有活塞;挤压杆的端部以及活塞滑动安装在挤压管中。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挤压杆的结构和挤压管配合,在第二滑块移动时会带动挤压杆移动,带动活塞移动,实现了进气通道的充气,对环形气囊进行充气;也即在插接杆前进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进气管和排气管的连接,还可以实现对冷区管连接处的封堵,使用更加方便。
24.更进一步的,进气管上设置有安装孔,干燥箱穿过安装孔进去到进气管内,干燥箱底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和进气管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25.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26.1、使用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结构,通过快拆机构可以实现快速的拼装连接,增加了干燥机构,通过添加干燥剂并和进气管可拆卸连接,在进气管进气时实现了对气体的干燥;并且通过进气管和排气管分开的结构,在使用时先将干燥的气体送入船舱,再通过排气管将舱内污浊的气体排出,当室内空气较干燥时,还可以将干燥机构拆卸下,使用更加方便。
27.2、使用了插接杆、转盘、第一滑块以及活动杆的结构,在进气管和排气管相互靠近时,插接杆带动转盘转动,是的滑块和活动杆移动,最终是的活动杆进入到插槽中,通过定位杆可以实现定位,最终实现了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的连接,使用较为方便。
28.3、使用了第二滑块和挤压杆的结构,在进气管和排气管拼接的同时,可以对进气管中的环形气囊进行充气,在冷却管插接之后,环形气囊将连接处抵紧,起到了封堵的效果,提升了密封性。
附图说明
29.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主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32.图3为图1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主体结构水平截面示意图;
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进气管竖直截面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进气管;11、进气风机;12、送气口;13、干燥箱;14、插槽;15、定位槽;16、定位杆;17、延伸杆;18、挤压杆;19、挤压管;2、排气管;21、排气风机;22、吸气口;3、冷却
箱;31、冷却管一;32、冷却管二;33、冷却管三;34、冷却管四;4、插接杆;5、转盘;6、环形板;61、固定块;62、螺杆;63、滑槽;64、第一滑块;65、第二滑块;66、活动杆;7、进气通道;8、环形气囊;8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37.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技术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38.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39.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
40.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41.这里参考作为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和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横截面图来描述发明的实施例。这样,可以预期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容差导致的从所示形状的变化。因此,本技术的实施例不应当局限于在此所示的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由于例如制造导致的形状偏差。因此,图中显示的区实质上是示意性的,它们的形状并不意图显示器件的区的实际形状且并不意图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42.参照图1-图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船用串联式快速换气装置,包括进气管1和排气管2,进气管1和排气管2的端部可拆卸连接,进气管1底部和排气管2底部分别设置有送气口12和吸气口22,换气装置还包括:
43.快拆机构,用于连接进气管1和排气管2;进气风机11,设置在进气管1中用于吸取外界空气并通过送气口12排出;排气风机21,设置在排气管2中用于从吸气口22中吸入空气并送入外界;干燥机构,设置在进气管1中用于对空气进行干燥,干燥机构包括设置有网孔的干燥箱13,干燥箱13中填充干燥剂,干燥箱13和进气管1可拆卸连接;冷却机构,设置在排
气管2中用于对进气风机11和排气风机21进行冷却,冷却机构包括循环管路和设置在排气管2中的冷却箱3。
44.其中,进气管1上设置有安装孔,干燥箱13穿过安装孔进去到进气管1内,干燥箱13底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和进气管1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在不需要使用时,方便将干燥箱13取下。
45.对于进气管1和排气管2的连接,通过快拆机构来实现的,快拆机构包括设置在排气管2端部的插接杆4、转动安装在进气管1端部的转盘5以及设置在进气管1上的定位件;转盘5上设置有供插接杆4通过的通孔,插接杆4上设置有弯曲的导向槽,导向槽弯曲设置,并且导向槽的弯曲方向为逐渐靠近插接杆4的端部并沿着插接杆4的圆周方向进行弯曲。通孔内壁上设置有和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导向块和导向槽配合之后,插接杆4前进时,导向块和导向槽相互作用,使得转盘5转动。进气管1端部设置有环形板6,环形板6上开口供插接杆4通过;环形板6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64和第二滑块65,定位件用于固定滑块的位置;转盘5上设置有驱动滑块移动的驱动件。环形板6上设置有两处固定块61,两处固定块61以环形板6的中心线为中心堆成设置,固定块61内转动安装有螺杆62,螺杆62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块61的外部,螺杆62一端连接锥齿轮,驱动件包括设置在转盘5上的卡齿,卡齿和锥齿轮啮合;环形板6上设置有两处滑槽63,滑槽63与螺杆62长度方向相同,两处滑槽63中分别安装第一滑块64和第二滑块65,第一滑块64以及第二滑块65部分位于滑槽63中并沿着滑槽63滑动;螺杆62穿过滑块并和滑块螺纹配合;第一滑块64上连接有活动杆66,进气管1上设置有和活动杆66配合的插槽14,定位件用于固定定位杆16的位置。
46.采用了螺杆62和锥齿轮的结构,在转盘5转动时会带动锥齿轮转动,带动螺杆62转动,因为滑块被滑槽63导向了,因此两处滑块会沿着滑槽63进行相互靠近和远离的移动,在插接杆4前进时,第一滑块64带动活动杆66向着进气管1内壁的方向移动,活动杆66和插槽14配合,再对活动杆66进行定位,就可以实现对活动杆66、滑块以及插接杆4的定位。
47.对于定位件,进气管1侧壁开设有定位槽15,定位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定位槽15中的定位杆16,定位杆16滑动安装在定位槽15中,定位槽15中设置有复位件,复位件一端连接定位杆16,另一端连接定位槽15的端部内壁;定位杆16端部延伸至定位槽15外部,活动杆66上设置有定位杆16配合的卡槽;定位杆16端部设置有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逐渐靠近插槽14并向远离进气管1中心的方向倾斜。复位件包括设置在定位槽15中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定位杆16,另一端连接定位槽15的端部内壁;定位槽15上设置有和外部连通的条形孔,条形孔中设置有延伸杆17,条形孔和定位槽15的长度方向相同,延伸杆17延伸至条形孔的外部并沿着条形孔滑动。
48.采用上述的定位件的结构,增加了定位槽15和定位杆16的结构,在活动杆66进入到插槽14中之后,会挤压定位杆16的端部,是的定位杆16朝着定位槽15中移动,继续移动时,定位杆16和卡槽的位置对应,在复位件的作用下使得定位杆16和卡槽配合,实现了对定位杆16的定位,完成了进气管1和排气管2之间的连接,拼接过程中,只需要将插接杆4送入到转盘5中前进一端路径即可,使用更加方便。在进行进气管1和排气管2的拆卸时,通过滑动延伸杆17就可以带动定位杆16移动,使得定位杆16端部和活动杆66分离,向外拉动排气管2和插接杆4就可以实现进气管1和排气管2之间的分离,操作方便。
49.对于冷却机构,循环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包括设置在进气管1
内壁上的冷却管一31和冷却管二32,冷却管一31以及冷却管二32的一端开口设置在进气管1端部内壁上,冷却管一31以及冷却管二32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第一连接管中部环绕进气风机11设置;第二管路包括设置在排气管2内壁上的冷却管三33以及冷却管四34,冷却管三33和冷却管四34一端开口延伸至排气管2端部之外且设置为锥形管,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第二连接管中部环绕排气风机21设置;冷却箱3两侧设置有延伸管,延伸管分别连接至冷却管三33和冷却管四34,延伸管上设置有水泵;冷却管三33与冷却管一31插接,冷却管四34与冷却管二32插接。
50.进气管1和排气管2采用同一套冷却系统,在进行进气管1和排气管2的拼接时,将冷却管一31和冷却管三33插接,冷却管四34和冷却管二32插接,将进气管1和排气管2之间的冷却管道连接在一起。循环管路中充满了冷却液(如冷却水等)在水泵的作用下,冷却管一31至冷却管四34中的冷却水可以实现循环,对进气风机11和排气风机21进行冷却降温。
51.为了更好地进行冷却管之间的插接,增强连接的密封性。在进气管1内壁设置有安装通道用于安装冷却管一31和冷却管二32,进气管1中设置有封堵件,安装通道中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中设置有环形气囊8,冷却管三33与冷却管一31的插接处与一个环形气囊8内侧相抵,冷却管四34与冷却管二32的插接处与另一个环形气囊8内侧相抵。进气管1内壁上设置有挤压管19,进气管1内壁设置有进气通道7,进气通道7和挤压管19连通,并且进气通道7的两端延伸至环形槽处;环形气囊8连接有固定板81,固定板81固定安装在进气通道7内壁并将进气通道7封堵,同时固定板81上开设气孔,用于气囊的充放气。第二滑块65上设置有挤压杆18,挤压管19的端部开口朝向挤压杆18设置,挤压杆18端部滑动安装在挤压管19中并连接有活塞;挤压杆18的端部以及活塞滑动安装在挤压管19中。
52.通过上述的设计,增加了挤压杆18的结构和挤压管19配合,在第二滑块65移动时会带动挤压杆18移动,带动活塞移动,实现了进气通道7的充气,对环形气囊8进行充气;使得气囊膨胀,使得气囊内壁将冷却管的连接处抵紧,实现了较好的密封效果。也即在插接杆4前进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进气管1和排气管2的连接,还可以实现对冷区管连接处的封堵。
53.综上所述,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使用进气管1和排气管2的结构,通过快拆机构可以实现快速的拼装连接,增加了干燥机构,通过添加干燥剂并和进气管1可拆卸连接,在进气管1进气时实现了对气体的干燥;并且通过进气管1和排气管2分开的结构,在使用时先将干燥的气体送入船舱,再通过排气管2将舱内污浊的气体排出,当室内空气较干燥时,还可以将干燥机构拆卸下,使用更加方便。使用了插接杆4、转盘5、第一滑块64以及活动杆66的结构,在进气管1和排气管2相互靠近时,插接杆4带动转盘5转动,是的滑块和活动杆66移动,最终是的活动杆66进入到插槽14中,通过定位杆16可以实现定位,最终实现了进气管1和排气管2之间的连接,使用较为方便。
54.此外,使用了第二滑块65和挤压杆18的结构,在进气管1和排气管2拼接的同时,可以对进气管1中的环形气囊8进行充气,在冷却管插接之后,环形气囊8将连接处抵紧,起到了封堵的效果,提升了密封性。
55.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
所要求的本技术的范围之内。
5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57.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58.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59.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技术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技术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技术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技术的单独实施例。
6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61.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技术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62.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