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喷气式水陆两栖直升飞机构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375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飞机的构成方法,即多轴喷气式水陆两栖直升飞机构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飞机大多使用螺旋桨或喷气的反作用力作为飞机的动力,效率低功能差,特别是喷气动力不容易作为直升飞机的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飞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飞机的构成方法,即多轴喷气式水陆两栖直升飞机构成方法,该方法使用螺旋桨或喷气的反作用力作为飞机的直接动力源同时,再使其产生的气流作为第二动力源产生合力共同推进飞机飞行,同时增加飞机垂直起落功能。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把本飞机的多个(即多轴)直接动力源安装在风洞型机体内,使其在风洞型机体内产生的高速气流作为第二动力源。为了扑捉和利用第二动力源,我们在风洞型机体上部内壁安装抗拉力伸缩膜。抗拉力伸缩膜和风洞型机体内壁之间为静压,而抗拉力伸缩膜外的高速气流对抗拉力伸缩膜产生动压明显小于静压。抗拉力伸缩膜内外产生的压差把抗拉力伸缩膜及与其安装在一起的风洞型机体推向高速气流的相反方向,形成推进飞机飞行的第二动力源。多个(即多轴)直接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产生合力,使本飞机有能力垂直起落。为了有效调节控制抗拉力伸缩膜形成第二动力源,我们在本飞机高速气流入口、在风洞型机体和抗拉力伸缩膜之间、安装类似轮胎内胎的调节气囊,通过调节气囊的张弛,控制抗拉力伸缩膜的张弛,调节控制第二动力源。因为第二动力源是由周边360度风洞型机体和抗拉力伸缩膜产生的合力并集中到中心线形成的,所以风洞型机体中心线就是第二动力源力的中心线并和多个(即多轴)直接动力源形成方向相同的合力,合力的集中点靠近飞机顶部的第二动力源(即合力的方向伸向飞机顶部天空)。飞机的重量(重心)靠近本飞机风洞型机体内下部的直接动力源。所以,根据物体运动定律,当合力大于地心引力且与地心引力方向相反时,合力会使载体向地心相反方向运动,当合力提着飞机进入空中时,由于合力的集中点在重心的正上方(即合力的方向伸向飞机顶部天空),这就形成了飞机在空中的不倒翁模式,即直升的最安全最稳定模式,也就是不另加外力不能改变飞机在空中直立姿势的模式。当飞机水平飞行时,为了提高飞机速度减小飞行阻力,飞机需要抽出调节气囊内的空气,使抗拉力伸缩膜紧贴风洞型机体内壁。飞机依靠直接动力和机翼升力高速飞行。为了增加本飞机水上起落功能我们在风洞型机体下部外壁安装浮力伸缩膜。为控制浮力伸缩膜浮力变化在风洞型机体和浮力伸缩膜之间安装类似轮胎内胎的浮力调节气囊,通过给气囊充气或抽气控制飞机降落和起飞时的浮力变化,使本飞机可以在水面栖息和起降和空中高速飞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现了飞机直升飞行的新方法,开辟了飞机飞行运输的新领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1.风洞型机体,2.抗拉力伸缩膜,3.调节气囊,4.四台蜗扇发动机,5.方向控制系统,6.可调机翼,7.固定机翼,8.起落架,9.浮力调节气囊,10.浮力伸缩膜。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中、风洞型机体(1)上部内壁安装抗拉力伸缩膜(2),风洞型机体(1)和抗拉力伸缩膜(2)之间安装调节气囊(3),风洞型机体(1)内水平均布四台蜗扇发动机(4),四台蜗扇发动机(4)下方安装方向控制系统(5),在风洞型机体(1)外两侧安装可调机翼(6),机体内安装固定机翼(7)风洞型机体(1)下部安装起落架(8),风洞型机体(1)下部外壁安装浮力调节气囊(9)和浮力伸缩膜(1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