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7215发布日期:2022-07-12 19:19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救手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


背景技术:

2.随着气候的变暖,天气炎热时人们会到泳池等地游泳消暑,但是存在一定人员溺水的安全隐患;
3.现有技术多利用自救手环进行防溺水工作,利用手环配合气瓶,在需要时打开气瓶,然后将气囊进行填充,从而实现上浮;
4.在使用该种自救手环时发现,由于气瓶处于内部压力气体压缩的情况,一旦气瓶密封性出现问题,气瓶甚至有着爆炸的风险,出于安全的考虑,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救手环有着安全风险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包括气囊、环体、北斗定位器、警示装置、救生哨和指南针,所述北斗定位器与所述警示装置均与所述环体固定连接,所述救生哨与所述环体插接配合,所述指南针设置于所述环体外侧,
7.还包括发气件,所述发气件与所述气囊连通;
8.所述发气件包括柠檬酸液仓、碳酸氢钠仓和隔绝膜,所述柠檬酸液仓设置于所述碳酸氢钠仓的上侧,且所述柠檬酸液仓内存储柠檬酸溶液,所述碳酸氢钠仓内放置碳酸氢钠颗粒,所述柠檬酸液仓与所述碳酸氢钠仓连通,所述隔绝膜设置于所述柠檬酸液仓与所述碳酸氢钠仓之间,以封闭所述柠檬酸液仓和所述碳酸氢钠仓,在需要时刺破所述隔绝膜以混合碳酸氢钠颗粒和柠檬酸溶液。
9.其中,所述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还包括穿刺件,所述穿刺件设置于所述柠檬酸液仓的内侧,且与所述隔绝膜配合。
10.其中,所述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还包括按压件,所述按压件设置于所述环体的外侧,且所述按压件分别与所述北斗定位器、所述警示装置和所述穿刺件电连接。
11.其中,所述穿刺件包括支架、穿刺头和驱动气缸,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柠檬酸液仓的内部,且与所述柠檬酸液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穿刺头在所述驱动气缸的驱使下沿所述支架滑动,以刺破所述隔绝膜,所述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底部。
12.其中,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式开关、信号传递模块和线缆,所述线缆连接所述驱动气缸和所述按压式开关,所述信号传递模块用以传递所述按压式开关传递的按压信号给所述北斗定位器和所述警示装置。
13.其中,所述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还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置于所述按压件的外侧。
14.其中,所述防护件包括防误触外壳和转动轴,所述防误触外壳通过所述转动轴与
所述柠檬酸液仓转动连接,以避免所述按压件误触。
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设所述柠檬酸液仓和所述碳酸氢钠仓取代气瓶,从而有效避免气瓶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有效提升自救手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的第一实施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101-气囊、102-环体、103-北斗定位器、104-警示装置、105-救生哨、106-指南针、107-柠檬酸液仓、108-碳酸氢钠仓、109-隔绝膜、110-支架、111-穿刺头、112-驱动气缸、113-按压式开关、114-信号传递模块、115-线缆、201-防误触外壳、202-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2.第一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的第一实施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包括气囊101、环体102、北斗定位器103、警示装置104、救生哨105、指南针106和发气件,所述发气件包括柠檬酸液仓107、碳酸氢钠仓108和隔绝膜109。
25.在使用本具体实施例时,所述北斗定位器103与所述警示装置104均与所述环体102固定连接,所述救生哨105与所述环体102插接配合,所述指南针106设置于所述环体102外侧,所述发气件与所述气囊101连通,在使用自救手环后,利用所述北斗定位器103传递位置信号,所述警示装置104向后端发送遇险信息,所述救生哨105用以让使用者发出声响,及时被救援者发现,所述指南针106让使用者进行自救,自行确认方位,所述发气件在启动后产生气体,从而填充所述气囊101,使得溺水的使用者能在所述气囊101的作用下上浮。
26.其中,所述柠檬酸液仓107设置于所述碳酸氢钠仓108的上侧,且所述柠檬酸液仓107内存储柠檬酸溶液,所述碳酸氢钠仓108内放置碳酸氢钠颗粒,所述柠檬酸液仓107与所述碳酸氢钠仓108连通,所述隔绝膜109设置于所述柠檬酸液仓107与所述碳酸氢钠仓108之间,以封闭所述柠檬酸液仓107和所述碳酸氢钠仓108,在需要时刺破所述隔绝膜109以混合
碳酸氢钠颗粒和柠檬酸溶液,利用所述柠檬酸液与所述碳酸氢钠颗粒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来填充所述气囊101,进而实现带动使用者的上浮,所述气囊101在不使用时收束在所述碳酸氢钠颗粒的内部,在二氧化碳的挤压下被推出所述碳酸氢钠仓108然后膨胀。
27.然后,所述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还包括穿刺件,所述穿刺件设置于所述柠檬酸液仓107的内侧,且与所述隔绝膜109配合,利用所述穿刺件刺穿所述隔绝膜109,进而使得所述柠檬酸液与所述碳酸氢钠混合产生二氧化碳。
28.同时,所述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还包括按压件,所述按压件设置于所述环体102的外侧,且所述按压件分别与所述北斗定位器103、所述警示装置104和所述穿刺件电连接,让使用者按压所述按压件,驱使所述穿刺件进行穿刺工作,从而实现将所述隔绝膜109穿透的目的。
29.次及,所述穿刺件包括支架110、穿刺头111和驱动气缸112,所述支架110设置于所述柠檬酸液仓107的内部,且与所述柠檬酸液仓10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穿刺头111在所述驱动气缸112的驱使下沿所述支架110滑动,以刺破所述隔绝膜109,所述驱动气缸112设置于所述支架110的底部,所述支架110用以引导所述穿刺头111的移动方向,所述驱动气缸112带动所述穿刺头111的移动路线,通过所述按压件启动,驱使所述穿刺头111沿所述支架110移动,进而让所述隔绝膜109穿透,使得柠檬酸溶液在重力作用下与碳酸氢钠颗粒混合产生二氧化碳,以填充所述气囊101。
30.最后,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式开关113、信号传递模块114和线缆115,所述线缆115连接所述驱动气缸112和所述按压式开关113,所述信号传递模块114用以传递所述按压式开关113传递的按压信号给所述北斗定位器103和所述警示装置104,所述按压式开关113按压后,利用线缆115向所述驱动气缸112传递工作信号,再利用所述信号传递模块114向所述北斗定位器103和所述警示装置104传递工作信号。
31.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自救手环时,遇险时,按压所述按压件,使得所述驱动气缸112带动所述穿刺头111工作,在所述穿刺头111刺破所述隔绝膜109后,柠檬酸溶液在重力作用下与碳酸氢钠颗粒混合,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驱使所述气囊101脱离所述碳酸氢钠仓108,并进行膨胀,即可使得遇险人员上浮,避免溺水事故,同时,所述按压式开关113的启动还能通过所述信号传递模块114向所述北斗定位器103和所述警示装置104传递信号,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遇险者。
32.第二实施例:
33.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防溺水自救手环还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置于所述按压件的外侧,所述防护件包括防误触外壳201和转动轴202,所述防误触外壳201通过所述转动轴202与所述柠檬酸液仓107转动连接,以避免所述按压件误触,利用所述防护件提升使用者对所述按压件的保护,进而避免因误触出现的自救手环意外触发的情况。
35.使用本具体实施例的自救手环时,将所述防误触外壳201覆盖在所述按压件外侧即可避免误触,有效提升自救手环的使用安全性。
36.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
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