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目前,无人机广泛应用于航拍、农业、植保、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等领域。
通常,固定翼式无人机具有飞行速度快、航程远等优点,但为了产生足够的升力,固定翼式无人机必须具备一定的飞行速度,这就使其不能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机动灵活性差,难以在地形复杂地区工作。而旋翼式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空中悬停、低速飞行以及机动灵活性好等优点,但是其飞行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速度较快并可以垂直起降的具有折叠机翼的无人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第一框架、以及与第一框架成角度固定连接的第二框架,其中,第一框架的两端设置有调节旋翼,第二框架的两端设置有主升力涵道机构,其中,第一框架上还设置有能够沿第二框架的延伸方向展开或折叠的折叠机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调节旋翼与第一框架枢转连接,以在平行于延伸方向的平面和垂直于延伸方向的平面之间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折叠机翼包括:由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相互枢转铰接而成的栅格结构、以及包覆在栅格结构外部的表层,其中,第二框架的侧壁设置有轨道,并且栅格结构的边缘设置有能够在轨道中滑动以使栅格结构展开或折叠的滑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表层构造成包裹栅格结构的囊皮材料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主升力涵道机构包括与第二框架连接的涵道、以及设置在涵道中的构造成变距单旋翼结构的旋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设置在第二框架的两端的主升力涵道机构中的旋翼的转速相同且转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框架的两端还连接有与第一框架成角度设置的第三框架,调节旋翼设置在第三框架的自由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三框架与第一框架垂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三框架沿与第二框架平行的方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二轨道,栅格结构的对应于第一框架的边缘上设置有能够在第二轨道中滑动以使栅格结构展开或折叠的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无人机,在第一框架上设置有能够沿第二框架的延伸方向展开或折叠的折叠机翼,当无人机起飞或悬停时,折叠机翼折叠,设置在第一框架的两端的调节旋翼呈水平方向,与设置在第二框架的两端的主升力涵道机构共同提供垂直起飞的升力,这使得无人机可以垂直起降,并在空中悬停;当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折叠机翼展开,调节旋翼发生倾转,为无人机飞行提供推力,这样该无人机可以具有较快的飞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折叠机翼折叠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折叠机翼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折叠机翼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第一框架10、以及与第一框架10成角度固定连接的第二框架12,其中,第一框架10的两端设置有调节旋翼18,第二框架12的两端设置有主升力涵道机构16,其中,第一框架10上还设置有能够沿第二框架12的延伸方向L展开或折叠的折叠机翼14。
在上述实施例中,调节旋翼18外不设有涵道,且可以倾转,倾转角度可以调节。起飞时,调节旋翼18水平放置,可以给飞行器增加升力;前飞时,调节旋翼18发生倾转,为飞行器提供推进力。
并且,上述实施例中,无人机不具有尾桨,前飞时是靠调节旋翼18倾转来提供推进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框架10与第二框架12垂直设置。
再次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调节旋翼18与第一框架10枢转连接,以在平行于延伸方向L的平面和垂直于延伸方向L的平面之间转动。也就是说,调节旋翼18可以在平行于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12构成的平面的方向和垂直于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12构成的平面的方向之间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框架10上设置有能够沿第二框架12的延伸方向展开或折叠的折叠机翼14,当无人机起飞或悬停时,折叠机翼14折叠,设置在第一框架10的两端的调节旋翼18呈水平方向(即调节旋翼18的旋翼的旋转轴呈竖直方向,这样调节旋翼18的旋翼处于水平方向,可以为无人机提供升力),与设置在第二框架12的两端的主升力涵道机构16共同提供垂直起飞的升力,这使得无人机可以垂直起降,并在空中悬停;当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折叠机翼14展开,调节旋翼18发生倾转(即调节旋翼18的旋翼的旋转轴与竖直方向具有一定角度),为无人机飞行提供推力,这样该无人机可以具有较快的飞行速度。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折叠机翼14包括:由第一杆组20和第二杆组22相互枢转铰接而成的栅格结构、以及包覆在栅格结构外部的表层,其中,第二框架12的侧壁设置有轨道24,并且栅格结构的边缘设置有能够在轨道24中滑动以使栅格结构展开或折叠的滑块。也就是说,折叠机翼14可以沿箭头A所示方向折叠,并沿箭头A所示的反方向展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旋翼18也可以位于由第一框架10末端延伸出的框架上。例如,如图3所示,调节旋翼18位于由第一框架10末端沿箭头A的反方向延伸出的框架上,以便调节旋翼18枢转使不会对折叠机翼14造成干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旋翼18也可以位于向其他方向延伸出的框架上(例如,竖直方向),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表层构造成包裹栅格结构的囊皮材料层。换句话说,表层由囊皮材料构成,这样,当折叠机翼14展开或折叠时,柔性的囊皮材料可以随着栅格结构的移动而变换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折叠机翼14的翼尖与调节旋翼18连接处设置有一个令其可倾转的转轴。无人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折叠机翼14收起以减少上升阻力;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打开折叠机翼14以平衡飞行器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主升力涵道机构16包括与第二框架12连接的涵道、以及设置在涵道中的构造成变距单旋翼结构的旋翼。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设置在第二框架12的两端的主升力涵道机构16中的旋翼的转速相同且转向相反。在上述实施例中,涵道内旋翼采用变距单旋翼,通过前旋翼和后旋翼转速相同转向相反来抵消反扭矩。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框架10的两端还连接有与第一框架10成角度设置的第三框架30,调节旋翼18设置在第三框架30的自由端。这样,当调节旋翼18进行枢转时,可以避免由于第一框架10与调节旋翼18距离过近发生阻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三框架30与第一框架10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三框架30沿与第二框架12平行的方向设置。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第三框架30沿与第二框架12平行的方向设置指的是第三框架30所在直线与第二框架12所在直线平行,而不是二者所在平面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框架10上还设置有第二轨道,栅格结构的对应于第一框架10的边缘上设置有能够在第二轨道中滑动以使栅格结构展开或折叠的滑块。
或者,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杆组20和第二杆组22分别构造成伸缩杆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