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用光电吊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1948阅读:19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用光电吊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吊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用光电吊舱。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复使用多次。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

对于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安装吊舱才能达到其相应的功能,吊舱是指安装有某机载设备或武器,并吊挂在机身或机翼下的流线型短舱段。可固定安装(如发动机吊舱),也可脱卸(如武器吊舱)。加装吊舱可以使飞机拥有其本身所不具备的功能,加装吊舱通常需要机载电子设备的支持和考虑飞机的整体空气动力。

现有的无人机用的光电吊舱外壳及内部固定架多为一体式设计,存在拆卸不方便的问题,且内部固定架上缺少隔振装置,导致遇到较强气流机体发生晃动时,吊舱内光电元件使用受阻,另外吊舱外壳与挂架之间不能相对转动,导致光电元件拍摄或侦察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人机用光电吊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无人机用光电吊舱,包括上法兰盘,在所述上法兰盘外边缘并沿其周向均匀等间距的开有多个螺栓孔,所述上法兰盘底面通过挂架连接有下法兰盘,且所述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平行设置,在所述下法兰盘底面同轴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两端均固定有耳片,每个所述耳片上端均设有预紧装置,两个所述耳片之间设置有上舱体,所述上舱体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两耳片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端部设有限位装置,所述上舱体下端活动连接有下舱体,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上均设有椭圆形孔,所述椭圆形孔内镶嵌有透明玻璃片。

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内壁均通过支撑板固定有u型固定架,且两个所述u型固定架开口相对设置,每个所述u型固定架两端内侧均设置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外边缘开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板连接有隔振装置,所述隔振装置另一端通过支撑板与舱体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挂架为中空结构,在所述挂架侧壁并沿其周向均匀等间距的开有多个矩形孔,且所述矩形孔之间设置有加固筋,所述加固筋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紧装置包括固定片和紧固螺栓,所述固定片固定在耳片上端,且所述固定片和下法兰盘上均开有螺栓孔,所述紧固螺栓螺接在两螺栓孔中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盘和销轴,所述限位盘贯穿转轴端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盘和耳片外侧均开有多个销轴孔,所述销轴插接在两销轴孔中进行固定,所述转轴端部固定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上舱体下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下舱体上端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上舱体与下舱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振装置包括缓冲筒,所述缓冲筒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u型固定架连接,所述缓冲筒内容置有与其内径相匹配的滑动框,所述上端内壁固定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下端与滑动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下端贯穿u型固定架和缓冲筒并延伸至缓冲筒内部,所述伸缩弹簧套在立柱外侧,所述立柱下端与滑动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耳片、上舱体和下舱体外形均为流线型。

优选的,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连接处设有密封橡胶圈。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人机用光电吊舱,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将吊舱舱体设计成上下部分并活动连接的形式,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用的光电吊舱外壳及内部固定架为一体式设计,拆卸不方便的问题;通过在舱体内固定架上设置隔振装置,解决了传统舱体固定架因缺少隔振装置,导致遇到较强气流时,吊舱内光电元件使用受阻的问题;通过将舱体与挂架之间设计为可转动的连接方式,并能在任意位置限位,从而解决了因吊舱外壳与挂架之间不能相对转动,导致光电元件拍摄或侦察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人机用光电吊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人机用光电吊舱的舱体刨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人机用光电吊舱的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人机用光电吊舱的隔振装置的固定盘与转轴连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人机用光电吊舱的隔振装置的挂架与下法兰盘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法兰盘1、挂架2、加固筋21、矩形孔22、下法兰盘3、紧固螺栓31、螺栓孔32、耳片4、固定片41、安装座5、上舱体6、内螺纹61、椭圆形孔7、限位装置8、把手81、限位盘82、销轴83、销轴孔84、下舱体9、外螺纹91、转轴10、u型固定架11、支撑板12、连接板13、固定板14、隔振装置15、伸缩弹簧151、立柱152、滑动框153、缓冲筒1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无人机用光电吊舱,包括上法兰盘1,在上法兰盘1外边缘并沿其周向均匀等间距的开有多个螺栓孔32,上法兰盘1底面通过挂架2连接有下法兰盘3,且上法兰盘1和下法兰盘3平行设置,挂架2为中空结构,在挂架2侧壁并沿其周向均匀等间距的开有多个矩形孔22,且矩形孔22之间设置有加固筋21,加固筋21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法兰盘1和下法兰盘3固定连接,使用此装置时,将上法兰盘1通过螺栓孔32固定在无人机身下方;挂架2的中空结构和矩形孔22设计能够起到减重的作用,且加固筋21增大了挂架2的固定强度,使其不会因为矩形孔22而造成固定强度的降低。

在下法兰盘3底面同轴固定有安装座5,安装座5两端均固定有耳片4,每个耳片4上端均设有预紧装置,预紧装置包括固定片41和紧固螺栓31,固定片41固定在耳片4上端,且固定片41和下法兰盘3上均开有螺栓孔32,紧固螺栓31螺接在两螺栓孔32中进行固定,通过紧固螺栓31将耳片4与下法兰盘3固定连接,能够有效减轻安装座5两侧的受力程度。

两个耳片4之间设置有上舱体6,上舱体6两端分别通过转轴10与两耳片4转动连接,转轴10端部设有限位装置8,限位装置8包括限位盘82和销轴83,限位盘82贯穿转轴10端部并与其固定连接,限位盘82和耳片4外侧均开有多个销轴孔84,销轴83插接在两销轴孔84中进行固定,转轴10端部固定有把手81,当需要调整舱体工作角度时,手持把手81,转动转轴10到指定角度,然后通过销轴83进行固定即可。

上舱体6下端活动连接有下舱体9,上舱体6下端内壁设有内螺纹61,下舱体9上端外壁设有外螺纹91,上舱体6与下舱体9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上舱体6和下舱体9连接处设有密封橡胶圈;上舱体6和下舱体9上均设有椭圆形孔7,椭圆形孔7内镶嵌有透明玻璃片,耳片4、上舱体6和下舱体9外形均为流线型,流线型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舱体和耳片4所受的空气阻力,上舱体6和下舱体9的活动连接设计,能保证随时打开舱体,安装或拆卸光电器件。

上舱体6和下舱体9内壁均通过支撑板12固定有u型固定架11,且两个u型固定架11开口相对设置,每个u型固定架11两端内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4,在固定板14外边缘开有多个螺栓孔32,通过固定板14上的螺栓孔32将光电器件安装在舱体内,且同时能够安装两个不同光电器件。

固定板14通过连接板13连接有隔振装置15,隔振装置15另一端通过支撑板12与舱体内壁固定连接,隔振装置15包括缓冲筒154,缓冲筒54两端分别与支撑板12和u型固定架11连接,缓冲筒154内容置有与其内径相匹配的滑动框153,上端内壁固定有伸缩弹簧151,伸缩弹簧151下端与滑动框153固定连接,连接板13连接有立柱152,立柱152下端贯穿u型固定架11和缓冲筒154并延伸至缓冲筒154内部,伸缩弹簧151套在立柱152外侧,立柱152下端与滑动框153固定连接,当无人机在飞行时受到强气流而放生晃动时,立柱152带动滑动框153在缓冲筒154内下滑,然后在伸缩弹簧151弹力下上滑,如此反复,从而起到缓冲隔振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