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洋调查测量的无人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87363发布日期:2023-05-17 13:5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海洋调查测量的无人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人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洋调查测量的无人艇。


背景技术:

1、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水质下降,海面上还会漂浮大量固体污染物,影响其美观,严重时还会危害海中生物的生存,影响水体生态平衡,而固体漂浮物在海面上随风而动,漂流不定,人工清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危险系数高。

2、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1307161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吸附过滤水面漂浮物清洁无人艇,包括第一船体、第二船体、第一框架、出水管和水流感应器,所述第一船体上连接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上连接有第二船体,且第一框架上安装有减震模组,所述减震模组上连接有第二框架。该专利使用无人艇对海面进行清洁,通过无人艇代替人工作业效率更高、更安全。

3、上述专利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控制升降块通过支撑框带动收集箱下降,使得收集箱的顶部下降至水面以下,让海水和固体悬浮物进入收集箱内,海水经过滤网排出,固体悬浮物则汇集至收集箱内存放;但如果过滤网因为被堵塞或被遮挡而无妨让海水通过,亦或者收集箱内的海水尽量远大于出量,那么海水将逐渐填满收集箱,使得固态悬浮物会直接越过收集箱流走,导致不能对固态悬浮物进行回收;并且,固态悬浮物流走之后可能会堵塞出水管,导致无人艇停止不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海洋调查测量的无人艇,以解决现有无人艇对固体悬浮物回收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海洋调查测量的无人艇,包括两个第一船体,还包括第二船体,第二船体位于两个第一船体之间;第一船体呈v字形,第一船体的转折处与第二船体相抵;第二船体的两侧均设有侧块,侧块远离第二船体的一端与第一船体连接,侧块上设有进料口;第一船体的底部与第二船体的底部之间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若干出水孔;还包括用于带动第二船体运动的动力机构。

3、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4、1、本方案通过动力机构带动第二船体在海面上运动,第二船体通过侧块带动第一船体在海面上运动,使得固体悬浮物经进料口进入第一船体头部与第二船体头部之间,且固体悬浮物位于底板上方,以此能够将固体悬浮物临时存放至第一船体头部与第二船体头部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能够让固体悬浮物持续收集至第一船体头部与第二船体头部之间,多余的海水会经出水孔排出,不会影响对固体悬浮物的收集,进而保证了对固体悬浮物的回收效果。

5、2、现有专利中,固体悬浮物的运动方向与收集箱的开口呈垂直状态,且如果过滤网因为被堵塞或被遮挡而无妨让海水通过,亦或者收集箱内的海水尽量远大于出量,那么海水将逐渐填满收集箱,使得固态悬浮物会直接越过收集箱流走,导致不能对固态悬浮物进行回收;而本方案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运动过程中,进而带动侧块同步运动,使得固体悬浮物位于侧块的运动轨迹上,进而保证固体悬浮物能够持续、有效的穿过进料口存放至第一船体头部与第二船体头部之间。

6、3、本方案中,第一船体呈v字形,且第一船体的转折处与第二船体相抵,使得第一船体的头部与第二船体的头部呈扩口状,以便固体悬浮物经进料口收集至第一船体的头部与第二船体的头部之间;同时,第一船体的尾部与第二船体的尾部也呈扩口状,能够对周边的固态悬浮物运动方向进行导向,使得周边的固态悬浮物远离第二船体,进而避免固态悬浮物影响动力机构工作,即保证了第二船体运动的有效性。

7、进一步,第二船体的两侧均设有网板,网板远离第二船体的一端与第一船体连接,第一船体的转折处位于侧块与网板之间。

8、通过上述设置,通过网板连接第一船体与第二船体能够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同步运动的稳定性。

9、进一步,第二船体靠近侧块的一端设有等腰的三角形块。

10、通过上述设置,第二船体在运动期间,第二船体带动三角形块同步运动,通过三角形块能够对海面上的固体悬浮物进行分流,使得固态悬浮物能够被平分至第二船体的两侧,避免固态悬浮物的堆积,以便更好的回收固体悬浮物。

11、进一步,第一船体的转折处设有滑块,滑块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船体的两侧均设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一船体上分别设有第一侧槽和第二侧槽,侧块与第一侧槽滑动连接,侧块与第一侧槽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网板与第二侧槽滑动连接,网板与第二侧槽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底板的长度大于第二船体单侧侧块与网板的间距;还包括用于带动滑块在滑槽内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

12、通过上述设置,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滑块往复运动,滑块带动第一船体往复运动;当第一船体远离第二船体时,位于第一船体头部与第二船体头部之间的固态悬浮物经第一通孔进入第一船体尾部与第二船体尾部之间,且固体悬浮物位于底板上方;当第一船体靠近第二船体时,滑块滑入滑槽内,第一船体的转折处与第二船体相抵,因此,位于第一船体尾部与第二船体尾部之间的固体悬浮物不会反向流动,进而能够让固态悬浮物临时存放在第一船体尾部与第二船体尾部之间。

13、第一船体往复运动期间,使得侧块在第一侧槽内滑动,网板在第二侧槽内滑动,能够对第一船体的往复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第一船体的往复运动更平稳;当第一船体远离第二船体时,使得侧块在第一侧槽内滑动,网板在第二侧槽内滑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拉伸;当第一船体靠近第二船体时,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能够促进第一船体靠近第二船体。

14、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转轴和两个顶板,转轴与第二船体转动连接,转轴上设有椭圆盘;第二船体的顶部两侧均设有顶槽,顶槽与滑槽相通,顶板与顶槽滑动连接,顶板与顶槽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椭圆盘同时与两个顶板相抵;还包括用于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部。

15、通过上述设置,通过驱动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椭圆盘转动;当椭圆盘的两个长轴端分别挤压两个顶板时,顶板在顶槽内向远离转轴的方向运动,即两个顶板的间距增大,第三弹簧压缩;当椭圆盘的两个长轴端对两个顶板的挤压作用消失时,顶板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沿顶槽反向运动,即两个顶板的间距减小;因此,顶板能够在顶槽内做往复运动。

16、进一步,网板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上设有压板,压板位于第一船体的转折处与网板之间;还包括用于带动活动块往复运动的往复部。

17、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往复部能够带动活动块往复运动,活动块能够带动压板往复运动,使得压板能够挤压位于第一船体尾部与第二船体尾部之间的固体悬浮物,一方面能够让固定悬浮物靠近网板位置,以便更好的临时储存,另一方面还能压缩固态悬浮物的水分并排出,进而缩小固态悬浮物的占地面积,提供更多储存空间。

18、进一步,往复部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第一圆轴、第二圆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第二船体内两侧均设有腔室,腔室与滑槽相通;第一圆轴与腔室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均固接在第一圆轴上,第一齿条固接在滑块的底部,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圆轴与第二船体转动连接,第二圆轴伸入腔室内,第二锥齿轮和第二齿轮均固接在第二圆轴上,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齿条与活动块的底部固接,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

19、通过上述设置,当顶板在顶槽内向远离转轴的方向运动时,顶板带动滑块同步运动,滑块带动第一齿条运动,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圆轴转动,第一圆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圆轴转动,第二圆轴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带动第二齿条向滑块的方向运动,第二齿条带动活动块和压板向滑块的方向运动;当顶板在顶槽内向转轴的方向运动时,顶板带动滑块反向运动,滑块带动第一齿条反向运动,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轮反向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圆轴反向转动,第一圆轴带动第一锥齿轮反向转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反向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圆轴反向转动,第二圆轴带动第二齿轮反向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带动第二齿条反向运动,第二齿条带动活动块反向运动,活动块带动压板反向运动,通过压板能够挤压位于第一船体尾部与第二船体尾部之间的固体悬浮物。

20、进一步,压板上设有第二通孔,压板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二通孔相通的凹槽;腔室内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滑块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三齿条,第三齿轮位于第三齿条的运动轨迹上;腔室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条,第四齿条的运动轨迹与第三齿条的运动轨迹相反;第四齿条上设有外管,外管内滑动连接有内杆,内杆与外管之间设有第四弹簧;内杆上设有用于进出凹槽的挡块,挡块进入凹槽后能够遮挡第二通孔;第二船体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挡块穿过的侧孔,侧孔与腔室相通。

21、通过上述设置,当顶板在顶槽内向远离转轴的方向运动时,压板会向滑块的方向运动,并且,顶板同时会带动滑块同步运动,滑块还会带动第三齿条同步运动,使得第三齿条向第三齿轮的方向运动;第三齿条和压板继续运动,当压板对挡块的挤压作用消失时,第四弹簧恢复自然状态,且此时第三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与第四齿条啮合带动第四齿条横向运动,使得第四齿条与第三齿条的运动方向相反;第四齿条通过外管、内杆带动挡块移出凹槽,使得第二通孔被打开,以便进入第一船体尾部与第二船体尾部之间的固体悬浮物能够经第二通孔向网板的方向运动;当顶板在顶槽内向转轴的方向运动时,压板会反向运动,并且,顶板同时会带动滑块反向运动,滑块还会带动第三齿条反向运动,第三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带动第三齿轮反向转动,第三齿轮与第四齿条啮合带动第四齿条横向运动,使得第四齿条与第三齿条的运动方向相反;第四齿条通过外管、内杆带动挡块进入凹槽内,挡块遮挡第二通孔,压板继续运动,使得挡块与凹槽的上侧壁相抵;压板再继续运动,使得压板挤压挡块向下运动,挡块带动内杆在外管内向下运动,第四弹簧拉伸;压板向下运动期间,通过压板能够挤压位于第一船体尾部与第二船体尾部之间的固体悬浮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