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垂尾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6736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尾翼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人机垂尾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201420373908.2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尾翼平衡调节结构,它包括机尾,机尾上端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对称安装有两个舵机,其中左侧面的两个舵机分别是舵机A和舵机B,机尾下端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尾侧翼,尾侧翼的下端通过合页Ⅰ连接有平衡尾侧翼,平衡尾侧翼的上侧面安装有底座A,底座A铰接有连接杆A,连接杆A一端与底座A铰接,另一端与舵机A的输出轴连接,机身尾部的上侧面安装有尾翼,尾翼末端通过合页Ⅱ连接有平衡尾翼,平衡尾翼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对称安装有底座,其中左侧面安装的底座为底座B,底座B铰接有连接杆B,连接杆B一端与底座B铰接,另一端与舵机B的输出轴连接。

中国专利请号:2015208174389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平尾翼控制机构,由平尾安定面、平尾舵机连板、舵机、舵机驱动轴、连杆、销轴、平尾升降舵、升降舵连板、升降舵护翼组成;平尾安定面的两端均设有舵机和销轴,舵机上的舵机驱动轴上固定有平尾舵机连板,平尾舵机连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升降舵连板的两端;平尾升降舵的两端分别设有升降舵护翼,升降舵护翼的内测分别固定有升降舵连板;升降舵护翼通过销轴与平尾安定面连接。以舵机为驱动装置,驱动与舵机驱动轴连接的平尾舵机连板在设定的角度内转动,通过连杆、与连杆连接的升降舵连板,使得平尾升降舵以销轴为轴心上、下调整,以实现控制无人机升降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垂尾联动装置,以舵机及其摇臂为驱动装置,实现无人机的空中飞行转向和地面滑行转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所述无人机垂尾联动装置,由垂尾安定面、预制有摇臂导槽的机身尾部、舵角摇臂、舵角尾轮摇臂、尾轮摇臂、连杆、尾轮轴、尾轮、转向连杆、舵机及其摇臂组成;其特征在于,机身尾部的端部设有活动连接的垂尾安定面,垂尾安定面的一侧固定有舵角摇臂和舵角尾轮摇臂;机身尾部的侧部预制有摇臂导槽;舵机及其摇臂固定在机身尾部的内部,并透出摇臂导槽,舵机及其摇臂与舵角摇臂之间连接有转向连杆;机身尾部的底部设有活动连接的尾轮摇臂,该尾轮摇臂与减震弹簧固定连接,减震弹簧的端部预制有安装尾轮的尾轮轴;舵角尾轮摇臂与尾轮摇臂之间连接有连杆。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以舵机及其摇臂为驱动装置,通过转向连杆及与其连接的舵角摇臂,驱动与舵角摇臂、舵角尾轮摇臂固定安装在一起的垂尾安定面,在舵机及其摇臂设定的摆动幅度内左右摆动;当无人机飞行作业时,以实现控制无人机的空中飞行转向。由于舵角尾轮摇臂通过连杆与尾轮摇臂连接,尾轮摇臂与减震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减震弹簧的端部预制的安装尾轮上安装的尾轮轴,可以随着垂尾安定面同步摆动;这样,当无人机降落地面时,以实现控制无人机的地面滑行转向。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既安装、拆卸方便,又安全牢固;最大限度减少空气阻力。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为本发明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无人机垂尾联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所述无人机垂尾联动装置,由垂尾安定面10、预制有摇臂导槽2的机身尾部1、舵角摇臂9、舵角尾轮摇臂8、尾轮摇臂4、连杆5、尾轮轴7、尾轮6、转向连杆11、舵机及其摇臂3组成;

机身尾部1的端部设有活动连接的垂尾安定面10,垂尾安定面10的一侧固定有舵角摇臂9和舵角尾轮摇臂8;机身尾部1的侧部预制有摇臂导槽2;舵机及其摇臂3固定在机身尾部1的内部,并透出摇臂导槽2,舵机及其摇臂3与舵角摇臂9之间连接有转向连杆11;

机身尾部1的底部设有活动连接的尾轮摇臂4,该尾轮摇臂4与减震弹簧70固定连接,减震弹簧70的端部预制有安装尾轮6的尾轮轴7;舵角尾轮摇臂8与尾轮摇臂4之间连接有连杆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