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链筒结构和船舶。
背景技术:2.船舶锚链筒是锚链连接锚的通道,其在艏楼甲板上开孔是露天的,船舶运行过程中,锚通过拉紧的锚链收起在外板的锚台或锚穴内,此时锚链和锚相对船舶是静止的,锚链筒在艏楼甲板的开孔需要设置筒盖,以防人或重物掉入锚链筒,从而保证船上人员和锚安全。
3.在抛锚和起锚前,筒盖要能快速移开,不影响锚链的快速收放。常规的锚链筒采用格栅盖。格栅盖由格栅条纵横向焊接而成,焊接组装工作比较复杂,重量较重不方便手工移动,需要利用物料吊等辅助移动工具,筒盖合上的对位过程耗时较长。
4.因此,需要一种锚链筒结构和船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链筒结构和船舶,能够实现筒盖的轻量化设计,从而便于移动筒盖,降低筒盖对位的时间,而且便于制造。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锚链筒结构,包括:
8.锚链筒体;
9.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锚链筒体的相对的两侧;
10.筒盖,所述筒盖上具有避让锚链的避让口,在所述筒盖上均布多个减重孔,所述筒盖设置在所述锚链筒体上,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组件上,所述筒盖能够相对所述锚链筒体沿所述导向组件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对所述筒盖的运动进行导向;
11.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设置在所述筒盖上。
12.进一步地,沿所述锚链筒体的周向于所述锚链筒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弧形件,所述筒盖设置在所述弧形件上,所述筒盖能够相对所述弧形件滑动。
13.进一步地,所述筒盖的一侧设置有定位件,当所述筒盖盖设到所述锚链筒体上后,所述定位件的侧面能够与所述锚链筒体接触。
14.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在所述锚链筒体的两侧,所述筒盖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件呈倒l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竖直部和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一端与甲板焊接,所述筒盖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锚链筒体之间。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件呈倒l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一端与甲板焊接,所述筒盖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锚链筒体之间。
17.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筒盖之间,
当所述筒盖盖设到所述锚链筒体的开口处后,所述限位组件能够限定所述筒盖相对所述锚链筒体的位置。
1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螺栓和止退块,所述止退块设置在所述筒盖上,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导向组件螺纹连接,当所述筒盖盖设到所述锚链筒体上后,所述限位螺栓能够限定所述止退块,从而防止所述筒盖相对所述锚链筒体打开。
19.进一步地,所述锚链筒体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筒盖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当所述筒盖盖设到所述锚链筒体上后,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对,紧固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20.船舶,包括如上所述的锚链筒结构。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锚链筒结构,在锚链筒体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导向组件,筒盖滑动设置在锚链筒体上,筒盖能够相对锚链筒体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导向组件能够对筒盖的运动进行导向。通过在筒盖上开设避让口和多个减重孔,能够降低筒盖的重量;并且通过在一块板体上开设避让口和减重孔,无需大量的焊接作业,从而便于制造,同时实现轻量化设计;在筒盖上设置有把手,通过把手即可实现筒盖的移位,而且利用导向组件的导向对筒盖的运动进行限定,便于筒盖对位,从而降低筒盖对位的时间。
2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船舶,包括如上所述的锚链筒结构,能够实现筒盖的轻量化设计,从而便于移动筒盖,降低筒盖对位的时间,而且便于制造。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锚链筒结构的俯视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锚链筒结构的示意图;
26.图3是图1中a-a向视图。
27.图中:
28.1、锚链筒体;11、弧形件;2、筒盖;21、避让口;22、减重孔;23、加强筋;24、定位件;25、第二定位孔;26、把手;3、第一导向件;31、第一竖直部;32、第一水平部;4、第二导向件;5、限位组件;51、止退块;52、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2.为了实现筒盖的轻量化设计,从而便于移动筒盖,降低筒盖对位的时间,而且便于制造,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锚链筒结构。锚链筒结构包括锚链筒体1、导向组件和筒盖2。
33.其中,导向组件设置在锚链筒体1的相对的两侧;筒盖2上具有避让锚链的避让口21,在筒盖2上均布多个减重孔22,筒盖2设置在锚链筒体1上,且滑动设置在导向组件上,筒盖2能够相对锚链筒体1沿导向组件的延伸方向滑动,导向组件用于对筒盖2的运动进行导向;把手26固定设置在筒盖2上。
34.通过在筒盖2上开设避让口21和多个减重孔22,能够降低筒盖2的重量;并且通过在一块板体上开设避让口21和减重孔22,无需大量的焊接的作业,从而便于制造,同时实现轻量化设计,而且减重孔22还可以起到排水的作用;在筒盖2上设置有把手26,通过把手26即可实现筒盖2的移位,而且利用导向组件的导向对筒盖2的运动进行限定,便于筒盖2对位,从而降低筒盖2对位的时间。
35.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筒盖2采用一块薄板制成,在筒盖2上开设避让口21和减重孔22后,为了保证筒盖2的强度,在筒盖2上焊接多个加强筋23,利用加强筋23提升筒盖2的结构强度。
36.进一步地,沿锚链筒体1的周向于锚链筒体1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弧形件11,筒盖2设置在弧形件11上,筒盖2能够相对弧形件11滑动。具体地,弧形件11为半圆钢。采用弧形件11,一方面,能够对筒盖2进行支撑,另一方面,能够降低筒盖2与锚链筒体1直接的接触面积,降低筒盖2相对锚链筒体1运动的摩擦力,同时起到减少磨损的作用。
37.进一步地,筒盖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定位件24,当筒盖2盖设到锚链筒体1上后,定位件24的侧面能够与锚链筒体1接触。在筒盖2盖合在锚链筒体1上时,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筒盖2撞到锚链上,造成损坏。在本实施例中,筒盖2与定位件24为一体化结构,采用钣金工艺即可制造。
38.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定位件24与锚链筒体1刚性接触,造成锚链筒体1的磨损,在定位件24朝向锚链筒体1的一侧设置弹性缓冲件。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采用橡胶制成。
39.进一步地,导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件3和第二导向件4,第一导向件3和第二导向件4设置在锚链筒体1的两侧,筒盖2设置在第一导向件3和第二导向件4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导向件3和第二导向件4,能够对筒盖2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从而便于筒盖2在锚链筒体1快速对位;同时第一导向件3和第二导向件4能够起到对筒盖2进行限位的作用。
40.进一步地,第一导向件3呈倒l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竖直部31和第一水平部32,第一竖直部31的一端与甲板焊接,筒盖2位于第一水平部32与锚链筒体1之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3采用角钢制成。
41.同样地,第二导向件4呈倒l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第二竖直部的一端与甲板焊接,筒盖2位于第二水平部与锚链筒体1之间。第一竖直部31和第二竖直部限定筒盖2的运动方向。
42.进一步地,锚链筒结构还包括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设置在导向组件与筒盖2之间,当筒盖2盖设到锚链筒体1的开口处后,限位组件5能够限定筒盖2相对锚链筒体1的位置。在筒盖2盖设到锚链筒体1的开口处后,防止由于船舶航行和摇晃,造成筒盖2相对锚链筒结构打开。
43.进一步地,限位组件5包括限位螺栓52和止退块51,止退块51固定设置在筒盖2上,限位螺栓52与导向组件螺纹连接,当筒盖2盖设到锚链筒体1上后,限位螺栓52能够限定止退块51,从而防止筒盖2相对锚链筒体1打开。具体地,当筒盖2盖设到锚链筒体1上后,旋拧限位螺栓52,限位螺栓52与筒盖2抵接,当筒盖2受力相对锚链筒体1打开时,止退块51受到限位螺栓52的限位,从而使得筒盖2不会相对锚链筒体1打开。同时,设置止退块51能够提升筒盖2的强度。
44.进一步地,锚链筒体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筒盖2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5,当筒盖2盖设到锚链筒体1上后,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25相对,紧固件穿设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25中。具体地,紧固件可以采用螺栓,利用螺栓与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25螺接,从而将筒盖2固定在锚链筒体1上。
4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船舶,包括如上的锚链筒结构,能够实现筒盖2的轻量化设计,从而便于移动筒盖2,降低筒盖2对位的时间,而且便于制造。
46.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