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浮筒式船用透气帽。
背景技术:2.透气帽是应用在透气管上的一种部件,在船舶上使用时,往往需要考虑风雨海水的影响,其内部的浮球可在水流进入设备内时浮起,通过浮球的浮起来对透气帽进行密封处理,从而防止外界海水通过透气帽进入船舶舱内。
3.现有技术的透气帽结构剖视图如图1所示,其中a1为检查孔盖、a2为定位杆、a3为橡胶密封圈、a4为螺栓、a5为透气侧板、a6为连接法兰、a7为浮动盘、a8为防火网、a9为透气口,图示中的线路是油舱中的空气的行走路线,当外界海水侵入时,海水自透气侧板处经过透气口进入,透气帽中的浮动盘受到海水的浮力作用,沿着定位杆浮起顶住位于其上方的橡胶密封套,使海水不能进入油舱。
4.但是上述结构还存在以下缺陷:浮动盘上留有一通孔,且浮动盘与定位杆之间是滑动连接,在浮动盘受到海水的浮力作用后沿着定位杆向上浮起的过程不是平缓稳定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浮动盘卡顿现象,导致浮动盘无法顺利上浮至接触橡胶密封套,最终会导致海水沿着图示中的路线反方向进入油舱;此外,由于浮动盘与定位杆之间为滑动连接,浮动盘的通孔与定位杆之间必定留有间隙,即使浮动盘能顺利上浮贴紧橡胶密封圈,海水仍然能从此间隙渗出,最终仍会导致海水进入油舱。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浮筒式船用透气帽,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浮动盘出现卡顿现象或浮动盘与定位杆之间存在间隙的缘故导致海水进入油舱中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浮筒式船用透气帽,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7.外罩,包括一外罩本体,所述外罩本体为一底部开口的壳体结构,其内部设有一容纳区,在所述外罩本体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区的一检查孔,其侧边留有连通所述容纳区的一透气口;
8.内衬,设置在所述容纳区中,包括一无盖盒体和一浮筒,所述无盖盒体包括一顶板、一底板、一内板以及两个侧板,所述无盖盒体的开口完全包裹所述透气口并固定在外罩本体的内壁上,使得所述无盖盒体内部空间与所述容纳区不连通,在所述顶板上留有一连通所述容纳区与所述无盖盒体内部的通风口,所述浮筒设置在所述无盖盒体内部;
9.所述浮筒为同轴设置在通风口竖直下方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自上而下固定成一体的小圆柱体、圆台体和大圆柱体,所述小圆柱体、圆台体和大圆柱体同轴设置,所述圆台体的上底直径与小圆柱体的直径一致,圆台体的下底直径与大圆柱体的直径一致;
10.所述通风口为一刚好容纳所述浮筒的大圆柱体上部及以上部分的圆环体结构,包
括上下同轴设置的一小圆形槽和一大圆形槽,且所述小圆形槽与大圆形槽之间通过一圆台形槽连通,所述圆台形槽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小圆形槽靠近圆台形槽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11.两个滑动连接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大圆柱体两侧与无盖盒体之间,所述浮筒通过所述两个滑动连接组件与所述内衬滑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滑动连接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滑槽和连接件,在所述两个侧板内壁上分别竖向开设有相同结构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截面为优弧形,所述连接件包括一连接杆和一万向球,所述万向球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接杆水平设置,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大圆柱体的侧边上,另一端与所述万向球固定连接,且所述滑槽的半径大于万向球的半径。
13.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挡板,所述挡板为一l形结构板,包括一水平部以及一竖直部,所述水平部的延伸端固定在所述外罩本体表面位于所述透气口的上侧,使得竖直部的延伸端竖直向下设置。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中,浮筒为一体化结构,且通风口为一刚好容纳浮筒的大圆柱体上部及以上部分的圆环体结构,且在圆台形槽内壁上以及小圆形槽靠近圆台形槽的一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当无盖盒体内部有海水进入后,浮筒跟随海水上升至浮筒的大圆柱体上部及以上部分卡入通风口内,同时结合处于不同高度的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双重密封保证海水无法从浮筒与通风口之间的间隙中渗透进入容纳区内;
16.2)本实用新型中,浮筒的两侧通过相同的滑动连接组件与无盖盒体内部滑动连接,确保浮筒与通风口之间的同轴度,而滑动连接组件包括滑槽和连接件,连接件又包括万向球和连接杆,滑槽的截面为优弧形,且滑槽的半径大于万向球半径,这就能保证设置在滑槽内的万向球不会脱离滑槽,同时保证万向球与滑槽之间不会产生卡顿现象,可确保浮筒能顺利在海水的浮力作用下上升至贴紧通风口,最终可以防止海水进入容纳区与油舱中。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图1为现有技术的透气帽结构剖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浮筒式船用透气帽的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浮筒式船用透气帽的无海水时结构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浮筒式船用透气帽的有海水时密封结构剖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浮筒式船用透气帽的图3的侧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浮筒式船用透气帽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2至图6所示的一种新型浮筒式船用透气帽,包括外罩1、内衬2、两个滑动连接组件3和挡板4。
25.外罩1包括一外罩本体11,外罩本体11为一左右对称的、底部开口的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顶部水平段111、弧形段112和底部竖直段113,且顶部水平段111与弧形段112圆弧
过渡,弧形段112与底部竖直段113圆弧过渡,使得外罩本体11内部形成一容纳区12。
26.在外罩本体11的顶部位于两个顶部水平段111之间开设有连通容纳区12的一检查孔13,外罩本体11的顶部还通过螺栓安装有覆盖整个检查孔13的顶盖14,其外罩本体11的侧边位于一个弧形段112上留有连通容纳区12的一透气口16,在外罩本体11的底部还固定有一连接法兰17。
27.内衬2设置在容纳区12中,包括一无盖盒体21、一浮筒22。
28.无盖盒体21包括一顶板211、一底板212、一内板213以及两个侧板214,无盖盒体21的开口完全包裹透气口16并固定在外罩本体11的内壁上,使得无盖盒体21内部空间与容纳区12互不连通。
29.在顶板211上留有一连通容纳区12与无盖盒体21内部的通风口215,浮筒22设置在无盖盒体21内部。
30.浮筒22为同轴设置在通风口215竖直下方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自上而下固定成一体的小圆柱体221、圆台体222和大圆柱体223,小圆柱体221、圆台体222和大圆柱体223同轴设置,圆台体222的上底直径与小圆柱体221的直径一致,圆台体222的下底直径与大圆柱体223的直径一致。
31.通风口215为一刚好容纳浮筒22的大圆柱体223上部及以上部分的圆环体结构,包括上下同轴设置的一小圆形槽2151和一大圆形槽2152,且小圆形槽2151与大圆形槽2152之间通过一圆台形槽2153连通,圆台形槽2153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154,小圆形槽2151靠近圆台形槽2153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密封圈2155。
32.两个滑动连接组件3,分别设置在大圆柱体223两侧与无盖盒体21之间,浮筒22通过两个滑动连接组件3与内衬2滑动连接。
33.两个滑动连接组件3结构相同,均包括滑槽31和连接件。
34.在两个侧板214内壁上分别竖向开设有相同结构的滑槽31,滑槽31的截面为优弧形。
35.连接件包括一连接杆32和一万向球33,万向球33设置在滑槽31内,连接杆32水平设置,其一端固定在大圆柱体223的侧边上,另一端与万向球33固定连接,且滑槽31的半径大于万向球33的半径。
36.挡板4为一l形结构板,包括一水平部以及一竖直部,水平部的延伸端固定在外罩本体11表面位于透气口16的上侧,使得竖直部的延伸端竖直向下设置。
37.在外罩本体11表面位于挡板4内侧还安装有一完全覆盖整个透气口16的防火网5。
38.本专利的工作原理:
39.将本结构通过连接法兰安装在船舶上,在船舶加装或驳运燃油时,油舱中的空气沿着图2中所示的线路自由进出燃油舱,以利燃油驳运。
40.当外界海水侵入时,浮筒22受到海水的浮力作用,通过滑动连接组件3浮起,直至浮筒22的大圆柱体223上部及以上部分卡入通风口215内,使得第一密封圈2154处于圆台形槽2153与圆台体222之间、第二密封圈2155处于小圆形槽2151与小圆柱体221之间,如图4所示,采用双重密封结构,保证海水无法从浮筒22与通风口215之间的间隙中渗透进入容纳区12内。
41.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
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