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0805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桨叶力效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桨叶力效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桨叶作为多旋翼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对整个多旋翼飞行器的载重和飞行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桨叶装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升力及力效测试,升力测试主要用于检测飞行器的载重量,力效测试主要用于衡量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及续航能力。

目前,桨叶升力的测量主要采用杠杆结构装置,杠杆的一侧连接动力装置,另一侧连接电子秤,根据杠杆原理测量对应工况下的升力及力效。但是,桨叶分为正桨与反桨,旋转方向不同。因此,在产生升力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应的扭矩,普通的测力装置无法平衡测量过程中的扭矩,因此,在中心处会产生较大的扭力,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可能会对中心处的轴承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同时扭力的存在也会加剧测量装置的振动,这对测量的可靠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改进测量可靠性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改进测量可靠性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桨叶力效测量装置,包括:基座、电子秤、L型测力杠杆、可滑动配重块、固定螺母、调节螺栓、第一旋转机臂、第二旋转机臂、第一滑动连接块、第二滑动连接块、支撑柱以及杠杆连接机构;其中,电子秤布置在基座上,可滑动配重块套接在测力杠杆上,L型测力杠杆的第一端连接固定螺母和调节螺栓,L型测力杠杆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旋转机臂和第二旋转机臂,第一旋转机臂上布置有用于连接桨叶及桨叶电机的第一滑动连接块,第二旋转机臂上布置有用于连接桨叶及桨叶电机的第二滑动连接块;支撑柱固定在基座上, L型测力杠杆在预定位置经由杠杆连接机构连接至支撑柱。

优选地,在测试时,调节螺栓接触电子秤。

优选地,L型测力杠杆在横向臂的中间位置经由杠杆连接机构连接至支撑柱。

优选地,L型测力杠杆的第二端通过紧固螺栓螺母固定地连接第一旋转机臂和第二旋转机臂。

优选地,所述杠杆连接机构包括:圆形轴承、布置在圆形轴承内与圆形轴承啮合的圆柱形挡块、布置在圆柱形挡块内的承力杆。

本实用新型平衡测量过程中的扭矩,减小结构负担,增加测量数据可靠性;而且,本实用新型可以测量桨之间的距离对升力及力效的影响,进一步方便初始设计;此外,本实用新型可增加机臂数量,可用于模拟真机的升力及力效特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旋转机臂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旋转机臂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调节螺栓和固定螺母的细节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杠杆连接机构的具体示例的细节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可滑动配重块的细节图。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总体示意图。图2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旋转机臂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旋转机臂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调节螺栓和固定螺母的细节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杠杆连接机构的具体示例的细节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可滑动配重块的细节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包括:基座10、电子秤20、L型测力杠杆30、可滑动配重块50、固定螺母70、调节螺栓60、第一旋转机臂41、第二旋转机臂42、第一滑动连接块43、第二滑动连接块44、支撑柱80以及杠杆连接机构90。

其中,电子秤20布置在基座10上,可滑动配重块50套接在测力杠杆30上, L型测力杠杆30的第一端连接固定螺母70和调节螺栓60,L型测力杠杆3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旋转机臂41和第二旋转机臂42,第一旋转机臂41上布置有用于连接桨叶及桨叶电机的第一滑动连接块43,第二旋转机臂42上布置有用于连接桨叶及桨叶电机的第二滑动连接块44;支撑柱80固定在基座10上,L型测力杠杆30 在预定位置经由杠杆连接机构90连接至支撑柱80。

其中,在测试时,调节螺栓60接触电子秤20。

优选地,L型测力杠杆30在横向臂的中间位置经由杠杆连接机构90连接至支撑柱80。

优选地,L型测力杠杆30的第二端通过紧固螺栓螺母45固定地连接第一旋转机臂41和第二旋转机臂42。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杠杆连接机构的具体示例的细节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的杠杆连接机构90包括:圆形轴承91、布置在圆形轴承91内与圆形轴承91啮合的圆柱形挡块92、布置在圆柱形挡块92内的承力杆93。

在操作中,在测试之前,首先将电机与桨叶及其电气部件(电调、电源等)连接完毕,注意,两个机臂上的桨叶旋转方向相反,调节附图4中的螺栓高度使测力杠杆水平,用固定螺母紧固,打开电子秤,调节滑动配重块,使电子秤的读数在可接受误差范围之内,固定配重块,如图6所示,配重块主要通过其上方小孔采用机米螺丝紧固在测力杠杆上。旋转机臂至相应测量工况(两侧机臂张开角度一致,紧固螺栓螺母固定,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滑动连接块调节电机位置,使杠杆两侧的力臂相同,滑动块也是通过其上方小孔采用机米螺丝紧固在旋转机臂上。准备完毕后,即可进行桨叶的升力及力效测量。桨叶升力为所得数据的二分之一。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机臂角度与滑动连接块的位置测试桨叶之间的气动影响。

总之,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桨叶力效测量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平衡测量过程中的扭矩,减小结构负担,增加测量数据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可以测量桨之间的距离对升力及力效的影响,进一步方便初始设计;

3.本实用新型可增加机臂数量,可用于模拟真机的升力及力效特性。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