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1404阅读:8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尾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优势在于级别小,维护量少,使用效费比高;在一些如无人区电力巡线,低空测绘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现有成型的无人机尾翼舵面的转动控制方案中,控制机构大多采用输出端为转动副的电机执行机构;电机执行机构末端设置有转动摇臂,并且摇臂用连杆与尾翼舵面连接,进而控制舵面的转动。

现有舵面控制机构大多采用连杆来连接舵面及执行电机,一般的,拉杆与电机执行机构的摇臂采用轴-孔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存在一定旷量,并且最终会被放大为尾翼舵面的虚位;另一方面,由于连杆的长度及其运动需要一定活动空间,因此常规的舵面控制方式会占用比较大的无人机机内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其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能够提高飞行控制精度,有助于无人机飞行作业效率的提升,且提高了设备操作及维护性能,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包括尾翼和固定座,所述尾翼末端设有尾翼舵面,所述固定座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连接有电机转臂,所述尾翼舵面在靠近固定座一侧设有控制座,所述控制座上设有与电机转臂相匹配的安装孔。

作为优选,所述尾翼与固定座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尾翼与固定座进行安装与拆除。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转臂的转轴与尾翼舵面旋转轴线同心。

作为优选,所述尾翼舵面上的控制座与电机的电机转臂卡持连接。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电机转臂的转动,从而使控制座上的尾翼舵面摆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孔与电机转臂过盈配合。有效减少尾翼舵面的虚位。

作为优选,所述尾翼中部上设有向尾翼外延伸的凸柱。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中部上设有向固定座内部凹陷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凸柱与凹槽过盈配合。通过凸柱与凹槽的过盈配合,使尾翼与固定座能够安装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尾翼上与尾翼舵面连接处为向下倾斜的呈斜坡状结构的坡面。增大坡面,会使该尾翼在飞行过程中受阻力变少。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贯穿于固定座且与电机转臂转动连接。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电机转臂的转动。

工作原理:使用该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时,通过启动电机,使电机上的电机转臂转动,而电机转臂与控制座上的控制孔过盈配合,使安装在电机转臂上的额控制座转动,从而带动控制座一侧的尾翼舵面上下摆动,从而到达驱动无人机左右移动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尾翼和固定座,尾翼末端设有尾翼舵面,固定座一侧设有电机,电机上连接有电机转臂,所述电机转臂与尾翼舵面旋转轴线同心,尾翼舵面在靠近固定座一侧设有控制座,所述控制座上设有与电机转臂相匹配的安装孔,该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能够减小无人机全套尾翼舵面控制设备体积,提高无人机的机内空间利用率;直驱控制方式提高了尾翼舵面的控制精度;同时结构的简化及所需零件的减少提高了可靠性及维护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的基本构造,其中:

图1为本实用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的控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的凸柱与凹槽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说明起见,下面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对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加以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受其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的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包括尾翼1和固定座2,所述尾翼1末端设有尾翼舵面3,所述固定座2一侧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上连接有电机转臂5,所述尾翼舵面3在靠近固定座2一侧设有控制座6,所述控制座6上设有与电机转臂5相匹配的安装孔7。

所述尾翼1与固定座2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尾翼1与固定座2进行安装与拆除。

所述电机转臂5的转轴与尾翼舵面3旋转轴线同心。

所述尾翼舵面3上的控制座6与电机4的电机转臂5卡持连接。通过电机4的转动带动电机转臂5的转动,从而使控制座6上的尾翼舵面3摆动。

所述安装孔7与电机转臂5过盈配合。有效减少尾翼舵面3的虚位。

所述尾翼1上与尾翼舵面3连接处为向下倾斜的呈斜坡状结构的坡面10。增大坡面10,会使该尾翼1在飞行过程中受阻力变少。

所述电机4贯穿于固定座2且与电机转臂5转动连接。通过电机4的转动带动电机转臂5的转动。

使用该无人机尾翼舵面3直驱控制装置时,通过启动电机4,使电机4上的电机转臂5转动,而电机转臂5与控制座6上的控制孔过盈配合,使安装在电机转臂5上的额控制座6转动,从而带动控制座6一侧的尾翼舵面3上下摆动,从而到达驱动无人机左右移动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尾翼和固定座,尾翼末端设有尾翼舵面,固定座一侧设有电机,电机上连接有电机转臂,所述电机转臂与尾翼舵面旋转轴线同心,尾翼舵面在靠近固定座一侧设有控制座,所述控制座上设有与电机转臂相匹配的安装孔,该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能够减小无人机全套尾翼舵面控制设备体积,提高无人机的机内空间利用率;直驱控制方式提高了尾翼舵面的控制精度;同时结构的简化及所需零件的减少提高了可靠性及维护性。

实施例2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包括尾翼1和固定座2,所述尾翼1末端设有尾翼舵面3,所述固定座2一侧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上连接有电机转臂5,所述尾翼舵面3在靠近固定座2一侧设有控制座6,所述控制座6上设有与电机转臂5相匹配的安装孔7。

所述尾翼1与固定座2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尾翼1与固定座2进行安装与拆除。

所述电机转臂5的转轴与尾翼舵面3旋转轴线同心。

所述尾翼舵面3上的控制座6与电机4的电机转臂5卡持连接。通过电机4的转动带动电机转臂5的转动,从而使控制座6上的尾翼舵面3摆动。

所述安装孔7与电机转臂5过盈配合。有效减少尾翼舵面3的虚位。

所述尾翼1中部上设有向尾翼1外延伸的凸柱8。

所述固定座2中部上设有向固定座2内部凹陷的凹槽9。

所述凸柱8与凹槽9过盈配合。通过凸柱8与凹槽9的过盈配合,使尾翼1与固定座2能够安装牢固。

所述尾翼1上与尾翼舵面3连接处为向下倾斜的呈斜坡状结构的坡面10。增大坡面10,会使该尾翼1在飞行过程中受阻力变少。

所述电机4贯穿于固定座2且与电机转臂5转动连接。通过电机4的转动带动电机转臂5的转动。

使用该无人机尾翼舵面3直驱控制装置时,通过启动电机4,使电机4上的电机转臂5转动,而电机转臂5与控制座6上的控制孔过盈配合,使安装在电机转臂5上的额控制座6转动,从而带动控制座6一侧的尾翼舵面3上下摆动,从而到达驱动无人机左右移动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尾翼和固定座,尾翼末端设有尾翼舵面,固定座一侧设有电机,电机上连接有电机转臂,所述电机转臂与尾翼舵面旋转轴线同心,尾翼舵面在靠近固定座一侧设有控制座,所述控制座上设有与电机转臂相匹配的安装孔,该无人机尾翼舵面直驱控制装置能够减小无人机全套尾翼舵面控制设备体积,提高无人机的机内空间利用率;直驱控制方式提高了尾翼舵面的控制精度;同时结构的简化及所需零件的减少提高了可靠性及维护性,尾翼中部上设有向尾翼外延伸的凸柱,固定座中部上设有向固定座内部凹陷的凹槽,凸柱与凹槽过盈配合,通过凸柱与凹槽的过盈配合,使尾翼与固定座能够安装牢固,在飞行过程中不易脱落。

上面参照附图清楚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受其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