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座椅用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815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座椅用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座椅用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航空座椅对飞机的飞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座椅通过连接接头与航空飞机地板上的导轨连接固定。目前,现有的连接接头要么结构复杂,无法快速定位,且拆卸和安装不便,难以满足空客技术规范中关于对连接接头快速安装的要求;要么乘客操作时易松动,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航空座椅用连接接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空座椅用连接接头,包括压块、连接螺栓、垫块、地脚螺栓和导轨,所述压块上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连接螺栓的上部螺纹连接,连接螺栓的下部穿过垫块,连接螺栓可带动垫块向下移动;所述第二通孔与地脚螺栓的上部相适配,地脚螺栓的上部穿过第二通孔后与座椅相连,地脚螺栓的下部与导轨相连,地脚螺栓可沿导轨滑动。

按上述方案,在连接螺栓上设有压环。

按上述方案,在垫块的下部设有开口垫圈,开口垫圈与连接螺栓底部的卡槽相适配。

按上述方案,所述连接螺栓的下部与垫块间隙配合。

按上述方案,在地脚螺栓的下部沿轴向方向间隔设有环形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可沿设于导轨内的滑槽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螺纹传动,推动垫块压紧导轨的上表面,同时地脚螺栓上的第二凸台压紧导轨的限位槽,地脚螺栓由于受摩擦力作用无法沿导轨移动,从而实现地脚螺栓及航空座椅的锁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未锁定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未锁定状态下的右视图。

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锁定时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锁定时的右视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其中:1、压块;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2、垫块;3、地脚螺栓;3.1、第一凸台;3.2、第二凸台;4、导轨;4.1、限位槽;5、开口挡圈;6、连接螺栓;6.1、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航空座椅用连接接头,包括压块1、连接螺栓6、垫块2、地脚螺栓3和导轨4,所述压块1上开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第一通孔1.1与连接螺栓6的上部螺纹连接(第一通孔1.1内开设有内螺纹,连接螺栓6的上部开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连接螺栓6的下部穿过垫块1.2(连接螺栓6的下部为光杆),连接螺栓6可带动垫块2向下移动,直至垫块2的下表面与导轨4的上表面压紧;所述第二通孔1.2与地脚螺栓3的上部相适配,地脚螺栓3的上部穿过第二通孔1.2后与座椅相连,地脚螺栓3的下部与导轨4相连,地脚螺栓3可沿设于导轨4内的限位槽4.1滑动。优选地,所述连接螺栓6为沉头螺栓。

在垫块2的下部设有开口挡圈7,开口垫圈5为一端带弹性的开口,可以卡在设于连接螺栓6下部的卡槽内,开口垫圈5用于防止垫块2从连接螺栓6的下部掉落;在连接螺栓6上设有压环6.1,压环6.1的下表面可与垫块2的上表面压紧。

在地脚螺栓3的下部沿轴向方向间隔设有环形的第一凸台3.1和第二凸台3.2;环形第一凸台3.1用于将整个连接接头压紧在座椅椅腿上;第二凸台3.2可沿设于导轨4内的限位槽4.1内滑动。

如图2~图4所示,未锁定时,垫块2的下表面与导轨4的上表面存在间隙,地脚螺栓3可沿导轨4滑动;如图5~图7所示,锁定时,转动套筒5内的连接螺栓6,连接螺栓6发生轴向移动并带动垫块2向下移动,直至垫块2的下表面与导轨4的上表面压紧,同时地脚螺栓3上的第二凸台3.2受力与导轨4上的限位槽4.1压紧,地脚螺栓6受垫块4与导轨4之间的摩擦作用,以及第二凸台3.2与导轨4上的限位槽4.1之间的摩擦作用,无法沿导轨4移动,地脚螺栓6处于锁定状态。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在小于270°的范围内转动连接螺栓6(转动力矩为5.1±1.1N·m)实现锁定,达到对座椅的快速安装和定位,要求垫块2的压紧行程间隙不大于0.9375m。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