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前钩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61154发布日期:2023-03-15 03: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船用前钩桨,其特征在于包括桨榖(1),所述的桨榖(1)外周面分布有3~9片桨叶(2);在桨叶切面中:在距离旋转轴线(6)1.0r处的桨叶截面的中心点与螺旋桨中心点的连线、桨叶参考线(8)之间的夹角为0~16
°
;在螺旋桨的侧视图上:桨叶截面中心线(7)上包括弯折点(10),从叶根(4)至弯折点(10)桨叶截面中心线(7)向船后弯曲倾斜,从弯折点(10)到叶梢(5)向船前弯曲倾斜,叶梢(5)至旋转轴线(6)的距离为1r,所述的弯折点(10)距离旋转轴线(6)0.7~0.9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前钩桨,其特征在于,在桨叶的正视图中:桨叶中心线(11)到桨叶参考线(8)的距离为侧斜值,侧斜值在桨叶参考线(8)往随边(14)方向的为正值,在桨叶参考线(8)的导边(13)方向为负值;侧斜值最小处在桨叶中心线(11)上的点记为极限点(12),桨叶中心线(11)与桨叶参考线(8)重合的点记为交界点(15);叶根(4)至极限点(12),侧斜值为负值且逐步递减;极限点(12)至交界点(15),侧斜值为负值且逐步递增,交界点(15)至叶梢(5),侧斜值为正值且逐步递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前钩桨,其特征在于,在极限点(12),侧斜值为最小值;在交界点(15),侧斜值为0;在距离旋转轴线(6)1r的叶梢(5)处,侧斜值为最大正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前钩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限点(12)距离旋转轴线(6)0.3~0.5r;所述的交界点(15)距离旋转轴线(6)0.5~0.7r;所述的极限点(12)与交界点(15)距离0.1~0.3r。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前钩桨,其特征在于,桨叶参考线(8)和桨叶中心线(11)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负侧斜角(d),桨叶参考线(8)与叶梢(5)的交点和螺旋桨中心点的连线、桨叶参考线(8)之间的夹角为正侧斜角(c),负侧斜角(d)与正侧斜角(c)之和为总侧斜角;负侧斜角(d)为0~16
°
,正侧斜角(c)为0~26
°
;所述的总侧斜角为6~4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前钩桨,其特征在于,在桨叶切面中:桨叶截面中心线(7)与桨叶参考线(8)相交的交点记为临界点(9);所述的临界点(9)距离旋转轴线(6)0.9~0.99r;所述的临界点(9)与弯折点(10)的距离为0.09~0.2r。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用前钩桨,其特征在于,临界点(9)至叶梢(5)的截面纵倾值为负,且随着靠近叶梢(5)截面纵倾值递减;叶梢(5)处的截面纵倾值为最小负值。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用前钩桨,其特征在于,叶稍(5)与弯折点(10)的连线和桨叶参考线(8)之间的夹角为叶稍弯折纵倾角(f),叶梢弯折纵倾角(f)为6~36
°
;叶稍(5)与临界点(9)的连线和桨叶参考线(8)之间的夹角为叶稍临界纵倾角(e),叶稍临界纵倾角(e)为56~90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前钩桨,其特征在于,在桨叶切面中:桨叶截面中心线(7)到桨叶参考线(8)的距离为截面纵倾值,以桨叶参考线(8)往船后的为正值,以桨叶参考线(8)往船前为负值;桨叶叶根(4)至弯折点(10)范围内的截面纵倾值为正,且随着靠近弯折点(10)截面纵倾值递增,弯折点(10)处的截面纵倾值最大;桨叶弯折点(10)至临界点(9)范围内的截面纵倾值为正,且随着靠近临界点(9)截面纵倾值递减,临界点(9)的截面纵倾值为0;临界点(9)至叶梢(5)的截面纵倾值为负,且随着靠近叶梢(5)截面纵倾值递减;叶根(4)处截面纵倾值接近于0;叶梢(5)处的截面纵倾值为最小负值。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种船用前钩桨,其特征在于,在桨叶切面中:在桨叶距离旋转轴线(6)0.6r处的叶面的切线与桨叶参考线(8)之间的夹角为后纵倾角(a),后纵倾
角(a)为0~16
°
;桨叶在距离旋转轴线(6)1.0r处的截面的中心点与螺旋桨中心点的连线和桨叶参考线(8)之间的夹角为前纵倾角(b),前纵倾角(b)为0~16
°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船用前钩桨,包括桨榖,所述的桨榖外周面分布有3~9片桨叶;在距离旋转轴线1.0R处的桨叶截面的中心点与螺旋桨中心点的连线、桨叶参考线之间的夹角为0~16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赛灵特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9
技术公布日:2023/3/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